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也为擘画全球经济增长新蓝图开出“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已在多个场合被提及。它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开始推动全球经济变革,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地使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本书围绕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和发展状况,对国内国际热点经济现象分析与趋势预测,使更多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洞悉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和国际规则,为未来“中国方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知识沉淀。
德国经济的基石: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连玉如
德国模式的重点,一是对发展制造业和职业培训的专注;二是中小企业共存共 荣的团队精神。中国的文化传统则是重“面子”(学历)、不重“里子”(实际能 力)。社会上流行看法是:孩子考不上大学,才去接受职业教育或去踢足球。假如这 种观念和社会氛围不加以改变,职业教育就不好在中国推展,足球水平也恐难提高。
对于德国发展模式的成功要素和秘诀等,我向德国学者和企业家以及中国在德 留学生等做了一点调查,归纳出德方人士的三点看法,以及中国留学生的两个补充 细节。关于德国模式成功原因的三点看法是:一、德国浸透着国家、经济界与社会 协作意识(共识意识)的社团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莱茵资本主义”;二、德国 的科技研发与职业技能培训;三、德国中小企业特有的一种共存共荣的团队精神。
德国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员工500人以下和年营业额50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德国 大多数技术领先的企业均为这种规模,在机器制造领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决定 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精神是什么?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私人所有制),不是追 求美国式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经久不息、世代传承地保持企业的经济成就。如 何保持?简单来说就是要不断向市场提供技术质量最好的产品,当然质优产品通常 也能获得比竞争者更高的价格。这些盈利和收益没有被私人厂主占有和保留,而是 又被投向研发、投向产品升级、投向员工培训以及提高福利待遇等。结果是企业员工更加关心并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准时交货,做好售后服务,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成为一个同舟共济、共存共荣的团队。德国整个中产阶级都浸润 在这种精神之中,这是德国经济成就的重要保证。
德方人士反复强调说,所有制问题不是最重要的,资本主义最重要的运行机理不是私有制,而是要在市场上立足。如何立足,德国企业的回答是通过技术不断地更新与进步,生产出最优质量的产品,以此来获得较高收益。所谓所有制问题只是第二位的。
中国留学生结合自己的留德经历、观察与了解,强调了德国模式的第二个特 点,即德国对发展制造业和职业培训的专注。德国人对于手工和制造业的推崇与喜爱,已成为一种文化底蕴和在西方世界的独特风尚,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对设计、制作、组装、修理物件和手工感兴趣者比比皆是,这在其他国家绝不常见。 中国年轻人有几个会把做手工、干力气活儿当作业余爱好的,但凡挤出一点休息时 间,也都花在手机和电脑上了。所以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其制造业的精良, 离不开文化背景和整个社会的向心力。这种崇尚创造、鼓励动手实践、以民族工业 品牌为荣的大氛围绝不仅仅是出台一个“中国制造2025”战略就能造就的,还要从 基础教育抓起。
科技研发与职业技能培训,植根于德国深厚的历史土壤中。18世纪中期,在重 商主义盛行和实行资本主义后,整个欧洲到处建立起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德国首先建立起采矿业技术培训学校,并很快发展成矿业学院。正是这些矿业学院,百多年来大大推动德国技术专科和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最初的自然科学实验在那里展开,并最早将教研与专业技术培训同企业生产结合起来,促进了企业的崛起和发展。19 世纪末,第一批技术大学(TU)在德国成立,培养工程师,学术活动直接面向实践,还同德国的企业技术研发紧密结合。这种建设性合作关系不仅延续下来,而且绩效显著,德国企业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供应。
中国的文化传统则是重“面子”(学历)、不重“里子”(实际能力)。社会上流行看法是:孩子考不上大学,才去接受职业教育或去踢足球。假如这种观念意识和社会氛围不加以改变,职业教育就不好在中国推展,足球水平也恐难提高。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稻葵,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Schwarzman Scholars)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
第一章 走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让世界理解中国梦 / 李稻葵
中国正在超过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 王小东
中俄关系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前提 / 肖 斌
中国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需先处理好国内改革问题 / 陶 然
中国目前不能超越西方制度,仍需坚守 / 何茂春
多极世界没有舞台中央 / 潘 维
“中国故事”应更多到西方去讲 / 张海滨
中国对外关系面临双重身份和利益的冲突 / 贾庆国
中国外交应摒弃意识形态阻碍 / 肖 斌
第二章 开放的容度——他国模式的中国之鉴
中国向上,应该从美、日、德学什么? / 李稻葵
中国应学习发达国家扁平化社会治理的体制 / 吴白乙
确立中国新道统:吸收改造西方普世价值 / 王义桅
德国对中国的启示:建立“大空间经济” / 李 维
德国经济的基石: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 连玉如
“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 冯昭奎
日本经验:开征遗产税保障社会公平 / 刘江永
德美农业:更保护小农模式而非规模化农场 / 董正华
第三章 赢得亚洲——中国建立权势中心的第一站
稳据中国的战略后院:南下东南亚是必然 / 李稻葵
亚太地区滑向新冷战? / 任卫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方认知落差造成战略互信受损 / 许利平
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 肖 斌
参与中亚中东安全治理将考验中国域外治理能力 / 樊吉社
中国“亚投行”叩响全球治理改革大门 / 王天龙
打破东北亚安全困境:加快建设多边机制 / 王俊生
中国对朝鲜“战略缓冲区”的矛盾与困境 / 梁云祥
第四章 未来10 年中美关系走向何方
变革的竞争 / 李稻葵
中国调整周边外交战略制衡美国 / 李 文
中国应避开美国锋芒推进“西进”战略 / 陈绍锋
中国市场经济不能套用美国模式 / 景跃进
东盟不会参与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 / 韦 民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爆我国经济危机 / 王天龙
人民币PK 美元:亚投行的真正挑战 / 江 涌
危机管控水平决定未来十年中美关系走向 / 徐占忱
学习美国:摒去受害者心态 / 刘卫东
实力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余 闻
建立令人尊敬的价值观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基础 / 阎学通
第五章 在21 世纪重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上的必由之路 / 何茂春
一带一路:凭借经济实力改变世界规则 / 李稻葵
中国实施“小多边”对外战略打造权势中心 / 叶海林
中国可借“一带一路”破解美国TPP / 王义桅
中国“丝绸之路”战略面临政治安全风险 / 肖 斌
警惕“一带一路”或成为“中国的麻烦,美国的机会” / 薛 力
我国应增加对“一带一路”油气储备的投资 / 王海滨
第六章 “中国时刻”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时刻”开启:中国有能力改变国际规则 / 丁一凡
迎接“中国时刻”:渐进式改变国际规则是国内发展的诉求 / 李稻葵
世界权力格局正在进入“新常态” / 景跃进
中国从地区性强国向全球性强国转变 / 王 勇
中国提供“全球治理”方案尚有巨大缺口 / 庞中英
中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建立自己的话语权 / 李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