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进行探讨,为什么要提出四大体系比较探索?这是因为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源头;列宁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继承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也高喊要继承发展马克思,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等等。四大体系地探讨、融合、碰撞可以分清曲直、是非、真假,从而准确地找到升华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与有效
本书尝试从哲学上提出一些新的论点、论证和解释,尽力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地位作用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问题,如何从哲学上全面正确的认识全球化、和谐世界等新的社会现象,等等。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有客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理论思维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正如任何历史必然性都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实现出来的。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上的各种哲学学说,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条件为前提,为表达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代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本由施德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稿》从历史的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追求确定性:知识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对知识行为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一部分:1.逃避危险;2.哲学对于常性的寻求;3.冲突;4.接受艺术与控制艺术;5.观念在工作中;6.观念的发挥;7.理智的所在;8.智力的归化;9.方法至上;10.善的构成;11.哥白尼式的革命。
《实用主义与其他著作》共分为六个部分:实用主义(1907);选自真理的意义;选自心理学:简明教程(1892);选自相信和大众哲学的其他论文;选自与心理学教师的谈话:对学生生活的一些理想;在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百年诞辰上的演说(1903)。
本书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哲学创新,对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难点及对策、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创新及创造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现实意义、作为哲学命题的实事求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思、共同体和互联体的哲学意蕴、历史过程中的必然与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人性及人格、经典著作文
“敌人”既是人们建构的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国家需要敌人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近代以来,“敌人”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理性计算之后得出的政治判断,必须在“民族—国家”的理论框架中获得诠释。内部敌人和外部敌人延续和再造着“民族&
《存在与本源》内容包括:1、从老子的存在论思想说起;2、唯人观的求真;3、存在论;4、存在者分析;5、可能世界;6、实存的存在者之形成:构成、化成和生成;7、关系、中介和语言;8、思维;9、信息和虚拟;10、因果问题和时间性现象;11、真、善、美的存在论意义;12、时间和生成性——传统存在论三大缺失的进一步探索;13、
谢地坤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5辑2015)》收集了2014年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论文,从不同面向展示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文本研究、价值论与政治哲学研究、《资本论》及资本主义批判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五个单元,对系统了解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