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拉美研究已成为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江时学在从事拉美研究40年期间发表的一部分科研成果,涉及拉美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领域。
“公民教育”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英国公民教育一开始就显现出自己的特色。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参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的公民,积极公民包括社会和道德责任、社区参与、政治素质三个方面。本书以培养积极公民为主线,分析英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观念、公民教育的课程、跨课程的公民教育以及包容性的宗教教育、学生参与、全球公民与可
本书力图从以下方面突出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一,新的研究视角。将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视野下,从世界和地区社会主义发展的视角,探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崛起的内在原因。第二,客观揭示拉美社会主义特别是拉美民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拉美民族社
作为英帝国最偏远也最晚开辟的殖民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自十九世纪以降迅速沦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的资源边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历史是世界史研究中基础非常薄弱的领域,本书利用环境史的新视角整合了之前零碎保存的史料,从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及土著生态变化的角度探讨澳新历史变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国别史研究中重视政治经济话题,从而容易忽略
书稿由43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这些文章根据主题被归类为“制度上的障碍”“危机之中的制度”两大板块,共分12个部分,阐述了美国社会制度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揭示了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危机,有助于人们较全面了解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第一部分从公司群体、经济体、社会不公、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方面论述整个美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第二部
本书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的修订本,讨论宋、明两代之间社会中介阶层的差异与联系。分“游民政权与富民社会”、“科举制度与君民分离”、“北宋:学校取士与君民整合”、“南宋以来:科举理学化与君民整合”四章。
这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运用简单明确的逻辑,以地缘为角度,以历史为参考,直观展现地缘形势。本书分四章,每章围绕一个地理单元展开,分别为蒙古高原、大中亚、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搭配79幅原创地图,论述了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
本书主要关注21世纪以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以及重要国家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生的重要调整和变化。“中东政治发展”部分关注在中东宏观政治转型的背景下土耳其、伊朗、沙特和利比亚等国的政治发展;“中东地区安全”关注中东安全问题及其治理、恐怖主义形势、阿以问题,以及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国的安全问题
德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灰烬中重生,用德国特色的行为方式,实现了两德统一和经济腾飞,最终成为整个欧洲的领导者。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移民政策等多个方面,德国制定的规则引领了整个欧洲大陆,让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欧洲文明在现代获得新的生命力。作者作为英国前驻德大使,详细解读德国的历史、民族性格、商业特征及政治选择,成为全欧洲
本书主要从族际关系的体系结构出发,结合缅甸不同时期国家建设发展进程,通过例举族际融合、离散的典型案例,阐释族际关系与民族国家构建之间存在的根本联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进程的不同形态,本书将族际关系分为融合体系下的族际关系、离散体系下的族际关系和建构体系下的族际关系,从不同时期族际融合与离散,分析该时期族际关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