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中亚地区进入大变局时代,引起大变局爆发的第一推动力是俄国在中亚的大举扩张。由于中亚地区关系到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安全,所以英国对中亚大变局给予了非常之关切,与俄国展开战略竞争,以防止俄国通过中亚去破坏英属印度的安全,这是19世纪英俄亚洲“大博弈”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相继推出消极的“精明无为”政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为年度系列出版物,长期对国际形势进行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对中国外交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2021)》一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2020年国际形势专题评述,包括“大国国情与外交”“主要地区形势”和“国际及地区问题”三章,共16篇文章;下篇为2020年中国外
本书首先梳理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源流,它内含中国传统的天下情怀,但否定了其中的中心化和等级化观念,正视了民族国家产生的必然性和当前世界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否定了民族国家个体利益至上的观念,继承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结合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进行了理论扩展。本书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核心内涵的五个方面,试
本书研究从细处入手,侧重微观研究,而非泛泛或宏观概述,由此形成的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详细考证,虽不够完善,也可能会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带来一定启发。书中所列图表,多是反复统计后绘制而成,比较直观的反映两国关系的变化过程,也有助于其他学者对该段历史的理解。此外,本书借鉴了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及
本书利用一手档案材料系统考察了“二战”后英国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尤侧重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社会变化为切入点反思殖民统治历史,以及上述变化同殖民统治终结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分析英美霸权转移、跨国公司资本联合与英国政策的关联,尝试将个案研究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变迁联系在一起。本书认为英国对英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策是在
进入21世纪以来,依托新兴国家集群、组团崛起的国际大势,中等强国联合自强意识增强、集体发声频次增多,日益成为影响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目前,作为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和决定未来国际秩序走向中坚力量的二十国集团中,内部构成大致为三类:七国集团(G7)、金砖国家(BRICS)以及中等强国(MIKTA),其中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是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者对全球秩序问题一直持有狭隘的观点。阿查亚认为,需要重新界定和扩大全球秩序中施动性(agency)的性质和范围。秩序不仅是由物质力量建立的,也是由思想和规范建立的。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是西方设计的,但非西方国家并不是一味被动接受。它们对西方的思想和规范进行争论和重新定义,并贡献了自己创造的
这本书是傅莹的第三部文集,延续了《看世界》的呈现方式,分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与中国角色、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形势、亚洲和平问题、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等多个主题,重点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也包含了对社会大众关心的国际问题的解答,有助于读者了解新的全球趋势和国际关系发展脉络。
本书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大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这一要点的具体解读,旨在引导高中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其主要内容为:全球化时代与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大家庭成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起源、形成和现状;国际政治与经济交往;全球治理新模式、问题与化解之道等。
由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危险时期和危险海域对海上贸易商船进行保护,是英国一项历史悠久的重要国策,最早可追溯至诺曼征服以前。近代以来,随着英国海上贸易重要性的提高,17世纪中期,英国的国家军事力量正式介入对海上贸易的保护,之后直至二战结束,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世纪中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