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焦氏林辞研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展开,从具体文本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焦氏林辞的编撰与《周易》、先秦筮例的若干关联,考察一爻变林辞的引“史”语料排布等,从不同角度确认了林辞的生成机理,认为焦氏林辞不是一盘散沙,它的生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书中亦对焦氏林辞的文学特征加以探讨,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林辞引《诗》说《诗》的文学价值
本书基于两汉传世文献,探讨数术原理,主要对两汉数术所秉持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数术部类的推占机制、理论应用进行研究,相信数术原理研究能为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数术的对接提供条件。
嗜血、魔药、暗夜飞行、化身动物、裸身集会……巫师信仰,社会禁忌和社会恐惧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人类心理的共同结构本书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高级教授罗纳德·赫顿的巫师研究专著。作者以尽可能广泛和深入的视角切入近代早期巫师审判,将巫术视为从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追溯了巫术观念和猎巫文化的发源和
江晓原写的《星占学与传统文化》是“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主要从文化学角度而不是从哲学角度来讨论古代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人关系。书中引用了大量中国古代有关天文学的原始文献,作者的文字既能使读者明白易懂,又具有足够的思想深度。作者在本书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更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周易》是华夏文明的总源头,是中华文化的聚焦点!医易学说是用易理阐发医理来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奥秘的一门科学。奇门也是《易》学术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包含了天时、地利、人和、质量与能量等诸多参数达64个,且每个参数均为时空质能四位一体,与近代的爱因
外丹与内丹作为道教方术中的两大派别,明显在理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内外丹并行的唐宋时期,二者在修行上亦有合修互补的倾向。《道教内外丹关系研究》从外丹与内丹理论的继起与修行的并行两个方面对外丹与内丹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述分为内外丹的源流概念、内外丹的关系与内外丹的合修三个部分。
《奇门绳墨》上卷是从1931年到2060年一百三十年的奇门历,下卷是奇门遁甲典籍注解,以及应用方法。旨在成为读者奇门的一把钥匙,同门学者的一套工具,成功者的一双翅膀。
《周氏冥通记》,陶弘景撰,共四卷,由周子良传记、周子良冥通记,以及陶弘景进呈给梁武帝的启事并梁武帝诏答三部分构成,前两者是本书的核心。传记主要叙述周子良的生平、性格,交代了周子良师从陶弘景的经历,尤其是他在二十岁突然去世前的一年多的时间内神秘莫测、不可理喻的怪异行为;冥通记则是陶弘景根据周子良“遗留”的与神仙沟通的文字
本书讨论术数从业者在灰色地带寻求职业合理性的过程即自我建构的过程。田野调查发现,从业者的自我合理化过程从知识体系、制度组织、效果动机等层面展开,以文化民族主义、传统主义、心理咨询作为意义依托,并积极效仿专业化等现代社会组织特征。术数从业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印证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均会遭遇的一个经典命题,即在市场、理性和全球化
《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次汇集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此次新版,李零教授对全书有所修订,并撰写了新版前言,说明他研究方术的初衷,讲述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独特认识。从李零教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打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