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编辑的自述:我的出版之路》是根据杨牧之的采访口述内容整理编撰而成,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回忆了杨牧之从求学到进入出版行业这几十年中,他所见证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承担的一些重大项目,这当中既有事件背后的趣事,也有改革路上的艰难;既有人生的关卡,也有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出版事业踏踏实实做人的人,同时也见证了他为出版
本书以115位苏格兰作家以及他们的360部主要作品的故事,阐释了书籍出版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决定性作用。其论说语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文字史和学术史,讨论的核心不单是书籍作者和文本价值带来的影响,而是在从文本到形成书籍的过程中作者与书商之间的丰富活动。本书不仅展现了书籍出版翔实的细节,并且多层次鲜活地描述了作者、书籍、出
出版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出版产业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总和。出版产业政策体系是由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出版产业政策的有机整体,它是以单个的出版产业政策为基础形成的。根据出版产业政策体系基础理论,本书分析了2003—2016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出版产业政策是属于我国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在分析我
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整个国家士气低落,迷失了方向。而此时的出版竟然成为影响力的武器,能够左右民众的思想。于是,在那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年代,盟军的宣传机构、秘密的德国文学组织、穿梭于两德之间的流亡作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加入到这场以出版物为主角的战争之中。《德国出版零时年》讲述的就只这样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
出版经纪人在欧美国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介于出版社和作者之间,英美90%以上的大众类书稿是经过出版经纪人之手出版的。出版经纪人是欧美出版产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本书对出版经纪人的历史、功能、存在必要性、收支情况、运营模式、素质以及养成路径、经纪人与作者和出版者的关系、相关法规、国际著名出版经纪公司等作了全面的考察
本书作者于耶鲁大学出版社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溯了这一依托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版社百年发展史,主要记录了百年来耶鲁大学出版社的创立、发展、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中特别记述了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图书,重要的作者,以及出版社的编辑、经理、董事会成员等重要人物和与之相关的出版事件。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书后还附有一个
这是知日派专栏作家刘柠的第一部书评集,有识见,有趣味。作者认为,观察日本,有历史、现实、文化三个维度,而健全的认知必建构于对日本的全方位了解之上。种种迹象表明,一种基于两国国民之间深度文化交流互动之上的良好关系正在形成。对此种现象的观察,促使作者近年来写下了这组为中国读者介绍日本历史文化的长短书评以作回应。过眼的书目题
《数字出版概论》本书为编辑出版学核心课程“数字出版”配套教材,由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教学团队编写。全书有10章内容,包括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数字出版流程、数字出版产品开发、数字出版产品价格、数字出版产品分销、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与利用、数字出版标准和数字出版教育与培训。可以说本书是全面讲解数字出版的一本教材,
《闲书慢读》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它与阅读有关,又旁涉极广,从不同的作品、不同视角接近阅读本身,既彰显了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又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全书分为5个章节,共50余篇文章。这些文章着眼国内外名家经典,剖析作品中蕴藉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并以与时俱进的目光加以解读。书中文章沿着创作者的历程书写,力图触发读者思考
宋代福建出版业发达,是三大出版中心之一。闽本图书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记录和见证着福建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变迁,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传播媒介。宋代闽本图书传播是宋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呈现宋代福建历史文化甚至是整个宋代文化的一面镜子。研究宋代闽本图书传播,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福建丰富的图书文化。本书从传播学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