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白云岩成因为研究背景,详细地介绍了塞卜哈白云石化、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热液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玄武岩淋滤白云石化及生物成因白云石化等多成因模式下的矿物岩石组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以四川盆地广安构造的石炭系和二叠系茅口组的白云岩成因为例,对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采动岩体应力、采动岩体裂隙和近水体安全采煤决策等相关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第2章主要介绍了用于相关研究区(案例煤矿)的主要地质概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水体采动等级与煤岩柱类型等。第3章主要建立了采动岩体应力的时空立方可视化分析模型,对采
《沉积岩与沉积相简明教程》主要探讨了沉积岩与沉积相的相关概念、原理、特征、成因,以及沉积岩与沉积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系统介绍了沉积岩的物质来源、搬运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过程;沉积岩的结构、构造、颜色特征及成因;沉积岩的分类、各类沉积岩的特征;冲积扇、河流、湖泊、沙漠、冰川、三角洲、海滩、潮坪、障壁岛-潟湖、浅海、海
本书系统阐述了陆相湖盆河流、三角洲相储层地震沉积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从露头地球物理反射特征到地下储层地震地质解释,结合典型应用实例,介绍了陆相湖盆河流、三角洲相储层地震沉积学解释思路、方法与技术流程,反映了石油地震地质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红层是典型的易滑地层,红层滑坡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造成严重威胁。本书以四川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红层滑坡的孕灾环境、主要类型与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机理和失稳破坏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红层滑坡分析评价、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利用的技术方法。
本书是在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分为六章,对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青藏高原南部二叠纪岩浆作用和白垩纪岩浆作用、冈底斯带新生代岩浆岩、青藏高原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我国火山岩天然气探明资源量从2004年开始,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松辽盆地、西北的准噶尔盆地等几个大型火山-沉积盆地中,其中松辽盆地探明天然气储层超过3000×108m3。松南气田是松辽盆地几个大型火山岩气藏之一,截至2014年年底,共获得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537.21×108m3,可采储量311.9
沉积岩与沉积相实践性教学是沉积岩与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的加深理解和巩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本指导书的编写宗旨是加强实践、提高能力,改变实验课教学观念、优化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本教材与原教材或相近版本教材相比较增加了沉积岩的
本书以新疆中部天山为核心研究区,围绕天山南北坡及山麓尾闾湖进行空气、表土和沉积剖面中的孢粉学研究。旨在根据现代植被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表土花粉和气候的数学模型,结合来自典型湖沼沉积的具有14C测年序列支持的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学研究,恢复并定量重建该区中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规律,从而探讨天山中部南北坡
《致密砂岩储层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系统介绍了致密砂岩储层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凹陷高台子油层、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凹陷扶余油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源内咸化湖泊相、源上三角洲相和源下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与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与建模技术,揭示了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