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最负盛明的伟大诗人,其作品流传广泛,历代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包括白文本、注评本及其他相关衍生文本。本选题整理影印了宋代至清代质监的重要李白集版本共26种,64册,为读者学习、研究、鉴赏李白作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唐诗品汇》是明代高棟编辑的唐代中国诗歌选集。初编九十卷,后又补十卷,收681家诗6725首,是一部规模阔大、有独到见解的大型选本。编纂工作历时十数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成九十卷。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补六十一家,九百五十四首为《唐诗拾遗》十卷,合成一百卷。
该书为《国朝杭郡诗辑》的续编,清吴振棫纂辑。体例一准《诗辑》。编者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丁忧家居,整理其祖吴颢《诗辑》,发现颇多遗漏,自序云:“伏念顺、康以来,原辑间有脱漏,先大父尝为续辑,而未成书。自庚申(1800年,《诗辑》成书之时)去今逾三十年,名卿耆宿、魁儒隽流,飘忽殂谢,不可计数。遂复搜罗编次得一千七百五
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高邮军主管学事王定国、高邮军教授赵伯肤、高邮军学谕韩涛等人搜访秦观著作佚文,共得720篇,分为49卷,其中包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经校勘后刻版印行,这也是现存最早的秦观作品集。今以高邮军学本《淮海集》收录的《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为底本,雕版再刻,回溯宋版精髓。本稿件可以起到弘扬中华优秀
《三谢诗》是宋人唐庚辑注的,嘉泰四年谯令宪重修,为现存三谢诗篇的最早本子。收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诗四十首,谢惠连诗五首和齐诗人谢眺诗二十一首。系唐氏从《文选》中录出,辑录年代已不可考,此书原刻,早成孤本,明清时先后由藏书家邵弥,蒋杲,黄丕烈,汪士钟,杨绍和等收藏,均珍如拱璧。此书的文学价值在古典文学史上自不待言,其作为宋版
此集为《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种。全椒初建于西汉,今属安徽省,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文风昌盛,历代文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编者统计,自宋代至民国,全椒文人编著的书目共178家,410种,比县志著录的247种多出163种,占滁州市古籍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一县之地而产出如此众多跨代久远的古
此集为《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种。全椒初建于西汉,今属安徽省,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文风昌盛,历代文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宋代至民国,全椒文人编著的书目约有342种之多。一县之地而产出如此众多跨代久远的古籍,在全国当为罕见。而据历代《全椒县志》记载,椒人的许多著作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代是词学集大成的时代,也是词选本*多的时代。清代人编选前代词作与当代词作都大量涌现,反映了有清一代的词学风尚。本编收录清代词选五十九种,按类属、地域、时间先后等排列;
诗仙李白的诗天马行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值得推广。李白诗歌的全集英译填补了靠前对于李白诗歌翻译的空白。全译本秉持“以诗译诗”“以经译经”的原则、方法和标准,突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英语还原原著,不仅在内容上逼近原文,而且在音律、风格和文本形式上逼近原文,真正做到“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实现译文在美学意
《疼痛》收入赵丽宏近年蕞新创作的五十余首新诗,诗集中的部分作品在出书之前已在全国报刊杂志集束发表,引起业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从这些诗中读者发现诗人的诗风发生巨大变化,遇见的是一个不一样的赵丽宏。《疼痛》是一本触及人性底部的诗集,是作家、诗人赵丽宏的变法之作。诗人以独特的方式,凝聚疼痛的能量,苍凉质朴的文字中奇妙地透出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