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两种南京地方诗总集的合编影印。《国朝金陵诗征》四十八卷,收录清朝顺治至道光年间,金陵七邑(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江浦、六合、高淳)人士2100余人及寓居金陵170余人的诗。所收人物,不论身份,以诗为据,范围广泛。本书以人系诗,人物排列大致以时间为序,人物下列小传及其为人、轶事,以及他人诗评。材料丰富,可为文学研
南京地方诗歌总集影印。共四十四卷,清朱绪曾编纂。金陵指南京,清为江宁府所在,领七县: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江浦、六合、高淳。金陵自六朝建都以来,文化南迁,诗学日益昌盛。自晋至明,代有名家,如南朝之颜延之、陶弘景,唐之王昌龄、刘眘虚、刘三复,宋之张孝祥、吴潜,明之顾璘、顾起元、黄周星、顾梦游、邢昉、龚贤、纪映锺等是其佼
古籍影印。本书一百二十三卷,收录古今江苏通州(即南通)之诗。其编采无一定体例,以“汇存”为主。分三部分:(一)《列朝诗选》二卷。集录宋元明三代通州作者诗,始于宋之吴及,终于明之孙模。(二)《诗钞汇存卷首》八卷。收录清初通州作者别集八种。每卷一人。(三)《汇存目录》五十二卷。前四十九卷一人一卷,除卷四十“闺秀”作者袁九嫕
无锡本地古代文人诗集选编影印本。全书58卷,效仿元好问《中州集》、朱彝尊《明诗综》、沈德潜《清诗别裁集》编纂体例,选诗人1149人,各卷依时代编次,同朝代以科第先后为序,无科名则按行年排列。作者又广泛参考各文集、方志、史乘等材料,为入选诗人立传,众多无锡作者的生平与诗作赖以留存,完善了诗文总集的编纂体例,有“知人论世”
古籍影印。本书为地方诗文总集,共一百零四卷,其中包括诗八十六卷,词二卷,文十六卷。本书搜集历代生于太湖七十二峰间的诸文士之作,录为一编。作者广采七十二峰,征引颇为赅洽,其大旨在因诗以存人,不拘一隅;体例则仿《中州集》之例,编次上不以时代为先后,而以氏族作类叙,人各系一小传。作者数年间扁舟蓑笠、裹粮移棹于七十二峰,自述‘
江苏丹阳古代地方诗词总集的影印。本书包括《曲阿诗综》三十二卷、《曲阿词综》四卷,辑录今江苏丹阳(古称曲阿)一地历代诗词的地方总集。丹阳为古曲阿县地,三国吴时改名云阳,未几仍复旧名,至唐天宝时始更名为丹阳县。收诗以朝代先后为序,从卷一的汉丁令威,至卷三十清嘉庆间的姜景华,又卷三十一清闺秀、卷三十二清方外,共录诗人九百余。
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是由湖南省民政厅领导的社会团体,旨在团结带领全省政法文艺工作者、爱好者,紧紧围绕政法工作大局,大力推进全省政法系统文化建设。从1992年起,该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系统内诗词书画作品展。现将第十八届至第三十二届诗词书画作品展获奖诗词作品集结成《湖南省政法诗词集锦》一书出版。全稿均为歌颂党、歌颂祖
本书共7卷,上至先秦,下迄近代,按朝代精选了中国古代1000多位诗人的4500首优秀诗作,介绍作者并对诗词进行注释和赏评,并为读者查阅诗词提供了多种检索方法,是图书馆配、个人收藏的经典实用工具书。
王闿运,世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晚清著名学者。自晚清以来,王闿运一直为后人尊为文章大家,其为文于魏晋之文风深有所契,不作道学门面语而能畅所欲言,殊有情趣。王氏之诗,五言古体宗魏晋,七言古体及五言、七言近体宗盛唐,在晚清诗坛独树一帜,称湖湘诗派。本书将其文学著作汇编点校,并补入未刻诗词四百余首,遗文近二百篇。《湘绮楼诗
本书分为三明卷、龙岩卷、平潭卷、宁德卷、南平卷、泉州卷、莆田卷、厦门卷、福州卷、漳州卷、云端卷、民刊卷等等。具体内容包括:再用轨;外公手记、九张机——在后花园,美是流动的瘟疫、一湖的乡愁、落日、父亲、梦的视线之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