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报告》以中国基础研究发展为主题,重点介绍中国基础研究现状、趋势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战略思考;详细介绍近年来中国数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及制造科学等基础研究主要领域的若干重大前沿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航天与海洋领域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对航天与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航天与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
介绍科技规划的一般过程及其方法;按照科技规划的过程,从科技规划的编制、科技规划的实施,以及科技规划的评估等方面展示科技规划的整体面貌,其中,重点论述了科技规划编制阶段的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相关问题;最后,应用案例分析方法,评析国际先进国家科技规划编制的经验,并对我国科技规划的编制、实施及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和政策层面的思考和探
《中国科学院年鉴(2019)》全面、系统反映了中国科学院2018年各方面工作,分综合情况、学部与院士工作和院直属单位情况三部分。综合情况主要记录中国科学院领导、机构变更、规划与战略、基地建设与科研管理、重大科技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与支撑条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院地合作、国际合作与港澳台工作、基本设施建设、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1982年,历史研究所成立,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孙中山研究等研究室,后增设港澳史、明清经济史、当代史研究室。1986年,析孙中山研究室置孙中山研究所。2001年,历史研究所与孙中山研究合并为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本书从语境论科学史观的角度研究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问题,主要以科学史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为背景,基于语境分析方法形成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探讨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研究纲领及其应用。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史理论与实践困境的分析、语境论科学观的优势、语境论科学史观的内涵及特征、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及其应用。本书不仅从语境
2014年启动的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构建了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4类创新单元。5年来,新型院所治理结构已臻成型,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管理体系及其效能初绽锋芒。本书聚焦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以纪实性深度文章形式,对四类机构改革5周年的成就进行了展示、经验汇编。附录部
本书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0900):"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资料集成与规范化整编"的重要成果。主要对1999年以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项目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类型、要素内容、时空范围),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发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基础性工作设置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四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牢记使命,不断改革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体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所取得的光
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有: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概述、技术系统的进化及其应用、发明创造的理论解与可用资源、40个发明创新原理及其应用、设计中的冲突及其解决原理、物场模型分析与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科学效应和现象及详解、应用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实例、解决发明问题的多种创新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电类各
本书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I论文和发明专利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的基础研究竞争力展开分析。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竞争力整体评价报告。第二部分是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本部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I论文和发明专利对各省基础研究竞争力进
本书主要利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信息可视化方法探测了国际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展现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演进历程,科学合作,代表性研究者和主要学术团体等。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对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引文网络进行了深入挖掘,依据引文网络的科学计量指标
作者从当今科研的发展动态、科研工作的开展角度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方式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传授科研经验与方法,开阔了师生视野,为师生的科学研究方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同时作者结合自身长期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从宏观讲解了做好科研最重要的是理性思考以及在选择课题和经费申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深入细致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部署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面向未来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勾勒出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蓝图,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农业》通过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对我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重点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部署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面向未来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勾勒出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蓝图,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土木、水利与建筑》通过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对我国土木、水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部署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面向未来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勾勒出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蓝图,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信息与电子》通过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对我国信息与电子工程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仪器仪表领域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对仪器仪表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仪器仪表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提出了重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环境与轻纺领域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对环境与轻纺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环境与轻纺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部署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面向未来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勾勒出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蓝图,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机械与运载》通过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对我国机械与运载领域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为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组织部署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成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面向未来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勾勒出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蓝图,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医药卫生与人口健康》通过技术预见与发展能力分析,对我国医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