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两部分内容,涉及复数与平面区域、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理论、共形映射,以及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每章附有部分著名数学家简介,书后附有傅里叶变换简表和拉普拉斯变换简表。
本书共两篇16章,分别阐述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以材料力学内容为主,注重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通过大量例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每章列有多种形式的习题,并附有答案。本书可作为工科非机械类、非土建类各专业60~80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大学生、自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静力学,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第二篇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内力、截面的几何性质、弯曲应力、弯曲变形、能量法、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载荷及交变应力。
本书突出了人因工程的交叉学科性质、快速发展、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在深度、广度上较以往的同类图书都力求有所改进;同时,在内容上注意吸收最新的科研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更新。本书分为三部分,即概述、基础篇、拓展篇。全书共13章,系统地概述人因工程的基础、经典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人因工程的主要应用领域,即人因安全
《人因工程》系统地介绍了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作业效率的人、环境与机器系统的交互作用,内容共分15章。其中,第1~4章为人的因素,着重介绍了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作业时人的动态生理以及人的感知和特征;第5~10章为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微气候、光环境、声环境、色彩环境、气体环境和振动环境及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和改善方法;第
《工程力学》根据高等院校工程力学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相关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编写而成。全书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篇,共17章。静力学包括:静力学基本公理与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摩擦、空间力系、重心;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绪论、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
《工程控制论(上册)(第3版)》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工程控制论(上册)(第3版)》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
《工程控制论(下册)(第3版)》是《工程控制论》(第三版)的下册。这一册共九章。第十三章讨论摄动理论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其中特别说明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十四、十五两章介绍控制系统在随机干扰下的分析和设计。第十六、十八章讨论了适应性控制系统的设计。第十九章介绍了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各种方法。第十七、二十、二十一
蒋祖华编著的《人因工程》系统地介绍了人因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典型应用,把应用范围从传统制造业扩展到产品工业设计、核电站、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本书共12章。第1章为绪论,第2—7章分别介绍人体形态特征和测量、人的机能特征、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人体力学、人的体力作业负荷、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脑力工作负荷,
《工程光学(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基础理论。全书共分13章,前9章以几何光学为基础,介绍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球面系统和平面系统的成像规律、高斯光学的基本理论及像差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典型和实用光学系统及部分现代光学系统的原理和特性;第10章至第13章以波动光学为基础,介绍光的电磁理论,光的干涉、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