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阐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和路径出发,全面分析了已有相关研究及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并以区域、城市、产业园区、行业等为案例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评估。本书认为,应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减污降碳具有较大协同增效潜力,需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
本书从阐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意义及着力点出发,全面分析了已有相关研究及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并以典型城市、工业园区、交通部门、无水印刷行业等为案例开展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效果评估。本书认为,应从环境、经济、社会、国际四个维度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国减污降碳具有较大协同增效潜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把实现
《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2017年)》按照环境保护史料的来源、内容进行分类,对2011—2017年云南不同地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2017年)》共分为四章,包括2011—2017年云南环境污染、云南环境保护、云南气象灾害、云南地质灾害,内容涉及2011—2
本书按照环境保护史料的来源、内容进行分类,对2004—2010年云南不同地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全书共分为五章,包括2004—2010年云南环境治理、云南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动植物病虫灾害,内容涉及2004—2010年云南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利于读者了解2004—2010年云南环境变化和发展
本书按照环境保护史料的来源、内容进行分类,对2009—2016年云南不同地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全书共分为四章,包括云南环境保护史料、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史料、云南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史料和云南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内容涉及2009—2016年云南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利于读者了解2009—201
本书按照环境保护史料的来源、内容进行分类,对2000—2008年云南不同地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全书共分为四章,包括云南环境保护情况、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史料、云南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史料和云南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内容涉及2000—2008年云南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利于读者了解2000—200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比较注重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其中欧洲的环境政策处于*水平,也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有效。本书主要涉及欧洲空气污染防治到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经验,重点在对相关环境政策特点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对我国的相关建议。
本书是一部研究1972-1999年云南环境史料的著作,本书采用记、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体,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相结合,对1972-1999年云南省的环境保护史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分类,以期全面推动云南环境史研究的发展。
本书在界定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公众参与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模块构建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案例分析框架。基于案例分析框架本书对从网络、论文和政府报告等多渠道选取的80个公众参与案例进行分类、编码和分析,用统一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多元情景的案例。
“执行”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要想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政府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就必须理解“政策执行”。本书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类型学的视角,选取环境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类型政策执行受制的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对作为低模糊、高冲突的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政策执行的多变性;(2)通过对作
本书从环境创新与环境政策创新的理论界定、环境政策创新的国际比较、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的环境政策创新、命令-控制型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排污权交易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税政策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全书共6章,第一章;环境政策概述;第二章;我国的环境政策;第三章;我国几代领导人的环境政策思想;第四章:我国环境政策的演进;第五章;我国环境政策的成就与问题;第六章;我国环境政策的展望。
江南环境史研究
《基于行政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政策及应用模式》分基础理论篇与技术应用篇:基础理论篇从主客体、标准、政策体系一般性理论框架、补偿资金筹集与分配模式、部门分工、评估与督导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行政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制度框架;技术应用篇以中山市为例,在借鉴区域层面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充分评估案例地区生态补偿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