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为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其目的是介绍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其他相关课程以及毕业后能顺利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共11章,以导论导入,分别讲述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措施、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贸易条约与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等内容。各章编排了导入案例、分析案例,每章末设计了复习思考题、思考案例。全书突出新颖性、应用性和启发性。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可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职人员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培训用书和自学用书。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东西方两个平行市场及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演变为以地缘和文化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活动。掌握和适应现代国际贸易格局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自身经济平衡、争夺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现代国际贸易格局呈现如下特点:
(1)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明显,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贸易自由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主流。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能够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在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和WTO(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的共同作用下,贸易障碍日益减少,市场准入限制逐步降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另外,二战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不发达国家获得的非互惠政策等,也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总乏,二战后世界贸易政策的主流是贸易自由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贸易格局呈现以美国、欧盟及日本为中心的三大贸易集团鼎立、众多中小贸易集团并存及中国贸易地位崛起的形态。随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谈判进程屡遇重重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以蓬勃势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家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协定也纷纷出现。以欧盟为领头雁,以美洲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为两翼,众多发展中国家贸易集团紧随其后的新型“雁阵模式”贸易格局初现雏形。
(3)开放地区主义思维影响加深,国际贸易格局逐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以APEC为例,该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APEC与世贸组织(WTO)关于非歧视原则的一致性,并在此原则下采取了非互惠的开放的地区主义,大限度推动单边贸易自由化,在区域内逐步减少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明确表示成员的经济体制与贸易政策不应对非成员构成歧视。
(4)以维护区域组织内部利益为主旨,当前贸易格局呈现出多元性与单一性、灵活性与松散性的矛盾与统一。多元性的市场与单一性的市场以及多元性发展阶段的成员构成与单一性发展阶段的成员构成,都反映着当代贸易格局的矛盾与统一。未来的大型经济贸易(经贸)集团将包括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经济诉求的国家,通过更为灵活与松散的形式创造更为自由的贸易空间。
(5)发达国家纷纷把贸易与投资的热点转向亚太地区,促使未来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这是因为:①亚太地区有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自然地理条件;②亚太地区已具备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③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把投资和贸易热点转向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与投资的焦点区域,国际贸易格局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
(6)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迅猛,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近30多年来,国际服务出口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71亿美元扩大到2013年的4.62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贸易的24.60%。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快速上升。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日益推动贸易投资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前言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特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第三节 现代国际贸易格局
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世界市场
第四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
第四节 新新贸易理论
第五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管理贸易政策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六章 国际贸易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三节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第四节 经济特区措施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节 国际技术贸易
第八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九章 贸易条约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贸易条约和协定
第二节 关贸总协定概述
第三节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
第五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十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贸易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原始社会的贸易活动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人类通过狩猎获得的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氏族或部落之间基本没有能够进行交换的物品,没有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在当时,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即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依靠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产资料,再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此,这一阶段不存在交换行为,也就不存在国际贸易。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氏族或部落以及后来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促使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前提逐步得以满足。
(1)第一次大分工促使畜牧业与农业分离,原始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在这一阶段,除满足自身群体的需要外,不少氏族或部落开始拥有少量的物品剩余,用这些剩余物品进行物物交换的活动开始在氏族或部落之间出现。虽然这种交换还是极其原始并偶然发生的,但已经形成了对外贸易的基本雏形。
(2)第二次大分工促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的出现,促使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产生。在这一阶段,商品生产的目的已从满足自身群体需要,转变为专门满足别人的需要,也就促使商品交换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3)第三次大分工则促使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阶层的出现。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并且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促使商品生产和流通更加广泛并加强。当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和国家相继形成后,商品流通开始超越国界,此时产生了对外贸易。
由此可见,三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产品出现更多剩余,交换的频率从偶然变为经常,且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伴随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产生国际贸易的条件均已满足。商品交换一旦超出国家界限,国际贸易就出现了。
一、奴隶社会的贸易活动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以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微不足道,其生产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交换。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交通工具的简陋,直接制约了对外贸易活动的范围。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在东方各国,如古埃及、中国、巴比伦,但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古代奴隶制最具典型。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也是社会统治者,奴隶主拥有财富多少的重要标志是其占有多少奴隶。在这种阶级制度下,对外贸易必然要满足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要求,从而贸易商品主要是奴隶以及奴隶主阶级所追求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粮食、酒等。雅典是奴隶贩卖活动的集中地。在公元前2000多年,由于水上交通便利,地中海沿岸的奴隶制国家间开始了对外贸易活动。这一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腊和罗马。这些国家分布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使地中海成为了当时国际贸易中心。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活动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