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以往的常识,欢迎进入全新阅读法! 保罗R.席列
影像阅读法不只是一种速读法。
影像阅读法将激发你的才能。
这种颠覆常规的阅读方法的学习,将成为帮你打开脑库资源大门的学习体验。
如今,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根本无法处理如此繁复的信息。所以要在当今的时代中生存下去并获得成功,需要掌握能够成倍提升信息处理和学习速度的新技能。
为了实现这种可能,影像阅读法使用了人类已知范围内最高级的信息处理机器。是的,那就是我们的大脑。
本书想要传递的是一种能够激活全脑的具体实践型方法。再次重申,影像阅读法不仅是一种速读法,而是成倍提升学习新知识能力的方法。
在学习影像阅读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那些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将变得可能。
以每秒1页以上的速度进行影像翻阅,而后新信息进入能直接高速处理信息的大脑。在大脑中,新信息将与已有知识相结合,为实现阅读目的而发挥作用。你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理解效果。
通过激发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你将理解不曾留心过的大脑的结构与特性,并激发它们。超越有限的意识领域,激活沉睡的才华与天赋。
本书将对升级后的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的5个步骤进行详细解说。
旧版的5个步骤分别是准备预习影像翻阅激活高速阅读。但在本书中,为了便于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改为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激活5个步骤。旧版中高速阅读的部分,现在并入激活步骤。
新版与旧版的差异归纳如下:
提升全脑的活用度,大幅提升理解力与记忆力。
为了更迅速、更自信地阅读文章,将需要意识掌控的范围控制到最小。
加入实践篇,能够帮助你阅读包括电子书在内的各类书籍;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将影像阅读法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
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现已风靡全世界;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应用,也有很多人因此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现代社会是知识创造型社会,对海量的信息进行迅速处理与编辑,并付诸行动,方能创造价值。
希望你也能成为知识创造型社会中的一名成功者。
影像阅读法登陆中国 神田昌典
2016年7月,我在北京和广州分别做了一场有关影像阅读法的公开演讲,在场观众一致认为以一秒钟阅读一页的速度是不可能理解一本书的内容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观点一定会不攻自破。当你介绍一个新概念的时候,若是能得到良好的反响,那只能算是小有成就,但若是引发褒贬不一的争论,往往能够大获成功。
正如预想的那样,广州演讲结束后,以PhotoReading超速阅读课为话题的微博,浏览量达到了780 000;演讲结束当天,浏览量持续增加并超过1 000 000;一个月后,这一数字达到了7 000000。紧接着,随着8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为期三天的讲座正式开幕,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出对影像阅读的兴趣,两天后,这一话题的浏览量超过了12 000 000。
这是我第二次亲身经历影像阅读法的魅力了。第一次是在日本。2001年,《高倍速阅读法》日文版一经推出,销量瞬间突破20万,成为年度畅销书籍,日本国内迅速掀起一股影像阅读法学习热潮。
随着影像阅读法在日本的推广,被它所吸引的不仅仅是读书的人,还有写书的人。日本经济评论家胜间和代老师曾在《让效率提升10倍的Google化知性生产技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战略性掌控命运的胜间式4原则》等大量书籍中推荐过影像阅读法;曾担任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心理教练的福岛大学的白石丰教授,也向自己研究班的学生推荐了影像阅读法;将行动科学法带入日本的著名学者石田淳先生,《镜子法则》的作者野口嘉则先生都是资深的影像阅读者。这些将影像阅读法运用于实际工作的专家们,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新知识,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与体验,创造新知识,从而不断推出畅销书籍。
若是单纯提高阅读速度,那便与迄今为止的速读法没有什么区别。这正是影像阅读法与其他速读法、学习法的不同之处。影像阅读不仅仅是将信息的输入加速化,同时也将信息的输出加速化。
影像阅读法是由拥有变化与领导权领域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保罗席列所开发,1986年受美国运通公司委托所开发的这一学习法,如今已在全球拥有100万以上的实践者,是最为普及的速读法之一。
影像阅读法这个名称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一种能够让每一页书如同照片一般刻画在头脑中的读书法。实际上,那种超能力的方法并不存在。影像阅读法的全名叫作影像阅读全脑思维系统,是一种通过活用大脑整体机能将学习分为5个步骤完成的体系,影像翻阅是其中的第三步。通过将一本书从前到后以一定的速度浏览,即便是不大容易阅读的专业书籍也能熟稔于心。
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随手拿起一本书时,我们通常会一页页地翻看,这个动作便是影像翻阅。也就是说,实际上你已经在无意识中使用了影像阅读法。如果每个人都能将无意识使用的读书技能有意识地按适当的顺序使用,那么大家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地提升信息处理的速度。
《高倍速阅读法》正是一部将此方法论循序渐进、细致解说的圣经。尽管此书写成已将近25个年头,但作为应用于学习研究的实用书籍,经久不衰,常读常新。
在我31岁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于这种革新的学习法并非完全相信。这种不知意义的快速翻书,与以往的读书法完全不同。不论给予怎样详细而科学的说明,我都有一种抵触心理。但是,如果快速阅读法真的有用的话,没有阅读的文件可以短时间处理完,整理工作提案书的速度也能够变快,多余的时间或许能和家人在一起度过……,这样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中徘徊。
经过几年的考虑之后,我毅然决定前往美国,去参加有关影像阅读法的研讨会。之后我便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学习影像阅读法。
学习影像阅读法之后,我的日常工作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高。通过事先在短时间内获取知识,整理出高质量的问题,我开始从事采访各界精英人士的工作;由于不再抵触外文书籍,我开启了每个月介绍两本最新外文原版书的活动;由于能够轻松挑战新技术,我开始涉足音乐与电视节目制作以及长篇小说的创作等领域。我的收入也与我所阅读的书籍数量一样,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这是一个信息就是财富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不一定能产生附加值的时代。只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话,初中生也能做到。那么,在如今这个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备的新时代中,除搜集信息以外,要在实际体验及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反复编辑后,再创造出新的知识。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得出结果后方能创造附加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跨入知识创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照搬别人的想法已经远远不够,必须在不同见解中找到共鸣之处,提出不同于以往的独特思路,将其转化为行动并得出结果。让信息处理速度飞速提升的影像阅读法,正是人类跨入新时代的必备技能。
快速阅读法讲座初次在中国公开举办之际,观众并没有完全接受,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一位能够包容差异、解除疑惑的指导者青年学习型社群行动派的创始人琦琦。我从保罗席列博士那里接力,经过日本,如今又联合行动派的力量将影像阅读法带到中国。
人类的进化常常始于拥有新的力量,就像过去我们开始使用火、机械、计算机一样。如今通过影像阅读法,我们终于开始学习大脑的使用方法。大家没有必要相信影像阅读法,但是也没有必要否定它。只需要对影像阅读法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巨大可能性有一丁点的好奇心,那就足够了。
那么接下来,请诸位带着好奇心翻开通向未来的一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