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专任陈义芝1985-2005年创作的诗歌选集。其诗歌作品有着很深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印记,诗作既传达浓烈的思乡情意,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刻画体会。诗集还收入台湾著名诗人、文学家杨牧、余光中、痖弦和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分别评论陈义芝诗的文字,他们对作者的诗作有很高的评价。
鲸歌台湾大家文库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出版中心给读者呈现的一套台湾文学精品图书。五本书的五位作者均是台湾的文学大家,可说是台湾文学老中青三代的代表。他们天份极高,笔下的文字更是或清新脱俗,出水芙蓉一般,或才情诡谲,游龙惊云一般,备受读者青睐。
余光中:
有赖非凡的艺术真诚
陈义芝诗艺的两大支柱,是乡土与古典。论者一提到乡土诗,自然而然就想起吴晟、向阳等人的作品。但是中国地域之广,民俗之异,何往而莫非乡土。祖籍在大陆,成长在台湾,陈义芝跟许多第二代的外省作家一样,具有双重的乡土意识一种大陆与海岛的交缠情结。一方面,他认同成长于海岛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大陆的父母之乡,先人之土,他又有一种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乡愁。这种乡愁,跟我这一代的作家所怀抱的当然不同,因为它没有切身的记忆,只有史地的知识,父母的熏陶,所以浪漫而带想象。
自从开放大陆探亲以来,传说中的、新闻中的大陆变成了伸手可触、举步可踏的现实。对于陈义芝,根深柢固的另一端乡土既亲切又陌生,既吸引又排拒,既令人兴奋又令人失望,令他的情怀矛盾而难遣。对于陈义芝,台湾的乡土就是他的童年、少年,因为他就是那么活过来的,自然认同,容易接受。而大陆的乡土呢,是突然的现实闯进了悠久的传说,一时令人难以消化。
在陈义芝的诗里,《出川前纪》和《川行即事》是两辑力作,十分重要。他是四川忠州(今属重庆)人,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同乡。两辑诗中的世界,正是巴山蜀水和川人的生活。两辑都是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叙事组诗,篇幅均在两百行以上。抗战的岁月我全在嘉陵江边度过,所以对四川的风物恒感亲切,甚至以川娃儿自命。陈义芝这两辑组诗可谓川味十足,尤其当他举川芎、防风、赤芍、车前、辣蓼、野南瓜根之类的药名,我几乎已经置身中药铺里,触鼻尽是土香绕根的药味,真的是动人乡愁。不过两诗却有显著的不同,因为《出川前纪》所写的风土人情是1949年以前的旧大陆,其事乃间接的揣摩,而《川行即事》的所见所闻却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大陆,其事乃直接的经验。《出川前纪》写一位四川的青年,从家世和父丧一直写到从军和出川,故事并不连贯,但是气氛弥漫,感性饱满,语言上有一种淳朴的土气。且看其中《家门》的一段:
松木打桩
柏树插柱
家门,据说青瓦为寻常百姓
红瓦一一浸染过前朝功名
凡厅堂都安置天地君亲
厢屋接待诗书易礼
至于路边,喏,闲闲地
开着茶馆和烟馆
《出川前纪》的副题是秋天听一位四川老人谈蜀中旧事。这老人就是诗中的我,也许就是作者的父执乡长,甚至可能就是作者的父亲,因为据作者在散文里自述,他父亲就是来台的军人。
《出川前纪》洋溢着离愁与乡情,带有追忆的温馨。对比之下,《川行即事》写作者回蜀探亲之行,由寻根的情切到近乡的情怯,由回乡的百感交集到辞乡的矛盾心情,在感性之中寓有知性,感动之中带着批评,是一首硬朗可贵的写实力作。十段之中,以《麻辣小面》《长江之痛》《待决的课题》等几段最为突出,在浪漫的乡愁之上更提出现实的国恨,甘中有苦,甜里带酸,耐人嚼味。《麻辣小面》的后两段是:
天刚亮就在炉子上烫面
土陶碗实实的土
而花椒确是正宗的麻
胡椒,正宗的辣
卖五角钱一碗
我稀里呼噜趁热吞下
像长江一样久长的麻辣面哟
吞下历史的龙蛇,文化的水怪
将我心扯紧
不教痛,但教堵住胸口
说不出一句话
麻辣面在生理上激起的反应转化为游子在心理上的波动,由实入虚,在主观感觉上却又不悖于实,正是诗艺所在。《川行即事》的心情就是这样,既非英雄式的悲壮,也非浪子式的低回,而是从历史堕入现状,从浪漫跌进现实的无助与无奈。陈义芝能把这种无奈的心情以欲语还休的苦笑托出,有赖非凡的艺术真诚,确为探亲文学跨出踏实的一步。在《长江之痛》里,诗人又说:
长江,是母亲剖腹生我的脐带
或是一条时常作痛的刀疤
褐黄重浊的水
挟无情岁月
与泥沙俱东下
猿声啼不住
舟,轻轻过了
老病的三峡
如一条哑嗓
一根发炎的肠子
三峡原是唐诗神秘而美丽的风景线,自从宋玉以来,无论是杜甫出峡或是陆游入川,都歌咏之不足,可是造化和神话毕竟抵抗不了无情的污染,真是可悲。这种无奈的失落与失望,到了末段《待决的课题》,表现得最为透彻:
故乡的人事因注入了异乡的心情
乃像癣疥一样令人痛痒
不敢深抓
又不得不抓
半月来逆顺长江很难说依依
偏像咬牙吞下一个无汁的柑橘
那不易剥净的黄皮
教人鲠喉的筋络
带一点药味的苦
一点午夜磨牙的酸
填到嘴里
都咽进肚里
有趣的是:陈义芝在写其他作品时,常爱运用古典文学的词藻或句法,但是面对《川行即事》的直接经验,在处理最富古典联想的巴蜀时,他却赤手空拳,只用朴素而苦涩的语言,甚至令人不悦的意象。也许正是因为言之有物,就不遑巧其唇齿吧。
先人的乡土纠根缠藤于意识深处,任取一截,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丰富资源,由此可见。但是另一方面,作者生于花莲,长于彰化、台中、台东,更久寓台北迄今,所以台湾当然也就是他的乡土。对于第二代的外省作家来说,大陆虽是生父,孺慕之中却有点陌生,台湾才是朝夕相处的养父,恩情更深。相对于大陆的迷惘乡情,台湾的乡情有童年和少年的切身记忆来支撑,显得落实可靠。像《雨水台湾》这样泥味土气的诗,必须有陈义芝这样的成长背景才写得出来。第三段里的句子:
犁耙牵引
一亩亩一顷顷的田土踢腿翻身
睁开童蒙的睡眼了
真能道出泥土的感觉。辑中另一首好诗《瓮之梦》写的是二十多年前偏远如瓦瓮的村落,应该是彰化县泉州村或溪底村一类的僻壤。整首诗在静静的回忆中运行,落实而具体,犹如电影镜头之次第展开。
摘自1989年8月21日《联合报》副刊《从嫘祖到妈祖》
陈义芝,为台湾中坚代著名诗人。其思想勤敏,文笔兼有古典绵密及现代准确的特长,曾任联合报副刊主任,历任辅大、世新、元智、清华、东吴、台大等校兼任讲师及助理教授,现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专任。曾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书奖、金鼎奖、中山文艺奖、荣后基金会台湾诗人奖等。诗集有英译本The Mysterious Hualien(Green Integer)、日译本《服のなかに住んでいる女》(思潮社)、韩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