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18日,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国内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究领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推进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行动实践,如何创新气候传播合作模式,如何完善气候传播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就如何建立有效的气候传播机制,推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提升扶贫减贫的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选录了与会学者提供的部分论文,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内气候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进一步厘清了气候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力图建构我国气候传播理论体系,推动气候传播社会实践良性发展,为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气候变化的社会共治与全球治理提供理论思考和策略建议。 |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理事长。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初,发起创办国内首家气候变化传播研究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在气候传播领域开辟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融合、科学研究与社会推广相配合的智库型道路。 |
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做好气候传播在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郑保卫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概念解读郑保卫《二十四节气志》序宋英杰我国气候传播研究的机遇与挑战郑保卫王彬彬全球气候治理变局分析及中国气候传播应对策略王彬彬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的国际经验张志强徐庭娅全球治理下的国家气候传播机制研究张志强气候传播研究定位探析王彬彬气象传媒品牌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潘进军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黄浩明王香奕许潇潇陶棋然气候变化传播:历史、挑战、进程和发展方向[美]Susanne Mose著赖晨希译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环境传播的新特征黄河刘琳琳细节与科学的力量:谈气候变化报道的要素贾鹤鹏做好气候变化报道的十八般武艺李晓喻框架理论下雾霾议题责任归属的考察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雾霾报道为例贾广惠基于手段目的链理论的低碳产品购买动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熊开容刘超张婷于文欣技术导向与价值导向:基于地下水八成不能饮用舆情事件框架分析的环境风险传播策略研究李文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巴黎气候大会报道的比较研究叶琼新疆主流媒体气候传播框架分析艾维依张瑞试析政府在气候传播中的主导作用以京津冀地区政府雾霾治理为例盛新娣陈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