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点访谈》内部,想知道一个人算不算元老,必须提一下14 楼工运军博和科情。这几个词就像暗号口令,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约略可以作为在《焦点访谈》资历深浅的标尺。
14 楼是中央电视台老台方楼14 层东头的1407 办公室,这里原本属于一个叫作《观察思考》的栏目,栏目组十几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观察思考》自1988 年8 月起在央视一套每周日晚8 点播出,每期20 分钟。《物价大震荡》《会海大透视》《公款消剖析》《从一家工厂停产想到的》《对一起热水器事故的调查与思考》……
看这些标题就知道,节目说的都是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栏目一直播出到1994 年3 月底,作为当时央视唯一的深度报道评论栏目,在业内外都收获了良好口碑。由于栏目偏专题化,一周才播一次,频率不够高,时效不够强,难以形成更大的声势。
1993 年12 月的一天,全组人员从14 楼东头的1407 办公室来到西头的1401 会议室开了个会。这个会的重要意义,俗常的形容可以是这样的:穿过几十米的走廊,我们走进了职业生涯的新时代。会上宣布,《观察思考》与《东方时空》《今日世界》栏目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部门新闻评论部。此时,已开播半年的早间栏目《东方时空》声名鹊起,其中的子栏目《焦点时刻》试水成功。台里决定开办一个更有分量和影响的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的深度报道栏目,这个新栏目最终定名为《焦点访谈》。于是,《观察思考》栏目的十几个人一分为二,成为《焦点访谈》两个节目组的种子成员(同时,《今日世界》改为国际组,《焦点时刻》组也为《焦点访谈》提供部分节目),1407 办公室一分为二,成了《焦点访谈》最早的办公室兼合成机房。
筹办栏目招兵买马,四面八方投奔者众。他们一部分来自口口相传,另一部分则是被报纸上豆腐块大小的招聘广告吸引而至。新成员中既有完全不懂电视甚至没干过新闻的生手,也有中央、地方媒体的业内高人。队伍扩大了几倍,14 楼办公室不够用,一些外地同事也没有住处。部里在西三环边上的中国工运学院(简称工运,后改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租了个大开间,办公兼住宿。这开间原来是图书资料室,大到除了办公家具和床,还放着一张标准乒乓球台。这里白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晚上以桌子为界,分成男女两区,七八个同事在此同居。工运办公区集学习培训、编辑制作、吃喝住宿功能于一体,既是节目生产基地,也是人才速成学校。住过工运的一位元老级摄像说,最怀念酷暑无眠时大家喝着冰啤探讨人生,加班之余还能聚在乒乓桌旁挥汗如雨。那时候有的是可以大把挥洒的青春与激情。
1995 年,《焦点访谈》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紧邻电视台东侧的军博。军事博物馆办公楼里家具齐整,四季恒温。宽大的走廊,超高的楼层体现着苏式建筑的伟岸。办公室对面安排了男女宿舍各一间,从此结束了混居时代。办公、居住条件上档次的同时,节目也加速精进、创新。一位军博时期入职现已退休的老记者,还记得刚来时,第一次参与的暗访就是在军博办公室完成的,拍摄对象是以包治百病的信息茶而名噪一时的大师沈昌。
当时没有专业密录设备,我们把硕大的摄像机藏在倒扣的纸箱下,箱壁抠个小洞露出镜头,固定好角度,全程盲拍。雷人雷语的大师形象就这样被记录下来,呈现在节目中。
1996 年,《焦点访谈》第三次搬家,来到了科情(中国科技信息情报所)。科情位于电视台西门外马路对面,由一层大展览厅改造的办公区集中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告别了一年一搬家的游击节奏,《焦点访谈》在科情一驻六载,直到2002 年年底,由于前来上访投诉的人太多,出于安全考虑,栏目整体搬回了台内。科情生活是美好快乐的,然而,在这期间我也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恐惧。那是1999 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我们接到紧急电话连夜赶赴河北易县接组里两位同事回京。他们在采访归途中遭遇车祸,车被烧毁,人受重伤。《焦点访谈》记者在工作中被打骂、软禁、抢夺毁坏设备的事并不新鲜,因公受伤的也不止一个,然而这一次,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万幸的是,后来他们基本康复,依然工作在热爱的岗位上。
从14 楼工运到军博科情,每一处都留下《焦点访谈》人难忘的创业记忆。这几年间,《焦点访谈》栏目一步一个台阶,从青涩到成熟,直至走向巅峰。
栏目开办之初,从选题到制作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由氛围浓郁。记得开播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位领导的电话,他转达了更高一层领导的批评:今天《焦点访谈》的标题字幕太花哨。原来,当时《焦点访谈》标题的模板并不统一,每个技术员根据喜好,做出的标题字体颜色不尽相同。当天值班技术员的自主发挥太富于个性,以至于引起了上面的注意。自那以后包装格式才被严格规范起来。
和形式一样,节目内容也是在实践中探索拿捏,逐步定位。
19 点38 分,《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首次亮相。栏目的四句宣传词后来广为人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焦点访谈》开播头两天的内容分别是:《行情看好九四国债发行第一天》《全国从4 月1 日起实行标准化信封》。节目时效性服务性强,调性平和、不温不火、分寸适中、老少咸宜,符合央视黄金时段栏目平稳出台的基调。4 月3 日,开播第三天,播出了《北京郊区耕地上修起一片坟茔》,说的是某村违规占用六十多亩耕地修建公墓,对外收费营利。这是《焦点访谈》推出的第一个批评性报道。这期节目线索来自观众来信,由于拍摄制作时《焦点访谈》还没面世,观众的信本是写给《观察思考》的。随着《焦点访谈》揭露不良现象的节目涉及的领域和层级不断突破,批评的深度和力度不断增强,舆论监督渐成热词,也成为《焦点访谈》被社会公认的栏目特色。其实,有数据为证,《焦点访谈》播出的节目中正面典型主题类报道始终占据主体,而监督题材的节目即使在占比最高的时期也不过百分之四十几。但正是因为这部分监督报道的存在,使得栏目兼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重功能,成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各方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社会情绪的减压阀。《焦点访谈》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也大都来自这些节目。
随着舆论监督特色日益鲜明,栏目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了自己的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节目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可以说,《焦点访谈》的诞生、走红以及由此引发的辐射效应,既是那个时期勇于开拓的媒体带头人践行新闻改革的结果,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政府支持加社会客观需求的产物。
按今天的话说,《焦点访谈》做的是头部内容。有些节目反响立竿见影,积年问题迎刃而解;有些节目直接促成某个领域的改革、某个行业的整顿;有些节目成为国家政策出台的依据和契机。《焦点访谈》栏目为舆论监督节目如何把
握分寸尺度,做建设性的批评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记者现场调查、交锋式采访、暗访偷拍披露真相的手法也引领了业内创作风气。屏幕上那些声画并茂的经典采访桥段贡献的民间流行语,影响力堪比后来的网络热词。比如吉林博物馆大火之后当地官员言必称损失不大,一时间,损失不大成为吉林百姓的口头禅。比如309 国道上拦车乱罚款的交警一言不合罚金就由20 元变成40 元,于是二十、四十立刻火遍全国。
作为从业者,《焦点访谈》最大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大家爱用的一个词是感觉。感觉这词的定义很难一言以蔽之。当拿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独家选题线索;当采访几入绝境时柳暗花明有了突破;当夜以继日写稿编片熬成内伤终于在最后时限前完成;当内有猛料的节目通过了层层审看;当自己做的节目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当素不相识的人仅仅因为你的工作就对你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尊重……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感谢《焦点访谈》,让我们把职业干成了事业,并且从中收获了快乐和尊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往事堪回首,惜非少年时。从湍流激荡,到波澜不惊,渐渐地,许多故事已经成为了传说。
23 年间,社会演进日新月异,媒体格局白衣苍狗。对于《焦点访谈》这样一个老牌栏目来说,足够的时间积淀,让回顾和纪念有了丰厚的内涵和充分的意义。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焦点访谈》播出过的节目,每一期都有各自的故事和背景,把它们连缀起来,俨然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画卷。其中,有些焦点已经远去,比如三提五统统购统销农业税破产下岗……有些焦点依然是焦点,比如公权私用弄虚作假办事难环境破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推进、完善改革鼓与呼,媒体依然任重道远。
二十余年,八千多期节目刻录下一个巨变时代前行的轨迹,足以唤起一代人珍贵而独特的集体记忆。缘于此,我们整理出版了节目精选集《〈焦点访谈〉里的焦点》。见微知著,数往知来,这是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为史作传的朴素初衷。
《焦点访谈》开播一周年的特别节目名为《在路上》,记者们乘坐一辆大客车,以行进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沿途随机遇到的或好或坏的事件,展示真实的社会面貌。我们身处的时代也像一趟车,从不同站点上车的人,看到的景致各不相同。无论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还是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每种变化如时令更替,自有因循。不变的是,历史这趟单行车,将一路向前,不回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有了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犯骄傲自满的错误。《焦点访谈》十周年特别节目中如是说。置身宇下,奔波草野,用事实说话,把被忽略、被遮蔽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相公之于众,让社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为此,《焦点访谈》人始终都在努力。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一位资历尚浅的年轻同事眼中,这份执着与不舍就像一种信仰,传承自栏目生命的基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赵微,《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栏目创办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