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已经四次出版,非常畅销。提供了从学龄前到12年级的有效阅读管理计划。第四版特别根据《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政策,对内容进行更新。此外,此书提供一些指导方针,诸如读写计划的制定者如何改进计划,如何选定阅读材料及如何进行教师评估。
刘正伟,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督抚与绅士: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等,在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
目录
总序1
前言1
第1章想象知识:导言1
学术语言能力4
学术语言能力的发展5
为什么学术语言能力至关重要11
读写思维与知识的获取11
小结14
第2章想象构建之源15
想象构建18
在想象构建过程中的不同立场22
立场作为教学工具24
小结27
第3章如何构建读写知识29
意义获取过程中的取向31
取向如何影响教学33
两种取向如何彼此关联35
课堂上如何培养两种取向38
小结40
第4章想象构建课堂41
什么是想象构建课堂44
动脑思考教学的特征46
团体中的个体53
小结53
第5章社会研究/历史课堂的想象构建55
社会研究/历史课的教学核心58
一堂动脑思考的社会研究/历史课60
在8年级社会研究/历史特殊教育中使用立场教学70
一次高中世界历史课的网上讨论74
小结76
第6章自然科学课堂的想象构建77
科学知识的获知途径80
一堂8年级自然科学课:围绕实验开展持续的讨论与写作81
高中物理课上的批判性思考88
小结89
第7章数学课堂的想象构建91
通过参与应用型活动学习数学93
针对12年级数学学习困难者开展的持久讨论与教学95
一堂通过解题活动阐释数学概念的8年级数学课103
小结110
第8章英语课堂的想象构建113
用语言思考与思考语言115
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与语言特征116
一堂9年级英语课如何探究词汇与内容118
12年级英语课上的文学比较122
特殊教育班级的网上研究127
小结129
第9章跨学科的想象构建:教师的专业化合作131
走到一起136
第一年:开发基于问题与动脑思考的教学活动137
第二年:通过写作强化批判性思考139
第三年:在各学科内更深入地学习与思考147
持续的自主研究150
小结151
第10章结束语:语言能力在构建学科知识中的作用153
富有建设性的想象构建155
构建知识与提升语言能力156
技术作为培养学科语言能力的认知训练场157
小结158
参考文献159
关于作者166
为什么学术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本书中我将阐述在初、高中课堂参与思维与语言训练能帮助所有程度的学生成功地掌握学术语言能力的两个重要点:
1. 根据相关背景设置的课程内容以及该内容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一事物可以在该课程内、该领域内、其他领域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
2. 在表达观点时,运用该学科适用且受到重视的思维方式、语言及其结构。
我的研究表明,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学术语言能力的领域。如上述例子所述,一旦进入此领域,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使用概念与表达概念的能力将逐年提高。
此外,我还将进一步论证如何在每一门学科中最有效地学习这种学术语言能力。正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科教学活动,学科知识才得以试验、支持、习得。只有在学科背景中,知识才得以提炼与拓展,学术语言能力才能增强,新思想才能涌现,知识及其构建知识的方法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各学科中,或用于创建跨学科领域。
在描述课堂实例前,我想先介绍一个贯穿以下篇章的核心概念——读写思维(literate thinking)。
读写思维与知识的获取
人们谈及的语言能力通常指的是阅读与写作,而我认为语言能力应包含更多含义。为此,我找到了“读写思维”一词,它能表达我所要表达的丰富含义。这一概念第一次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正试图理解人们在特定时代、文化与环境下获取语言能力的方法(参见Langer,1987,1995)。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断丰富,后来成为我所理解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
这一概念超越了阅读与写作行为本身,还包含了在不同语境下——如在家、在学校、在工作以及在生活中的其他时刻,甚至是在非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获取知识、利用知识进行推理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的思考与实践。当人们使用不同符号、语言、专用术语和技术手段表达意义时,需要掌握一些阅读、写作、思考与说话的基本能力(例如:Kress, Jewitt, Franks, Hardcastle, Jones & Bourne,2005;Morris,1971;Peirce,1992;Sebeok & Danesi,2000)。
据此,我们可以把语言能力视作这样一种能力——当一个人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时,甚至阅读与写作并未发生,抑或是在电子设备或图表模型与媒介的多媒体环境下,能像一个精通读写的人一样进行思考,具备人们常用的推理能力(例如反思文本、符号及其意义的能力)。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强调阅读和写作本身,更强调伴随读与写过程的思考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能力产生于特定类型的思考,不管涉及何种技术手段。
构建知识的新技术手段发挥着思维工具的作用,显然它还将被不断地开拓创新。我所定义的语言能力,甚至在我发现它以前,就很好地诠释了技术的作用。根据上述定义,这些技术将有助于继续推进读写思维的应用或拓展。读写思维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能发生(例如Flodd, Lapp, BriceHeath & Langer,2009)。环境、文化与经历都会在各种由技术带来的解释与意义中体现出来。我们的身份与经历都会影响我们对意义的理解,以及对经历作出的反应。
读写思维指的是我们从任何渠道中获得意义、构建知识的技能与策略,这种能力无关乎我们是谁、要获得什么意义。如果我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他人不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进入读写思维,而是因为特定的因素导向了“这个”意义而非别人理解的“那个”意义。此时,我们应该质疑别人的观点,为自己创造解释与接受挑战的机会,并学着衡量证据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用读写思维去拓展他人与自己的观点,用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或他人观点中难以立足并需要放弃的观点,还可用来接受看待事物的多种视角,并尝试理解这些不同角度。
例如,假设因为你知道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是总统候选人并想对他有全面的了解,所以阅读了他写的畅销书《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1995)。在阅读时,为了从广度和深度上全面了解他的信念,了解他的过去如何激励他在新时期提出新举措,你会寻找一些预言的或是可能与他竞选职位相关的片段。随后你会分析书中的相关内容,把它与奥巴马的行为进行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与朋友、同事探讨。这一过程使你在了解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也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观点。当然,我想所有人都会认为这就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
再假设你曾看过电影《弗罗斯特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本片播放的是大卫·弗罗斯特大卫·弗罗斯特(1939—2013):英国著名时事评论员、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记者。——译者注(David Frost)在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引咎辞职后对他的电视专访。此前你也许听说过“水门事件”(Watergate)掩盖真相的丑闻,以及“水门事件”折射出的政府两面派行为如何导致了人们对其的不信任。因此在观赏影片时,你会查找相应的语言与行为作为证据,在不同场合下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观察这些行为举止是否与当前社会形势相关。随后你可以与朋友和同事讨论,评论他人观点的同时也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也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
上述举例中,阅读书籍与观赏影片都要求相似的认知技能和策略;无论阅读或写作是否发生,思考确确实实发生了。正是这种思考才是读写行为的关键所在,它有助于让我们的思考更具目的性和深度,也使我们能够获得、权衡和加深知识。
尽管这些例子源于我的生活与经历,但在美国历史课上也很容易找到类似的例子,如师生从总统府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关于伦理与道德责任的问题。当然,学生们的解释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希望不同的解释与观点能引发随后的探讨与辩论,包括之后的论证与举证。在教师指导下,这些过程可以融入学术语言能力的教学中。通过读写思维而获取的知识离不开所处的情境和参与的个体。因此,经历、文化、社会期待以及特定学科的价值观与规范,都有可能导致人们作出不同的解释与理解。当然,性别、种族、阶级、身心障碍以及个人背景等有关方面都会影响我们的理解,影响我们如何解释与使用知识。因此,我们需要审视并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去质疑并探索掩盖在表象下的深层意义。每门学科的教师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应该引导、示范,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尝试和进入适用于该学科的思维路径。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机会,去使用学科适用的语言与思维方法,以帮助他们完善理解、获取知识。教师能够培养学生成为不同学科领域内具备读写思维的思考者(literate thinkers)。
我相信,比起关注阅读与写作行为本身,“读写思维”这一概念将带领我们在拓展学术语言能力新视野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读写思维在人们幼儿时(甚至比嘉维拉还小)就已萌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历练,陪伴我们成长,教给我们技能,并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往知识的途径,而这些知识正是我们一生都会用到的。读写思维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思想发展,质疑、探索与精雕细琢能促使我们的知识增长。下一章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构建想象更好地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