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全译本)》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特·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文学史上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18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为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简·爱(全译本)》:
因为挨打和跌倒,我的脑袋还在疼痛、流血,却没有一个人去责怪约翰放肆打我。而我不过为了免遭进一步无理殴打,却承受着众人的惩罚。
“不公平!十分不公平!”我的理智呼喊着,痛苦的刺激使它忽然变成一种早熟而短暂的力量,一同被激起来的决心也在催促我采取某种非凡之举,来逃离难以忍受的伤害,譬如离家出走,要是行不通的话,那就不吃不喝,饿死自己。
那个阴沉的下午,我心里多么的惶恐不安!我的整个脑袋如一团乱麻,我的整颗心都在反抗!但是这场心理斗争又是多么茫然,多么冲动无知啊!我无法回答那个从内心不停冒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如此受苦?如今,相隔……我不想说隔了多少年,我才弄懂。
我和盖茨里德府里一点都不和谐,在那里我跟谁都不像。我不论是和里德太太,还是和她的孩子们,或者是她的宝贝儿们,都能融洽相处。说实在的,他们不喜欢我,同样的,我也讨厌他们。他们没有必要去宠爱一个与自己合不来的家伙,一个不管是性情、能力还是喜好,都和他们不一样的异己;一个没有一点作用的家伙,既无法给他们带来有什么益处,也没有方法增加他们的乐趣;她是个扫把星,身上沾有痛恨他们的对待、蔑视他们的见解的病菌。我心里理解,如果我是个个性开朗、顽皮任性又美丽一点的孩子,就算是同样的寄人篱下,同样的无依无靠,里德太太也会对我的处境更加宽容忍让,她的宝贝儿们也稍微会对我真诚友好一点,用人们在育儿室里也就不能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在我身上发火、出气了。
红房子里光线渐渐变暗,早已经过了四点,阴沉的下午正转为凄凉的黄昏。我听见雨点依旧在不停地敲打着楼梯上的窗户,狂风在门厅后面的树丛中怒号。渐渐地,我全身冰冷得像块石头,然后勇气也跟着消失了。我一贯拥有的那种自卑、缺少自信、灰心丧气的情绪,像冰水一样浇灭了我将消未消的怒火。或许我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坏。刚刚我在想什么呀,竟然想饿死自己!这当然是个罪过,那我该不该死呢?或者,盖茨黑德教堂圣坛底下是个令人向往的归宿吗?我听说里德先生就埋葬在那个地方,这想法又重新勾起了我对他的回忆来,但越想就越觉得害怕。就算我早就不记得他了,但是我知道他是我亲舅舅,是我母亲的兄弟,在我父母双亡的时候,是他收养了我这个襁褓中的孤儿,而且在临死前时他曾要求里德太太答应要像养育亲生孩子那样来养育我。也许里德太太认为她是坚守了承诺的,而我认为,以她的禀性而论,也的确是实践了当初的许诺。然而对于一个不属于她的家的外来者,且在丈夫死后更是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她怎么可能会从心底喜爱呢?她觉得自己是为了勉强许下的承诺而不得不去扮演一个她不喜爱的孩子的母亲,眼睁睁看着一个脾气个性不相和谐的外来者插在自己的家庭之中,对她来说,这想必是件最恼人的事情了。
我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奇怪的想法。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假如里德先生还在世。他肯定会好好待我的。此刻,我坐着,一面打量着白色的床和阴暗的四壁,不时还情不自禁地瞧一瞧微微发光的镜子,不由得忆起了我从前听说过的故事:说坟墓里的死人因为不甘心其他人违反他们的遗愿,会返回人间来责罚那些不守承诺的人,为那些遭迫害的人报仇。我思忖,里德先生的灵魂正在为他外甥女所承受的不公而气愤,说不定就会走出他的住所,不管是从教堂的坟墓里,还是从死人所在的阴间,更或者是从这间卧房里出现在我眼前。我擦掉泪水,止住抽泣,担心丝毫的强烈悲痛的行为都有可能惊动什么不可知的声音来安慰我,或者是在阴暗中引来一张被光晕环绕的面庞,面带怪异的怜爱神情俯瞰着我。这念头听起来令人欣慰,但如果真的实现了,想必会非常恐怖,所以我尽力打消它,让自己镇定下来。我将头抬起来,将挡在眼前的头发甩开,竭尽全力壮起胆子环顾了一下黑暗洞洞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