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书以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调查对象,结合历史文献与口述史访谈进行研究,探讨了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大多采取世代祖传、师徒相传的形式,传统文化与技艺因人而存。从口述史的角度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是一种初步的尝试。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对北京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成为当务之急。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的师生于2008年对原城八区的非遗项目做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也走访了部分传承人,其结果显示:在当时北京92项非遗项目中,保存和传承好的有21项,占21%;较好的有20项,占20%;一般的有17项,占17%;濒危的有34项,占35%。
非遗手工艺传承人口述史、清代弓箭制作技艺、三山五园旗人村落历史、满族生活风俗、北京城市史
李扬,男,1982年出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专门史博士(期间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做博士访问学者)。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讲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社会史。发表:《梁启超年谱长编辨误一则》,《读书》2010年第10期。《〈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以明清契约文书、诉讼档案为中心〉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11期。《乾隆韶山毛氏族谱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寻根》,2010年第12期。《明清时期的军户移民与地域社会建构》,收入《“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国际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第一章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为中心
第二节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第三节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 三山五园研究
第一节 三山五园与清代旗人聚落变迁
第二节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以《成府村志》为例
第三节 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旗人风俗礼仪谱系研究
第四节 溥仪内务府时期的圆明园
第五节 圆明园窃贼知多少
第三章 北京城市史研究
第一节 老北京的节日、寺庙与城市生活空间——以《北平风俗类征》为中心
第二节 “学术公器”抑或培育新民?——民初古物陈列所之创办及其社会反响
第三节 追寻老北京城墙的历史背影
第四节 摩登北京如何可能?
第五节 从六国饭店看近代北京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附录
附录一 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景区的整体保护——以北京三山五园地区为例
附录二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问题初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