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长望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科学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是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涂长望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及九三学社领导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团体和世界科学技术组织的卓越活动家。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地记述了涂长望一生的经历和奉献。记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一片赤诚;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民主不倦地追求;对气象科学事业的鞠躬尽瘁。
本书是1997年版《涂长望传》的修订版,本次修订增补了涂长望先生参加九三学社活动的相关内容,专门增加“九三学社秘书长”一节,集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涂长望先生在九三学社的重要工作,还对九三学社召开成立大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补充。同时根据气象学家、原南京气象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陈学溶老先生对《涂长望传》某些史实的考证,逐一研究、查核、修订。还在涂长望家属的帮助下,增加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和对文中某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订。该书为读者了解涂长望的一生提供了翔实可信的资料,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气象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形象。
谢世俊,高级工程师、作家。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科学文艺创作,早年致力于科学史写作,晚年致力于历史人物写作。1990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竺可桢传》获全国科普作品二等奖,《涂长望传》被列入国史人物传记丛书,《商圣范蠡全传》深受读者喜爱。《谷子传奇》乃谢老遗著。
引言
第一章 宗教家庭
第一节 涂长望的祖籍与家世
第二节 汉口大通巷三号涂家
第三节 涂长望的母亲汪美珍
第四节 涂长望出生时的千湖之省
第二章 少年时代
第一节 在福音堂小学萌发了反抗精神
第二节 大哥带着“五四”消息到钟祥
第三节 进入古板而洋气的博文书院
第四节 青春结伴回钟祥
第三章 高中求索
第一节 大哥赴香港临别赠言
第二节 蕲春城里的学生军
第三节 接受无政府共产主义思想影响
第四节 声援“五卅”学潮
第四章 大学生涯
第一节 细读黑格尔和世界史
第二节 入城去会北伐军
第三节 学地理师承葛德石
第四节 探亲蕲春悲四妹
第五节 大学毕业回武汉
第五章 留学英伦
第一节 官费留英登金榜
第二节 几经周折离国境
第三节 经过饿乡到伦敦
第四节 认识费边社会主义
第五节 半路转学攻气象
第六章 树业闻道
第一节 考察研究到柏林
第二节 天灾国耻临困境
第三节 皇家气象学会添会员
第四节 反帝救国结同盟
第五节 旁听议会争公道
第七章 加入英共
第一节 在利物浦结识邹韬奋
第二节 “五一”观礼访苏联
第三节 加入英国共产党
第四节 应竺可桢聘请回祖国
第五节 海程逾月到金陵
第八章 金陵益学
第一节 初次来到钦天山
第二节 家乡畅叙骨肉情
第三节 研究旱涝长期预报
第四节 商榷中国人口问题
第五节 友人作伐识回珠
第九章 北平救亡
第一节 故人重聚清华园
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光荣
第三节 “一二·九”时参加党的活动
第四节 驳斥胡适“读书救国论”
第五节 借聘期满回南京
第十章 成家立业
第一节 与王回珠结婚沪上
第二节 为气象事业争庚款
第三节 探讨长江洪水预报
第四节 研究全球大气运行
第五节 完成旱涝预报研究
第十一章 内迁重庆
第一节 临危之际负重任
第二节 痛四弟长安为国捐躯
第三节 七星岗上生多伦
第四节 邹韬奋闲坐话时局
第五节 轰炸声中研究高空气象
第十二章 执教浙大
第一节 大轰炸中离重庆
第二节 少壮派意气风发
第三节 紧要关头知劲草
第四节 科学社桃李竞芳
第五节 高才生投师门下
第十三章 浙大风云
第一节 校务会上斥贪婪
第二节 缙云山中议发展
第三节 遵义城里起风云
第四节 史地所内生摩擦
第五节 愤然离校到綦江
第十四章 初到中大
第一节 中大迎接新教授
第二节 科学座谈会添骨干
第三节 师生双双获奖励
第四节 季风研究结硕果
第五节 贫病交迫沙坪坝
第十五章 呼唤民主
第一节 在美军战略情报处
第二节 “民主科学座谈会”结新友
第三节 中国科协问国是
第四节 九三学社争民主
第五节 边区气象寄深情
第十六章 出游欧美
第一节 双重使命飞伦敦
第二节 出席科学与人类福利大会
第三节 参加气象科学国际合作
第四节 胸怀祖国辞聘请
第五节 周游北关建分会
第十七章 向着新中国
第一节 复员安家在南京
第二节 在“小民革”里的活动
第三节 壮大中国科协队伍
第四节 《新民报》上办《科学》
第五节 中大校园火焰高
第十八章 胜利到北平
第一节 科学促进会调查人才
第二节 美国大使馆兼任编译
第三节 隐蔽上海度寒冬
第四节 脱离险境赴香港
第五节 欢庆胜利到北平
第十九章 受命办气象
第一节 科学大会倡团结
第二节 政治协商议国政
第三节 受命组建气象局
第四节 出任军委气象局局长
第五节 气象事业发展定大计
第二十章 坚实打基础
第一节 鸿飞海外聚贤才
第二节 广辟渠道育新人
第三节 恢复发展台站网
第四节 联合管天结硕果
第五节 京郊崛起气象科学城
第二十一章 几度赋欧游
第一节 中国科联走向世界
第二节 急促赴伦敦庆祝“十一”
第三节 从容到华沙保卫和平
第四节 从维也纳到柏林反对细菌战争
第五节 热心社会活动致力人类幸福和平
第二十二章 建设高潮
第一节 贯彻毛泽东周恩来转建命令
第二节 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唯一目的
第三节 技术革新学苏联
第四节 农业气象天地广
第五节 专业服务布局精
第二十三章 规划蓝图
第一节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节 农业《纲要》增条款
第三节 远景规划展宏图
第四节 进军科学缚苍龙
第五节 群英会聚中南海
第二十四章 国际交往
第一节 气象事业反封锁
第二节 建设成就惊世界
第三节 五国会议获成功
第四节 国际地球物理年竞贡献
第五节 日本学者访中国
第二十五章 鞠躬尽瘁
第一节 九三学社秘书长
第二节 党籍问题受委屈
第三节 心力交瘁任劳怨
第四节 蒙晋一月见真情
第五节 心血凝成《建议书》
第六节 全球变暖先立说
第七节 英年早逝志未酬
尾声
大事年表
主要著作
再版后记
《涂长望传(修订版 套装上下册)》:
第一章 宗教家庭
第一节 涂长望的祖籍与家世
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九月十一日,即公元1906年10月28日,涂长望降生于汉口大通巷涂家老屋。
涂长望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宗教世家。这个家族来到汉口的历史,几乎与汉口的基督教史一样早。那时中国的家庭,封建礼教甚严;而涂家受教会环境影响,与传统的封建家庭颇有差别。其家风严正而又不乏反抗压迫与闯荡世界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极其可贵的。涂长望兄弟姐妹十余人,性格各异,但无不受到这种家风影响。
涂长望以“字”行,属“长”字辈。涂氏谱系的20个字派是:“世代逢云茂,本深发自长,多文传必远,吉孝大有光。”19世纪中叶,他那“本”字辈的高祖居住在湖北省黄冈县阳逻镇(今属新洲)涂家岭。世代以农为业。位于长江北岸的涂家岭,地方虽小,却出了好几位名人,其中就有早年清华留美考第一、后来当过圣约翰大学校长的涂羽卿(涂长望的堂叔),武汉协和医院院长涂登榜(涂长望的哥哥)和新中国第一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如今那里涂家的人早已全部迁走,涂家岭地名也不存在了。①
涂长望“深”字辈的曾祖,也生长在涂家岭。在那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苦难岁月,有一年,阳逻遭灾,太爷爷背井离乡,到大世界去闯荡,沿着大江逃到武昌洪山。独自一人生计无着,便起了轻生之念,到江边跳水自杀,被人救起。有人劝他,年纪轻轻,来日方长,不可如此。介绍他到江那边的教会去做工。那时传教士刚来,一般人都怵于和不屑于跟洋人往来。涂长望那劫后余生的太爷爷没有犹豫,涂家从此便与宗教结了缘。
他加入的是属于英国伦敦基督教循道会这个教派。这个教会到汉口,是根据一项不平等条约,即1858年6月26日,由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英国代表额尔金(James Bruce,Earl of Elgin and Kineardine)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循道会派来的第一个传教士郭修理(Josiah Cox)是1862年到达汉口的。在号称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国,循道会是仅次于圣公会和天主教会的第三大教会,其特点是不采用主教制,讲究循规蹈矩。
郭修理在大通巷住下来之后,要求增派人来,于是1864年李修善来到汉口。他们于1867年在大通巷建成了福音堂,有了小学校、医院。
涂长望太爷爷在大通巷福音堂做工,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便在这里长久地安顿下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共有五个孩子,这就是涂长望爷爷一辈人。其中,老大早逝。老二发德的妻子生下自宏,即涂长望的父亲涂含章。涂含章自幼丧母,发德续弦又生了男孩自荣和女孩自英、翠兰,是含章的异母弟妹。老三的后代也曾发达,儿子自强在邮局工作,住在武昌,后到上海。老四无后,寡妻在抗战时落水身亡。老五只在1897年生下一女名自姣,现在是湖北省武汉市福利院健康的百岁老人。
家庭人丁兴旺,涂长望爷爷辈的几兄弟,以发德为首,凑起钱来,要在大通巷新建自己的家。时间约在1880年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