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作者通过解析古汉字中的方位字词、古代的天经地义、早期的方国形成、后来的天下一统,以及交通穿越与军事防线……讲述古代中国天下观的文化来源;通过王在世界之中到西方传教士入华的历史演进,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主动与被动的接触,分析封建王朝在历史关口关门大吉式的应对,和后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体用攻略;展现了由于对自身的错误认识和对世界的错误判断,中国被一步步拖入挨打、割地、赔款的可悲境地的历史脉络。
本书从人文地理的角度,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在普及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上的反思,实为一部别样的古代中国的成长史。
1.本书是《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2.书中近100幅图片均为古图,极具资料性,通过古代中国的天下有多大 、西域到底有多远等话题分析了解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的文化来源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梁二平,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海洋文化学者。
1980年代起从事旅行写作,足涉中国所有省,著有《关东风情》、《中国风情》、《旅游摄影》等著作。2000年起,关注海洋文化,行走40多个国家。有海洋文史地理著作:《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海洋深圳深圳海洋文化历史地标田野调查》《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海洋随笔十二家》《世界名画中的大航海》。
另有《花样生活》《秀场与看客》《肢体的游戏》《身体的迷雾》《一米阳光》等散文集。部分著作译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目录
第一章远古方位,天经地义
遥远的地平线 /003
头顶一片天 /005
双凤朝阳 /008
先上后下 /010
左右逢源 /013
不识东西 /016
南北贵贱 /018
插旗立中 /020
十面埋伏 /022
风神统帅的四方 /024
以天分地的天经地义 /027
细分方位的二十四向山 /029
司南疑似指南物 /032
指南针的历史真相 /035
河图洛书中的方位谜团 /038
河伯献图与大禹铸鼎的地图梦 /041
第二章方国天下,华贵夷贱
在水一方 /047
倾国倾城 /050
大禹何时定九州 /053
摊一张畿服的大饼 /058
周人初定宅兹中国 /060
大中华概念的形成 /063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065
黄帝梦游华胥国 /068
六亿神州尽舜尧 /071
东夷的大人之弓 /073
西边的胡子,东北的匪 /075
丝之贵与南之蛮 /078
被嘲笑的不知有汉 /080
楚河汉界一沟分 /082
最早的全国行政地图《九域守令图》 /085
第三章山河湖海,王道地德
大河文化的源头黄河 /093
文化共生的佐证长江 /096
三山五岳中的王朝地德 /099
威加海内兮的中原视野 /102
忽闻海上有仙山的探海情结 /104
五湖尚在,四海缺一 /107
华夏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东海 /110
虚写的海,实录的湖西海 /113
最早进入天朝行政版图的海区南海 /116
一个海区的伤心史从北海到北洋 /119
第四章故国都城,天下之中
禹都,传说中的夏王城 /125
殷墟,中国都城的雏形 /127
京都,从两都制到五都制 /130
洛阳,王在天下之中 /135
开封,城摞城的都市 /139
长安,汉唐风范千古存 /142
临安,不得已的国都之选 /146
南京,从六朝古都到大明南都 /150
北京,八百年不老的国都 /154
第五章家即天下,万国来朝
古代中国的天下有多大 /161
云一样游动的行国 /164
西域到底有多远 /167
远西大秦的时空定位 /172
妖魔化的西游 /175
西方之极谓泰西 /178
天涯海角下南洋 /180
不辨东西下西洋 /183
东洋入西的错位幻影 /184
忽近忽远的佛郎机 /189
自娱自乐的万国来朝 /192
从有国无际到国际 /195
第六章穿越阻隔,海陆通达
古长城,自然切割与防御之功 /201
大运河,两千年的内陆物流传统 /204
秦直道,一条没能高速发展的高速路 /207
通西域,为招兵买马而开的丝绸之路 /212
海上探索,丝绸仅是个美丽的开头 /219
唐宋市舶司,开放口岸的伟大开端 /226
第七章蒙元扩张,东学东来
蒙元帝国的陆海扩张与国际视野 /235
开发海道北运漕粮 /238
官本船创建海上商贸新模式 /242
汪大渊中国的马可·波罗 /246
东学东来对蒙元帝国的影响 /250
第八章恩威四方,西学东进
郑和开启东方的大航海 /259
海商变倭患的历史脉络 /267
中国人最早绘制的世界地图 /273
尚未混一的疆理图 /276
利玛窦给中国带来世界地图 /279
新世界观并没改变中国 /282
西儒送来第一部中文版《世界地理》 /287
西文善本的中国传奇 /291
大明王朝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297
海洋外交引领大明跨入近代史 /300
第九章认知世界,师夷长技
三朝《职贡图》固化的天下观 /307
闭关锁国的鸵鸟策略 /310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314
大清的翻译班底与西学东来 /319
华洋合一的现代报刊 /325
向内视野创造了最先进的大清版图 /328
大清王朝为拒绝和惧怕西学 /333
走出国门认知世界 /338
从洋务考察到走向共和 /341
面朝大海,一曲悲歌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