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步2017上海新剧作》分上下两卷。共收录了17个剧本,由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选而成。本书所选的17个剧本,体裁品种丰富、设计形式多样,是能代表当下上海市剧本创作新水平、新成果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根据十三五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战略部署以及上海文艺创作完成百部精品的目标要求,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以全局眼光、前瞻思维,科学务实地谋划、服务与推进本市文艺创作,全力推出一批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书写人民伟大实践、记录时代进步要求的文艺精品。
序 读舞台新作步文艺高峰 胡劲军
舞台艺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剧本创作是其中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剧本是一剧之本。但是好的剧本如何诞生?人们往往忽视了剧本创作本身也有一个从播种选题、培土育苗到生长成熟的过程,而选题研发是创作之初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剧本创作大都是望天收成,缺乏自觉主动的组织与规划,缺乏一套研发孵化的保障机制。2016上海市委发布的11号文件提出,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网络文艺六大门类创作完成百部精品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创作不能被动地处于散兵作战、各行其是的状态,而要成为宏伟愿景和宏大格局中的一个部分。
精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扎稳打,精益求精。十三五期间,为记录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的发展足迹,我们将逐年出版优秀剧本共计100部,其中每年分上下两册出版20部左右,这就是《读步上海新剧作》丛书的由来。这套丛书的陆续出版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鞭策,其意义就在于为时代珍藏记忆,为历史留存档案,让后人记住今天,从高原走向高峰。
收入《读步》每个年度卷的作品,大都是当年在上海创作或首演或演出之后又作了重大修改的最新版本。有的属于定稿本,有的还在边演边改,但都是为上海创作、在上海舞台上演出亮相的优秀之作,代表着上海市剧本创作的新水平与新成果,反映着上海舞台艺术剧本创作的基本面貌。而作者们,则不局限于上海本土,外地作者为上海文艺院团创作的剧本均在遴选之列。上海舞台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全国的支援。上海的剧本创作,同样需要全国剧作家的加盟。唯有如此,上海才有希望收获更多的优秀剧本,上海的舞台艺术创作才有厚实的剧本富矿。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举办;2020年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十三五规划完成之年;2021年我们又将在党的诞生地上海迎来建党100周年的辉煌盛典。这些重大节庆和节点都提示我们,上海的舞台艺术正面临着创作繁荣和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上海应该拿出最好的作品来献礼,攀登文艺创作新的高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剧之本的支撑。
我们生在伟大的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上海也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上海也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如党的诞生地、浦东开发开放、上海自贸区建立、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等,关键要有创作中国史诗和上海史诗的雄心。我们要致力于现实题材创作,致力于四个讴歌创作。我们的文艺家不仅要有这样的雄心,而且要有这样的能力,要善于把古代的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践行习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艺思想,努力创作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读舞台新作,步文艺高峰。从读步纸间,到独步舞台,上海这座城市风姿绰约的文化创造,不仅属于上海、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让我们镌刻历史,留住记忆。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职能部门下的,专门负责从事全市各项文艺创作,尤其是重点创作业务的文化机构。中心成员大都拥有中高级以上艺术专业技术职称,参与过上海乃至全国一系列重要(剧)节目、电影、电视的创作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001/序胡劲军
003/京剧北平无战事龚孝雄
035/京剧竹简之书吕祥
065/昆剧浣纱记传奇魏睿
103/越剧素女与魃罗周
131/滑稽戏七十二国房客夏天珩
199/昆剧牵丝戏高媛
217/话剧家客喻荣军
269/滑稽戏皇帝不急急太监梁定东
335/滑稽戏独家拍卖潘惠森
395/歌剧晨钟姚远
425/话剧国际歌唐栋
475/淮剧半纸春光管燕草
513/沪剧青山吟徐正清
553/沪剧董竹君蒋东敏
579/沪剧四月歌声薛允璜
613/话剧大世界赵化南
665/儿童剧巴黎圣母院杜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