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于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清史稿》
和珅为相二十余年,家中私蓄,几乎不可胜算。乾隆时,清政府岁入,止七千万,和珅家产,适当清廷二十年岁入之一半而强,然卒之全归籍没,贪官污吏之结局如此。后之身为公仆者,亦何不奉为殷鉴耶?
蔡东藩
鄂尔泰、张廷玉以雍正旧臣,同受顾命,乾隆初,诏以身后配享太庙事,缮入遗诏,蒙眷深厚,一时煊赫。且屡降明旨,盛称高才丰功,誉为不世出之名臣。惟二人权势相埒,则不免互生忌视,而其下复自立门户,倾轧不已,故卒酿党禁文字之狱。
萧一山
乾隆不是清朝最英明的皇帝,最英明的皇帝是康熙;乾隆不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最勤政的皇帝是雍正;乾隆也不是清朝最仁厚的皇帝,最仁厚的皇帝是嘉庆;但乾隆却是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帝,康熙说乾隆的福气将来超过自己,一点也没错。乾隆盛年继位,无风无雨,没有人跟乾隆抢皇位。乾隆继位时,雍正已经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做的事情雍正基本上都做完了。乾隆活了八十八岁,实际掌权的时间超过康熙在位的时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福气深厚的皇帝,他的身世却不明不白。有人说他的生母是承德避暑山庄的傻大姐,有人说他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乾隆到底出生在什么地方,连他的儿子嘉庆都不清楚。
除了身世离奇,乾隆在其他方面无可指摘,帝王之术在他那里发挥到极致。说到聪明,乾隆可能超过了康熙和雍正,但论起大智慧,他又远远比不上他们,所以他可以用权术干净利落地收拾鄂尔泰和张廷玉党羽,但是他却无法遏制官僚集团越来越腐败的趋势。乾隆可以大手一挥,减免天下百姓的赋税,让万民得到真正的实惠,但是对于造反的暴民,乾隆杀起来毫不手软,比康熙和雍正更冷酷无情。
乾隆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善与恶、正与邪在他身上展现到极致。世人都清楚乾隆是一个风流的皇帝,这可能跟他六下江南的风流艳遇有关,但乾隆的真正面目并不是一个风流天子,而是一个乾纲独断、杀伐无情的皇帝。乾隆心肠之狠、手段之猛在清朝皇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这在文字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乾隆自己喜欢到处题诗,但是在乾隆朝当官写诗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乾隆对文字很敏感,他曾经根据两句诗推断出幕后有一个造反集团,而且还真被他料中了,所以他对自己的文字直觉非常自信。乾隆有一个癖好,喜欢从别人的文章诗句中推测出这个人的谋逆不轨之心。乾隆明显对文字狱有一种变态的嗜好,所以乾隆朝的文字狱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达到顶峰。
在乾隆朝轰动全国的文字狱案件中,一个独裁君主内心深处的阴暗面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