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吴忠豪
20世纪90年代初,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拍成的教学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在中央及全国多家地方电视台相继播放,贾老师独特、有趣的作文教学,风靡神州大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通过电视荧屏,“贾老师”走进千家万户,一时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传奇式人物。从此,人们熟悉了这位教作文的贾志敏老师。
其实,贾老师不仅作文教学异常出色,他阅读教学同样精彩纷呈。
贾老师的阅读教学简单而实用。他的课堂里没有绚丽的视频,没有动人的乐曲,更没有煽情的话语,就凭一支粉笔、一册教材,通过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静静地读书,深入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有效地练习,带给学生最朴素、最精彩、最有效的语文课,贾老师上出了语文课的精致和高贵,展现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创造出语文课堂的真正精彩和恒久魅力。
上海师范大学李重副教授、博士编写的《贾志敏阅读教学经典课例品读》,从贾老师历年来诸多阅读教学课例中精选出15个经典课例,供老师们研究、探讨,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读了这些经典课例,我不得不为贾老师厚实的语文功底,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语文教育的深刻理解而折服。
贾老师说过一句大实话:“我们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哪些事情是我们语文教师该做的呢?简言之,就是四个字——“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具体来说,是指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用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不可或缺的语文素养。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读得少,背得更少。大部分教师热衷于讲解、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挖掘课文的微言大义,教得异常辛苦;学生疲于应对,晕头转向,学得乏味。而恰恰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上鲜有长进。
贾老师不主张这种“碎片化教学”。他大声疾呼:“语文,用不着教得那么复杂,不适宜外加种种抽象的概念与术语。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指导学生读书、写字、背诵、默写等上面,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帮助学生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这样的语文课,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有效。”
贾老师始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大学的语文教学不同,主要是为学生打好基础。我们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学生五年,要想到他五十年,或者说终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习惯的培养,往往比语文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那么,贾老师在课堂上干了哪些“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呢?
首先,贾老师非常重视生字、词语的教学。他在钻研教材的时候,先考虑的是如何将课文中的字词教好。词语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更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我们欣赏一下贾老师教学《母亲的鼓励》一课的词语教学片段:
师:“好动”的“好”怎么读?怎么讲?
生:读第四声。“好”是“喜欢”的意思。“好动”,就是收不住心,喜欢动。
师:我喜欢看书——
生:我好看书。
师:这孩子喜欢逞能——
生:这孩子好逞能。
师:爸爸好运动——
生:爸爸喜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