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发展出特有的价值,不仅表现为乡村生产和生态价值,也表现为乡村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形成了多种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乡村结构体系,承载着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生存智慧。乡村振兴只有在理解和尊重乡村特点基础上,沿着乡村价值谱系发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提出了乡村价值体系理论,揭示了乡村基本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的乡村价值基础,论述了乡村振兴与乡村价值的关系,介绍了乡村振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把根留住: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含近百幅图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乡村建设者阅读,也可供乡村研究者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先后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自信。正因如此,研究乡村存在的价值也就有了自信。
作为一个乡村研究者,深刻体验到乡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自卑导致。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乡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落,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以至于乡村未来一度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学者们对待乡村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人认为乡村是落后的,必然被城市所替代。记得多年前,我曾建议某研究机构把乡村存在价值列入招标项目进行研究,结果被主管领导否决,理由是乡村都要被城市所取代。大规模拆村、并村运动,可能也是源于这种认识。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地认为农业文明、乡村文明是落后的,工业文明、都市文明是先进的;农业文明、乡村文明必然被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所代替。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逃离乡村、远离农业,就成为人们共同的心理期望。以至于有大学生毕业回乡从事农业,其父喝农药自杀以示抗争。可见,乡村的衰败,并不全都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其中包含着诸多的无奈。因此,关注乡村的命运和前途就成为我们研究乡村价值的动因之一。
在习总书记记得住乡愁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有学者、专家、艺术家,也有返乡农民工;有热心村落保护的青年志愿者,也有一些怀旧的过来人。他们向往乡村生活,隐隐约约感觉到乡村存在的价值,发起了诸如乡村重建有机生活乡村让生活更美好回乡村去种地等活动。学者们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呼吁把根留住!,一些艺术家或把艺术融入乡村建设,或挖掘乡村的艺术价值,对全社会关注乡村无疑起了重要作用。问题在于,面对村落强拆者的质疑:文化的根在哪里?这些土坯房、茅草房,是文化的根吗?人们往往难以讲出更深刻的道理,只能退却说古村落是文化的根。初衷想保护村落,结果却给强拆者找到了理由:这些土房子旧村落不是文化。另外一个尴尬,源自乡村保护者们努力劝说乡村居民要保护老房子,结果被村民的一句话老房子好,你为什么不来住?噎得无话可说。所以,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既要发现乡村价值,又要分析乡村文化的载体,揭示乡村价值体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使更多人明白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懂得如何在乡村发展中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让村民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到乡村文化可以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壁:导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有关三农研究课题30多项,在农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农民组织与农民教育等领域取得丰厚成果,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农村社会学》《农业社会学》《生存的基础》《留住美丽乡村》等教材和学术著作40多部。
第1章 导言:理论与方法
1.1 提出一个假设
1.2 分析一个案例
1.2.1 发展特色融合产业
1.2.2 发现生态价值
1.2.3 重视文化建设
1.2.4 发挥乡村的教化作用
1.3 形成一套方法
1.3.1 整理乡村资源
1.3.2 发现乡村价值
1.3.3 价值放大
1.3.4 制度创新
1.3.5 要素引进
第2章 村落与农业生产
2.1 农业特性决定村落格局
2.1.1 村落的近地原则
2,1.2 村落的形态与边界
2.1.3 农业对村落空间结构的影响
2.2 村落特点影响农业生产
2.2.1 耕地利用多样化
2,2.2 资源利用综合化
2.2.3 耕地利用精细化
2.2.4 抵御农业风险
2.2.5 农耕经验积累
2.3 没有了乡村会怎样
2.3.1 楼下养猪与楼顶养鸡
2.3.2 乡村多样化产业消失
2.3.3 农民主体地位弱化
第3章 村落的生态价值
3.1 村落生态的特殊性
3.1.1 自然生态系统
3.1.2 乡村的资源
3.2 村落的生态循环
3.2.1 农业生产的有机循环
3.2.2 村落循环遇到了问题
3.3 村落对耕地的保护
3.3.1 村落有助于耕地维护
3.3.2 村落有助于地力的培养
3.4 村落与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存
3.4.1 村落有利于生态修复
3.4.2 村落维持生物多样性
3.5 村落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3.5.1 天人合一在村落建筑上的体现
3.5.2 村落的风水观念
3.5.3 天人合一在农业生产上的体现
第4章 村落的生活价值
4.1 村落是村民的生活空间
4.1.1 农户庭院结构与生活
4.1.2 村落是获取生活资料的空间
4.1.3 村民的公共交往空间
4.2 闲暇与娱乐空间
4.2.1 村落闲暇生活的内容
4.2.2 村落闲暇生活的特点
4.3 民俗传承的空间
4.3.1 村落文艺生活
4.3.2 村落节日活动
4.4 村落乡土知识的价值
第5章 村落文化
5.1 村落景观文化
5.1.1 村落景观是田园综合体
5.1.2 村落景观文化的营造
5.2 德孝文化的传承与保存
5.2.1 民居形态与孝文化传承
5.2.2 丧葬文化与孝文化传承
5.3 村落的风土人情
5..3.1 节日的欢腾
5.3.2 别样的感受
5.3.3 乡村艺术
第6章 村落的教化价值
6.1 农业劳动过程的教化
6.1.1 农业劳动的教育价值
6.1.2 农业劳动体现综合人性
6.2 家风与村规
6.2.1 家风影响村风
6.2.2 乡规民约统一村民的行为
6.3 习俗与节日的教化功能
6.3.1 村落习俗与教化
6.3.2 村落节日与教化
6.4 村落教化的条件
6.4.1 透明的农户
6.4.2 村落的监督
6.4.3 周期性强化
第7章 村落与乡村手艺
7.1 种类繁多的乡村手艺
7.1.1 生产类乡村手艺
7.1.2 生活类乡村手艺
7.1.3 信仰与娱乐类乡村手艺
7.2 乡村手艺的价值
7.2.1 创造物质财富
7.2.2 满足生活与精神需求
7.2.3 体现智慧与创造
7.2.4 传承工匠精神
7.3 乡村手艺与乡村的关系
7.3.1 乡村为手艺提供原料
7.3.2 乡村为手艺提供施展的空间
7.3.3 乡村手艺复活的思考
第8章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
8.1 建设产业兴旺的乡村
8.1.1 特色与融合产业
8.1.2 可持续的农业制度
8.1.3 家庭农场的优势
8.2 建设有文化的乡村
8.2.1 从一棵古树说起
8.2.2 文化下乡与文化驻乡
8.3 建设和谐乡村
8.3.1 和谐的村民关系
8.3.2 和谐的干群关系
8.3.3 人与环境的和谐
第9章 如何建设乡村
9.1 小组微生
9.1.1 小组微生的内容
9.1.2 小组微生的实践效果
9.2 粮画小镇
9.2.1 粮画小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9.2.2 粮画小镇的启示
9.3 来自对乡村的自信
9.3.1 立足乡土建设美好家园
9.3.2 立足本村资源实现产业振兴
9.3.3 立足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治理
9.4 一个人与一个村的故事
9.4.1 创意画家村
9.4.2 坐在床上看风景
9.4.3 柿子红了
第10章 专家视角
10.1 乡村兴衰的逻辑
10.1.1 工业文明逻辑:中国乡村文明面临消失的命运
10.1.2 中华文明历史:乡村是五千年文明之根系
10.1.3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10.1.4 生态文明:乡村不可替代的六个功能
10.1.5 乡村振兴:给乡村文明留下复生的根
10.1.6 我们的梦:共建诗意乡村与田园城市、美丽中国
10.2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10.2.1 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
10.2.2 看不到前景的家庭命运
10.2.3 回馈乡村何以可能
10.3 传统文化最后的容身之地:传统村落
10.3.1 承载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最核心的价值
10.3.2 传统文化的余音渐行渐远
10.3.3 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