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相关风险也逐渐大量显露。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基于产业经济学及产业安全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产业特点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在已有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覆盖互联网金融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提出了初步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预警方案,为政府决策和监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除了参考传统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外,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还需要考虑互联网金融技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平衡等问题。
付东普,管理学博士,2014年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开始任教,主要关注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领域研究。1992年至1996年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就读塑性成形与工艺专业,获本科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就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就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17年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自1992年大学毕业后,曾从事四年左右的模具设计和工程设计工作,之后转入信息技术即IT领域,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具有10余年的软件开发和管理经验。2011年转入学术理论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合作在《管理科学学报》、《经济与管理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著有专著《深入了解电子口碑前因与影响》一部。
序
引言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之国内外比较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安全与监管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风险元素分析与筛选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安全事件与监管政策法规分析
第三节经验总结
第三章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第二节已有成果参考与理论分析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初探
第四章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总结
第二节研究创新与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