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随笔》作者1990年去荷兰做访问研究,并先后到过西欧、东欧、北欧和美国等20个国家。作者从学人和旅游者视角认识西方灿烂文化与弊病,联想伟大祖国大好河山与改革开放。《西行随笔》以大量照片和日记、杂记作基础素材,以游记形式漫谈亲身经历,既浏览与介绍世界风光,又观察与思考社会文明,坦露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思。
我的西行,始于1990年,20余载跨越了19个国家。它推进了我的学术探索,让我睁大了眼睛欣赏大自然,观大干世界,思祖国兴衰。已故父母的身影,也不时在西行中浮现,更促使我作中外对比,识各种善恶美丑。
我知道,要将穿越大时空的心灵旅程说清楚,很难。但我有个诀窍:写实,实实在在地展示所见所闻与感悟。这样,即使我的思虑偏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再判断的素材。
有智者说,人常被其环境与历史所“挟持”,迫使你只能如此这般。是的,我也曾长期被“挟持”在学科前沿之外,读外文期刊似看天书;对社会的认识也曾是那样幼稚可笑。“文革”后期,曾悲观地认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我们,搞得这样糟烂.外国人民又处在“阶级压迫的火深水热”之中,人类能管好自己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开放,开辟了新天地。我有幸赶上了“末班车”,生命轨迹突然转折。1990年8月21日,首次乘国际航班,远飞欧洲。年已52岁,还巧遇“智能科学”世界风潮,学术前沿之路敞开。那两年空前专注与高效,在高层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忙了工作、忙旅游,还与荷兰屯特大学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建立了政府级合作关系,与室主任豪克斯成了知心好友,至今友情不断。
2005年7月,以一篇计算智能应用论文,去巴黎参加国际会议。这次,与老伴钱玲精心策划,在青岛买好欧洲火车通票。在巴黎饱览8天后,又开始自理自行的西欧5国(法国、摩纳哥、意大利、德国、荷兰)远征,历时1个月。钱玲青少年时便是法国古典文学的粉丝,熟读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等文豪名著;巴黎圣母院雄姿、塞纳河畔美景已深印脑海。所以,她盼望“故地重游”。
2007年9月,第一次参加国内组织的国际旅游团,赴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和俄罗斯,浏览了特色十足的北部欧洲。
西行,当然要去美国。2000年6~7月间,也趁学术会议之机,畅游了芝加哥、华盛顿、费城和纽约。2009年4~5月间,再次与老伴周密规划,携手赴美。
有亲友大力帮助,实现了津津有昧、由西部至东部、为期1个月的“美国深度游”,还额外去了墨西哥。
2013年8~9月,和女婿、女儿及老伴一起去了多年前就想去的澳大利亚。
西方,常指欧美,既是地理名词,更是文化概念。欧洲,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美丽的东方公主“欧罗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地。她灿烂的文化已明显伸延到北美和大洋洲,潜在影响着全世界。古老和现代的艺术,辉煌而精巧的建筑,长期呵护的美丽环境,独具魅力,诱人倾心观赏、思考与借鉴。
我的西行,真可谓“吉星高照”。比如,幸好先去了荷兰(而不是比利时),与豪克斯交友,投入兴起的神经网络学科世界潮流中,恰逢屯特大学建校30周年;在巴黎巧遇法国国庆,在德国古城菲森正逢国王节;在电影节闭幕不久造访戛纳;与少有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彩虹合影;在纽约世贸大厦存在的最后一年登顶观光,在白宫办公区对游客开放的最后一年入室参观;先后在荷兰和美国进入首相和总统到过的小餐馆就餐;信步来到芝加哥一个博物馆,遇上他们正筹备ay(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法国登陆日)展览会……幸哉,幸哉!不仅时机每每恰好,即便陷入困境,也有贵人相助,转危为安。
此游记自2010年起曾以“我的西游故事”为名,在“青岛市老科协”网上发表,引来点击热潮。在它的基础上,《西行随笔》更深入袒露心灵感受,力图和读者共享这来自旅游的多重比较与感悟。我的日记和万余张照片,助我唤起万端思绪与感慨。
西行,跨数万里,闻数千年,古今中外,方方面面。我只是行者,小小领域里的科技工作者,诸多方面的门外汉。请大家这样看待我的评述与见解。
致谢青岛市老科协,我弟弟冯天瑜及其在美国芝加哥的女儿冯可耘一家,我女婿王锦青、女儿冯海音以及其在意大利的朋友王晓辉,家住华盛顿地区、我以前的学生和同事臧应夫妇,我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以及莫兴泰等一些老同学,老朋友何植峥、孙伟明以及海大信息工程中心的年轻同事们,或协助了行程,或提供了宝贵意见、照片与资料。我深表谢意!熟人一般也不知道,1989年,我的老朋友和英语老师谷磊昭教授曾劝止了我一次无益之举。否则,这西行肯定免谈。还有我在游记中描述的那些我永存感激之情的人,其友情与帮助是那样高尚、动人与珍贵。
冯天瑾,1938年生,湖北红安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90~1992年赴荷兰、比利时研究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曾任中国海洋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信息工程中心主任,国家级863/CIMS工程青岛市专家组组长,中荷政府级合作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兼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童点实验室项目,出版著作《智能机器与人》、《神经网络技术》,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00余篇。
一、第二故乡:荷兰
(一)手拿10美元出国
(二)一个穷人之家
(三)马路上的文明
(四)心茫然·梦成真
1.巨大的挑战
2.我的发现
(五)屯特大学
(六)郁金香·风车·奶牛
1.郁金香
2.风车
3.奶牛
(七)能读懂梵·高吗?
(八)不到大坝枉游荷兰
(九)知心好友:豪克斯
(十)话说荷兰人
1.身高体强
2.温馨家园
3.他们小气吗?
4.红灯区与全裸浴
5.开放与自由
(十一)最怀念什么?
1.优雅的自然环境
2.和谐的人文环境
(十二)福利国之遗憾
二、锦绣德国
(一)坐“三次”火车绕德一圈
(二)柏林墙
(三)慕尼黑
(四)浪漫皇帝的梦幻城堡
(五)优秀民族?
三、铭心比利时·峡谷卢森堡‘
(一)处于十字路口的比利时
(二)峡谷之城:卢森堡
(三)蒙斯学人的悲哀
1.处处有歧视
2.凄凉的圣诞节
(四)蒙斯学人的奋斗
1.18岁的小姑娘
2.语音压缩算法开发者
3.化学家小熊
4.我的研究工作
(五)荷、比、卢旅游历程图
四、新加坡历险记
(一)工作期延长的“政治”
(二)签证危机
(三)“小龙”新加坡
(四)新加坡模式
1.国父李光耀
2.小国多元文化
(五)驱逐出境?
1.同性恋者相中了我?
2.大使介入
3.茫茫夜空中闪光的金子
五、台湾同胞·东欧之旅
(一)台湾博士生组织的旅游团
(二)音乐天国:维也纳
(三)多瑙河上的明珠:布达佩斯
(四)建筑教科书:布拉格
(五)大巴上的文艺会
六、浪漫法国·摩纳哥
(一)破楼房·可怜人
(二)宏伟的浪漫之都:巴黎
(三)西方艺术之瑰宝
(四)地中海之花:尼斯、戛纳
(五)世界第二小国:摩纳哥
七、艺史长廊:意大利
(一)意大利列车悬案
(二)古文化水城:威尼斯
(三)她误入“外星人世界”
(四)顶级露天历史博物馆:罗马
(五)哪里是梵蒂冈?
(六)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
1.佛罗伦萨
2.比萨与斜塔
八、北欧仙境
(一)恬静的芬兰
(二)瑞典与斯德哥尔摩
(三)童话世界:丹麦
(四)世外桃源:挪威
九、伟大俄罗斯
(一)莫斯科印象
(二)圣彼得堡的“西化”与传统
(三)俄罗斯的伟大与困惑
十、美国梦
(一)洛杉矶·好莱坞
(二)拉斯维加斯与大峡谷:人与天的杰作
(三)墨西哥:第三世界邻国
(四)圣地亚哥:海洋特色城市
(五)芝加哥:现代建筑博物馆
(六)华盛顿的顶级博物馆群
(七)尼亚加拉大瀑布:震撼!
(八)波士顿:历史文化名城
(九)纽约:金融与文化城
十一、多彩澳大利亚
(一)新颖的旅行
1.澳大利亚特色游
2.新颖的旅行方式
3.诚信的温馨和友爱
(二)美丽舒适的悉尼
(三)大自然之神笔
1.漫长、蜿蜒、秀丽的海岸线
2.自然奇观大堡礁
3.神秘的热带雨林
4.澳大利亚宝贝
十二、欧洲文艺复兴联想
(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扭转乾坤
(二)湖北农民的教育救国
(三)父辈的理想与追求
(四)“反右补课”
(五)摘了帽,实质没变
(六)“文革”与心灵
(七)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期待
1.父母离世前的寻觅
2.我的“中国梦”
十三、杂感集
(一)签证·签证“产业链”
(二)大学比较
1.以出国手续为例
2.大学与企业合作
3.校训与学风
4.出国深造
(三)学术会议比较
(四)山河·水
(五)大城市·上班族
(六)建筑与社会
(七)在西方奋斗的中国人
(八)中国人的尊严
(九)体育文明
(十)人的不同活法
1.渔夫与经济学硕士对话
2.潇洒与勤奋
3.幸福感
(十一)同性恋者
(十二)揭穿导游的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