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帕斯卡·基尼亚尔的两部以17世纪的欧洲为背景,讲述艺术家故事的小说。
《罗马阳台》:镌版匠莫姆与一个已订婚的女子相爱,被情敌毁容后远走他乡。辗转各地期间,他遇到了同他若即若离的女子玛丽·艾黛尔,与他有生死之交的老人亚伯拉罕。他在罗马带挡雨披檐的阳台上工作,将心中不灭的激情投入镌版艺术,他有八次“心醉神迷”。有一天,一个前来寻找生父的小伙子误伤了莫姆,他酷似当年与莫姆相爱的女子……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维奥尔琴演奏家圣科隆布与两个女儿的家庭音乐会闻名遐迩,他的精妙乐曲和对亡妻的思念,竟好像能唤回她的一缕精魂。但他拒绝为王公贵族演奏,并赶走了为国王演奏的学生马雷。大女儿玛德莱娜因为对马雷的爱,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琴技倾囊相授,后遭到马雷抛弃。多年后,玛德莱娜抱恨自尽,已经成为“国王的乐师”的马雷想到圣科隆布创作的乐曲即将失传,再次来到了老师的棚屋外……
◎17世纪欧洲历史背景:
黑版法技法、拉辛的剧作、画家克洛德·热莱、演奏家马兰·马雷……
◎炽烈、深沉、无望的情感:
为她描绘一幅肖像,然后远走,然而梦中的秘密“是一个不断返回的身体”。(莫姆)
恍惚间看见亡妻,微笑着听自己演奏,咬一口小蜂窝饼……却始终无法触碰。(圣科隆布)
卑微地,求他再奏一次那首为她创作的《梦游女人》,恨自己像一朵鲜花凋零。(玛德莱娜)
◎ji致的艺术:
演奏家圣科隆布教学生听风声、脚步声、朗读声、融雪声,学会“装饰音的分弓”,演奏几乎“唤醒逝者”的咏叹调;
镌版匠莫姆通过黑版法的凹印,在纸上制造从黑暗中脱出的形象,一生流浪,只为接近“黑白之美的真理”。
◎充满诗性和智性的文句,俯拾即是:
绝望的人们生活在角落。所有爱恋中的人生活在角落。所有阅读书本的人生活在角落。
提供一个理由是对爱的蹂躏。
既然有一种沉沦的音乐,就得有一种沉沦的绘画。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都没有归路。
……
作者
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 ),法国作家,对哲学、历史、艺术均有深入研究,1966年开始创作,著有大量小说、评论和随笔。创作于1991年的小说《世间的每一个清晨》被改编成经典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2000年凭小说《罗马阳台》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2002年起陆续出版小说《最后的王国》系列,其中第一部《游荡的幽灵》获龚古尔文学奖。
译者
余中先(1954— ),浙江宁波人。《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长年从事法国文学作品译介工作,获法国政府授予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