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100种语言——丹麦教育见闻》由教育名家李镇西在丹麦访学的日记结集而成,详细记录了作者两次到丹麦学习和考察的见闻和感受,涉及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升学选择、中丹教育的不同等多方面的主题,为我们全方位揭开了丹麦学校教育的面纱。作者还特别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每一节课的课堂笔记,特意保留了有关丹麦社会和自然景物的记叙和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既能感受丹麦教育的自由、平等、民主、个性、开放,又能领略丹麦恬淡明丽的自然风光。
书中没有晦涩深奥的教育理论,但深入浅出的教育哲思比比皆是,诸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试上,教育就没意思了”、只有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用这一百种语言去发现并表达世界”、“学校应该是孩子从家庭出来后另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等等,读来如沐春风,深受教益。
◆教育名家李镇西丹麦游学日记,带你走进丹麦,向你讲述丹麦教育故事
◆内容涉及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升学选择、中丹教育的不同等多方面的主题, 为我们全方位揭开丹麦学校教育的面纱
◆书中没有晦涩深奥的教育理论,但深入浅出的教育哲思比比皆是,读来如沐春风,深受教益
◆精选100多张高清图片,四色印刷,图文并茂,以镜头和故事结合的形式生动呈现丹麦的教育场景和自然风光
推荐文章: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考试上,教育就没意思了”
丹麦人害怕过度强调安全而束缚儿童手脚,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只有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才能培养出幸福的人
一个 500 多万人的国家,却有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用这一百种语言去发现并表达世界”
“学校应该是孩子从家庭出来后另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
自序
原来丹麦,不仅仅有安徒生
2018年3月的丹麦之行,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月份,一位名叫“董瑞祥”的先生跟我联系,说邀请我去丹麦考察教育。我当时没反应过来,因为我和这位董先生素不相识。经过进一步沟通,我才知道董先生是一名学者,很令人尊敬。
他原来是中学教师,后来辞职经商,又在联合国工作过,还曾担任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一直情寄教育。留学丹麦期间,他对丹麦的教育很是赞赏,决定尝试将丹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中国,结合中国国情予以创造性转换和运用。
经过一番努力,他与丹麦北菲茵民众学院(简称“北菲茵学院”)谈妥了合作,建立了“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简称“安幼”)以培训中国幼儿教师,北菲茵学院负责提供校舍和教师,董先生负责招生,“老牛基金会”提供资金赞助。也就是说,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以及相关的考察人员全免费,他们在丹麦的所有费用(培训费、吃住行等费用)都由“老牛基金会”提供。
应该说,董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招收的每期培训学员都是来自一线的普通教师;除此之外,每期他都要邀请一两位教育专家同赴丹麦考察。我就是承蒙错爱,被他作为所谓“教育专家”而邀请去考察的。
于是,我便“混迹”于这个团队,有了这么一次幸运的丹麦之行。
2018年3月,我随“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培训项目”第二期学员,在丹麦待了两周。我和全国各地招来的老师们(主要是幼儿园老师)一起听课,授课者大多是丹麦的大学教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走访了几所幼儿园,这让我们对丹麦的幼儿教育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教授们给我们讲的远不只是教育,更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给我们讲丹麦文化,让我们了解并理解丹麦幼儿教育所产生的“气候”和“土壤”。
但对我来说,有些遗憾,毕竟我是搞中学教育的,还想了解一下丹麦的中学教育,乃至高等师范教育。于是2018年10月,我随“安幼”第五期学员再赴丹麦,这次我是自费考察。第二次在丹麦的两周时间里,我重点考察了他们的中小学(对丹麦来说,就是“学校”,因为他们的小学和初中是一体化的),也看了他们的高中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一些特殊学校,还和丹麦一些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他们的师范教育。
没去丹麦之前,我对这个遥远国家的唯一印象就是安徒生。去了两次,我才感到丹麦的骄傲远不只是童话作家安徒生,还有教育家格隆维、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这三位大师首先都是思想家。这个人口573万(2016年)、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台湾大一点)的国家,却曾经是欧洲强国之一。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年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丹麦于1950年5月11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第二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第一个是瑞典)。丹麦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清廉指数位居世界首位,幸福指数长期排名世界前三,2019年是第二位(中国是第93位)。500多万人口的丹麦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人均”计为世界第一。丹麦为人类贡献了不少著名科学家,如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尼尔斯?玻尔,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者奥斯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测定光速的奥勒?罗默,世界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的发明者波尔森,发现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本?莫特森,等等。玻尔创办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使哥本哈根成为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圣地。现在风靡世界的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居然是70年代在丹麦的奥尔堡大学形成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奥尔堡方法”向全世界推广……
这一切的背后显然有着教育的力量。自由、平等、民主、个性、开放……这是丹麦教育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我当然知道,丹麦的国情与中国不同,丹麦教育的做法不可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土壤上,但人类总有一些根本的共同价值认同——对自由的渴望,对创造的呼唤,对文明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不然,我们就难以理解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的这番话:“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所写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是的,我们当然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但同时还应该继续“面向世界”。这是我们应有的自信,教育的自信。
感谢“老牛基金会”给了我一双看丹麦的眼睛,感谢丹麦安徒生国际幼儿教育师范学院董瑞祥先生带着我踏上了丹麦的土地。这两次丹麦学习和考察的见闻和感受,我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及时发布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上。我将约十万字的“丹麦日记”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修改,便成了这本《教育的100种语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保留了日记体的文字形式,对比较长的日记适当划分为两部分或三部分,同时为每一则日记(每一部分)都拟了一个标题,以方便读者阅读。在从日记到著作的整理过程中,我自然删除了不少比较个人化的琐碎的生活记录,但我特别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每一节课的课堂笔记——我打字特别快因而基本上能够做到同步记录,还展示了参观考察学校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还特意保留了日记中不多的有关丹麦社会和自然景物的记叙和描绘。我试图让读者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丹麦的教育,还有丹麦的布满彩云的天空、野花盛开的原野、一望无尽的森林、浩渺无边的大海、欢腾跳跃的旭日、滴血沉沦的夕阳……
但愿这部图文并茂的小书,能够给您带来与读我以往著作不同的美好感受。
谢谢您,亲爱的读者!
亲爱的读者:您好!我叫李镇西,1958年9月生。深爱学生也挚爱教育,长期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现担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从教36年,获得荣誉有限,出版文字无数。但得意的是,从我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是:“朴素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我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真诚感谢您读到我这本新著,我将带您走进丹麦,向您讲述丹麦教育故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