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原》是一部长篇军事历史小说。生动描述解放战争,1946年全国内战爆发到1949年初淮海决战期间,国共两军从太行山到大别山,黄河至长江之间,在冀、鲁、苏、鄂、豫、皖广大地区内展开军事斗争的历史。通过交战双方得失存亡的形象描写,着意于探索战争规律,总结战斗经验,研究战争中优劣、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等关系的转化规律,为未来战争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决战中原》序
李升泉
华银同志用时23年,潜心撰写打磨长篇军事历史小说——《决战中原》。该书即将付梓之际,我有幸拿到书稿,一气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头涌起诸多感慨。作为一名老兵,对书中通篇回荡着的我党我军的“精气神”,益发觉得亲切、觉得深刻、觉得庄严。
作者以一支开阖之笔,刻写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书采取较为严正的章回体,以精妙的构思,详细描绘了1946年全国内战爆发到1949年初淮海决战期间,刘邓大军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黄河至长江,在冀、鲁、苏、鄂、豫、皖6省广大地区展开的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真实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期间中原战场的敌我较量和殊死斗争。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发生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白描式的书撰方式,可以让历史显得直白,却往往不能真正揭示历史深处掩藏的那些时代命运的抉择和发展规律的演进。只有真正把这些要素通过客观冷静的视角融合如一,才能使历史显得更加凝重、更加深刻。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始终站在全局的视野,把国共两党两军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斗争,与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独裁、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国统区的中共地下斗争,敌后武工队斗争,解放区人民的支前斗争,反对蒋军包藏祸心的扒堤放水黄河归故的斗争,土地改革的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从而使这部著作更加波澜壮阔。
作者以一支雄健之笔,描绘出一群反抗压迫追求解放的英雄形象。人是历史的主角,精彩的历史,离不开一群英雄的人物和一段壮烈的人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生动刻画和塑造了一批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大土围血战时,作者着力描写英雄武辉舍身救战友的行动,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塑造了我军英雄人物的英勇形象。尔后,作者又着重刻画了英雄的另一面。血战大杨湖前,武辉掏出1000元鲁西币交给政委,作为他最后的党费。他在结婚照片背面匆忙写下:“要想见面,除非渡过天堑,消灭蒋匪军,才能团圆!”深刻揭示了一个共产党员以解放全中国为己任、个人幸福服从革命需要的崇高理想;他对战友樊根最后的嘱托:“如果我牺牲了的话……请你劝她……再找个比我强的好人。”用质朴的语言,深刻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人性光辉。
英雄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纵览古今,概莫能外。作者在书中,对英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揭示。特别是通过对我军老战士、翻身战士和解放战士三个群体的描写,生动展示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下的成长过程。书中聚笔墨于“王克勤运动”,把我军深入开展政治整训,争取解放战士尽快转变的宝贵历史实践刻画得栩栩如生,对这一我军政治工作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历史重现,为总结把握我军政治工作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借鉴。
作者以一支如椽之笔,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夺取胜利的道义力量。在《决战中原》中,作者处处都力图向人们证实“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国共两党两军的角力对抗,阐发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始终代表被压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最终以弱胜强、赢得全国政权的历史必然。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为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影响群众烧香祭祖,大年初一这天,老虎团第1营从营首长到战士全部搬到屋子外面去住,而且不准洗脸,怕战士乱泼洗脸水,违背当地人过年不泼水的习惯。但在部队展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书中对刘邓的态度进行了细致刻画。邓小平愤怒警告说:“群众为啥子要拥护你呢?为什么老百姓不可以跟别人走呢?你对群众不仁,群众也可以对你不义嘛!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支军队,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凡此种种,作者在书中充分表达了这样一个结论:人心向背是夺取全国政权和革命战争胜利的关键。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谋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反之,欺压群众,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利益,终将被人民唾弃!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所缔造和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战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了代表中国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及其军队,夺取了革命胜利。
总之,《决战中原》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为推翻蒋介石独裁统治而进行的伟大斗争,颂扬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讴歌了革命先烈坚定信仰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增添了一个亮丽的符号。
历史总是在记录过去、关照当下、影响未来。习近平主席专门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我党我军的光荣历程,感受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是我们树立坚定信仰、提高思想境界、把握客观规律、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按照中央部署,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站在这样一个凝重的历史时刻,《决战中原》把我们的视线拉入随后爆发的解放战争,把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8年打败日本法西斯的艰苦历程,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战4年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卓绝斗争,统一在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推翻三座大山、不懈追求翻身解放的历史全景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同时,《决战中原》还深入刻画了我党坚持群众路线、严肃党的纪律的宝贵历史实践,这在当下具有特别的镜鉴意义。书中描写,1947年9月下旬,刘邓为了严肃军纪,公开枪毙了私撬群众杂货铺的司令部机关管理处管理员和一名公开拦路抢劫的副连长,使群众大为震动,纷纷下山回到村里。这两次惩处违纪人员,使部队的纪律得到了极大改善和加强,解除了群众的疑虑,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母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刘帅的语言是多么生动而深刻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遵纪,他手下的人还敢乱来吗?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入常态,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重温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显得特别有时代意义和警世价值。
华银同志197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一定的军旅生活基础。他曾任成都市新都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区政协常委,《新都文史》责任编辑,对地方史、党史、军史有较深的研究。这也是他创作的基础。2003年,他积劳成疾,身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坚强的毅力接受了7次化疗,奇迹般地康复了!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日子里,他重新燃起生命之火,在人民政协事业、在促进社会政治民主进程,以及在党史、军史、地方史研究和撰写等方面奋不顾身,取得了斐然成绩。2005年他提前退休后,在既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又要加强营养的情况下,自学并购置了电脑,对《决战中原》进行录入与修改、充实、校订,终于完成了这部史诗性的军事历史小说。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他老家北川县城及通口镇严重受灾。房倒屋倾,亲人遭灾;病魔袭击,山崩地裂。所有这些都摧不垮他对事业的追求、对责任的坚守!在病魔与天灾的双重袭击重压下,他还写成了记叙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崛起于大别山,成长于鄂豫皖,西行转战三千里,壮大于川、陕,失败于河西走廊的纪实文学《悲壮的史诗——红四方面军纪实》。
其人其著,都值得我们钦佩。祝愿《决战中原》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切实发挥出记史传世、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也希望华银同志保重身体,撰写出更具价值和分量的优秀作品。
是为序。
2015年7月于北京
(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少将)
范华银,四川北川人。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6年退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壮辉煌》《蜀中木兰·韩娥传奇》《抉择新都1949》《犀牛镇》;中篇小说《沙棘花开》;纪实文学《悲壮的史诗——红四方面军纪实》;传记文学《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电视剧本《蓉城谍影》、《花香果居的婆姨们》;电影剧本《夺命玉镯》;历史专著《新都通史》等。
目录
《决战中原》序李升泉
序范华银
写在前面的话范华银
第一回四战之地起风云伯承单刀赴新乡
第二回抓逃兵军民冲突为团结张贵请罪
第三回武辉王庄结良缘新郎别妻上前线
第四回义德拨回浪子头克勤诉苦动天地
第五回老蒋下山抢战果经扶密谋暗调兵
第六回伯承率将磨刀枪刘邓军马头誓师
第七回彭龙作间入花园李金策反进开封
第八回李金菏泽报敌情恩来定计制黄龙
第九回伯承运筹斩陇海近山力克兰封城
第十回永银率军攻杞城武辉蹈火救乡亲
第十一回介石传令攻菏泽伯承施计破强敌
第十二回罗锋韩陵庄诱敌赵锡田孤军深入
第十三回解放战士欲离队白毛女泪收人心
第十四回徐春东垣赚许贵李金花园毁大堤
第十五回锡田贪功陷重围近山刀劈大杨湖
第十六回老虎团血战杨湖武辉捐躯大土围
第十七回吴耀东兵败被俘伯承厚待赵锡田
第十八回英雄长眠安陵集贾真董庄承遗志
第十九回祭亡将老蒋起兵战二虎伯承自责
第二十回王克勤火线练兵胡琏徐庄大受损
第二十一回小平医院慰伤员彭龙敌后除恶霸
第二十二回汝明误中连环计伯承回马捉广信
第二十三回老虎团北撤黄河王克勤誉满全军
第二十四回丽淑智夺敌辎重彭龙汴京取电台
第二十五回祝同三路攻邯郸刘邓又猛虎掏心
第二十六回近山奔袭上官村杨显明兵败被俘
第二十七回墨三发兵攻邯郸刘邓决心整军纪
第二十八回近山议兵出陇海伯承义释杨显明
第二十九回刘伯承釜底抽薪杜义德闪击金乡
第三十回姬先锋勇夺东关张贵战死在金乡
第三十一回史智坚守一孤城先觉二度援金乡
第三十二回杜义德围城打援谢梦权被俘鱼台
第三十三回罗锋勇猛战彭阁张腾霄被擒曹县
第三十四回小平出奇克四城老虎团远袭亳州
第三十五回敬久穷追刘邓军小平架桥渡黄河
第三十六回勇士请缨回前线柯虎献身救乡亲
第三十七回刘邓军豫北反攻姬先锋死战汲县
第三十八回萧永银围困汤阴姬先锋夜袭东关
第三十九回王仲廉一援殿英刘邓运筹攻汤阴
第四十回杜义德强攻张庄孙殿英固守汤阴
第四十一回王仲廉二援汤阴李守正兵败湖营
第四十二回刘邓巧用穴地术殿英竭力守孤城
第四十三回刘邓军全力攻城大盗被俘石家庄
第四十四回评战功黎明他调会群英克勤竞赛
第四十五回刘邓运筹破天险罗锋夜袭黄河口
第四十六回司徒惊呼六卅事美蒋南京议用兵
第四十七回汝瑰陆总参军机刘邓连夜渡黄河
第四十八回蒋军暴行激义士克勤魂归定陶城
第四十九回伯承大破长蛇阵王敬久金乡用兵
第五十回刘邓定计歼二师陈唐兵败六营集
第五十一回宋瑞珂死守羊山王仕翘兵败万福
第五十二回宋瑞珂兵败被俘刘伯承羊山赋诗
第五十三回老蒋转攻常胜军祝同水淹冀鲁豫
第五十四回忧心如焚定南征常胜军千里跃进
第五十五回金陵王调兵合围常胜军夜过陇海
第五十六回贾真南征做先锋君臣议攻常胜军
第五十七回伯承巧施疑兵计大军夜涉黄泛区
第五十八回刘邓强令大轻装老蒋围堵急调兵
第五十九回老虎团奔袭渡口萧永银强渡汝河
第六十回刘邓前敌巧指挥萧永银杀出血路
第六十一回太忠大战吴绍周韦杰临危渡后队
第六十二回罗锋开路克息县伯承挥军渡淮河
第六十三回刘邓先敌入大别战士进山想太行
第六十四回老虎团进占麻城常胜军误食桐油
第六十五回小平严肃整军纪伯承挥泪斩尤思
第六十六回王大湾议定军政常胜军分兵突围
第六十七回刘邓巡视鄂东区蒋介石南北合击
第六十八回刘邓巧施拖刀计老虎团尾敌封口
第六十九回张仕洞拼死突围振清兵败高山铺
第七十回吴翁设宴待将军伯承巧制御寒衣
第七十一回蒋介石苦心选将白崇禧进山围剿
第七十二回大军分兵抗强敌伯承遇险北向店
第七十三回永银宋埠歼民团罗锋寻母黄站乡
第七十四回保全军罗锋受命仙云寨贾真捐躯
第七十五回白崇禧检讨围剿译错电永银吃亏
第七十六回老虎团断后掩护朱家冲罗锋遭袭
第七十七回大悟山马忠游击黄家湾英雄聚首
第七十八回邓小平挥军出山王近山伤愈归队
第七十九回东郭庄罗锋受命战确山先锋捐躯
第八十回白崇禧贬居武汉刘陈邓聚首宝丰
第八十一回老蒋君臣议用兵刘邓打援战西平
第八十二回近山奔袭老河口康兆明孤守襄樊
第八十三回王近山撇山攻城李德生刀劈三关
第八十四回王近山猛虎掏心康兆明被擒襄阳
第八十五回陈毅诵诗鼓士气陆贵阵亡下薛集
第八十六回老蒋淮海调大兵近山豫西追黄维
第八十七回黄维骄兵援徐州刘陈邓谋攻徐蚌
第八十八回蒋介石用兵淮海刘陈邓谋攻黄维
第八十九回黄维冒进中大计常胜军大战蒙城
第九十回廖运周战场起义刘伯承围师不阙
第九十一回近山大战黄悟我李达商丘运粮秣
第九十二回伯承穴地困黄维胡琏临危进双堆
第九十三回近山大战王牌军老虎团血战李店
第九十四回胡琏败逃奔蚌埠黄维被俘黄沟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