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年选”中的一种,选辑2019年度中国好的杂文作品,全都发表于公开出版的报刊等传媒上。全书稿分为“浮世绘”“杂感录”“随想记”“温故坊”“新视点”等五辑,即五个部分。所选文章涉及广泛,内容丰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杂文的主要社会功能,所选文章,基本都能做到。个别指出社会弊病的,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意在补天而不是拆台。
此书选文的洞察力、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针对性都较强,很多杂文视角独特,分析深刻到位,针砭时弊,崇德向善,不少杂文的人生感悟都可视为经典名句,给予读者有益的人生指导。
这是一部选文很好的杂文年选,几乎每一篇杂文都为精品佳作。《年选》中有一篇题为《不说长话》,文章说:“杂文要说真话,说有担当的话,说短话,说趣话,说自己的话,也就是□□□,不说被读者厌恶的鬼话、谎话、大话、空话、奉承话、‘违心话’、车轱辘话。”整本《年选》正是体现了杂文这一鲜明特点。
序
_向继东
我每年总想多挑一些报刊的作品,哪怕某些作品略逊一筹,也会收录一些,以示编者“海纳百川”。其实,这对读者未必是一件好事。作为编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收录不必在乎其发表园地,见好就收——今年,我大致就是这样做的。
我一直在想,杂文这种文学样式,还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随着生活节凑的加快,写这类文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而刊载这类文字的阵地,也日见稀少。平时没感觉,当着手编这样一本小书时,才突然感到是个问题。
如今媒介多了,尤其是各种自媒体,□□活跃。人们的杂思碎想,大都流向了微信,或满足于朋友圈刷存在感,或彼此取暖找乐子,虽曰自由自在,但毕竟太碎片化了,调侃有余而正经不足。经过一番琢磨,我选了《八儿》《锁钥之间》《日本二题》《那不曾低下的头颅》《保养善心》《因借书与木心绝交的人》等篇什。也许有朋友觉得:编者的胃口是否变了?其实这与胃口无关。杂文包罗万象,它可以是“投枪和□□”,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维度,或大痛大哀,或感人至深,或长人见识,未尝不可。
世界不是一律的。生活不是可以安排的。
我们无论惬意或失意,日子还得继续过,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还得有。因为人毕竟是人,除了吃饱睡好,还得有点想入非非,或者有点奇思妙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十多年,我之所以坚持做这件事,也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渴求。当然,还要感恩于那些喜欢杂文的读者——有人往往为搜罗到十多年前我编的选本而大费周折——在此,我对这些热心的朋友深表谢意,但又深感愧疚——本来还可以做得好一点,可又往往难如人意……有时我想,不是这本小书编得如何,而是本书始终坚守了一个底线:不说谎话、大话、空话、套话,只□□□,说自己的话……
这十多年里,我先后在序文里提到不少杂文精英的早逝,如徐怀谦,如朱铁志,如李恩柱等。今年,又要悼念另一位杂文精英,他就是理钊。理钊也许不太知名,是的。前几位都是知名媒体的又编又写且能呼风唤雨者,而理钊只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公务员,杂文却照样写得不同凡响。
大致算来,认识理钊差不多近二十年了。那时我在《湘声报》编副刊,也编出了一点影响,所以天下好稿纷至沓来,理钊就是投稿者之一。他的文字好,且有内涵,发过他多少稿不记得了,反正他的稿子拿来就可以发,无需大的改动。他曾赐我一本《人就是人的通行证》,一直置于案头,间或翻翻。大约七年前,我编了一套“野丁香文丛”,算是协作出书吧,作者买回一些图书,出版社也发行一些。一套七本,□后只出了五本,他的《精神王国的背影》竟未能出版。我后来到南方谋职,做些图书策划,又想起他这本书,后来选题批复要“审读”,责编嫌送审很麻烦,又不了了之。他知道是什么情况,也从不问我。我心里总想着这本书,暗暗做着努力,想届时给他一个惊喜;哪知他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匆匆走了。他才55岁,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啊!理钊的文字大都是思想随笔,其次是文史随笔。我这里选了他几篇文史随笔,并感谢其夫人李卫华女士提供了这些文稿。
此为序。
2019年岁末于羊城
向继东,资深编辑,湖南溆浦人,五零后。曾为教师、地方志编撰、报人。著有《生活没有旁观者》《思想的风景》《历史深处有暗角》等。主编有“新史学丛书”“百家小集”“学人文库”“百年书系”“回
望文丛”以及《革命年代的私人记忆》《新启蒙年代》《当代学人自述》《公民的眼光》《中国文史精华年选》《中国杂文精选》等百余种。曾主持《湘声报》副刊二十年。现为广东人民出版社人文出版总策划。
序|向继东……
浮世绘
低欲望时代|刘世芬……
外行领导内行(外一题)|刘齐……
八儿|许厚全……
教师,如何成了“教考师”|吴非……
朱之文现象|彭友茂……
方言与普通话|丁辉……
野鲫鱼土菜以及其他|程学武……
逻辑与事实|刘诚龙……
再谈“认真你就输了”|化定兴……
当真与不当真|狄青……
篮球单打□□|汪强……
尴尬的“提名奖”|刘江滨……
我对意见箱有意见|迂夫子……
时间都去哪儿了……|杨建业……
“出恭”与“出虚恭”|陈鲁民……
知自知世知耻知止|刘诚龙……
有一种恶看起来很美|林永芳……
一块硬纸牌(外一题)|孙博……
□□□□的弊端|刘兴雨……
别拿“糊涂”遮□□|周彪……
鸟是好鸟——唐溏先生外传|朱大路……
奖掖清白|齐世明……
“白发”儿童节|庞旸……
杂感录
锁钥之间|骆塞夫……
那不曾低下的头颅——余华《活着》读后|刘效仁……
人生的“十里路”|刘世芬……
也说人文的含义|陈世旭……
朱墨相近,何色|汪强……
“致敬奖”议|子张……
保时捷女与当下我们的生活|王重旭……
杀死一只鹅|哈米……
一只野鸡之死|李新宇……
拍马只是为骑马|游宇明……
夜读偶记|王晖……
纸糊的墙(外一题)|程学武……
别人做得,你也做得?|黄三畅……
看轻一本书|邓跃东……
你有真朋友吗|林国强……
孩子的棉花糖与贪官的权钱色|孙贵颂……
“不国学不知道”?|乐朋……
误解就是鸡同鸭讲|高伟……
裁员的面子问题|彭伟栋……
醉打蒋门神:英雄的沦陷|安立志……
何必“丑得整整齐齐”(外一题)|于文岗……
“注水”电视剧小议|张桂辉……
小钻风为领导吹牛|彭伟栋……
罗素的感慨|王俊良……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赵宗彪……
天才之蛙|许家祥……
“杀死”一坨狗屎|刘荒田……
现代人的孤独真相是什么|洪门雨露……
书龄相差八百岁|萧跃华……
人生得意莫尽欢(外一题)|郭光文……
诗人说“梦”|聂鑫森……
诚信比金钱更重要|乔木……
...
浮世绘
低欲望时代_刘世芬
几年前,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写了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翻译者说日本版还有个副标题——胸无大志的时代,我倒觉得“胸无大志”更切中肯綮。书中显示的日本年轻人DNA已“改变”:“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爱拼才会赢”已是上一代传唱的往事。
对于这一结论,大前研一研究多年,他给出的数据说明日本年轻人的欲望真的就低到了这个程度。先看饮食男女的原始欲望:日本18~34岁的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18~34岁的日本男性中,处男的比例高达36%。340%的20多岁女性、257%的30多岁女性从未谈过恋爱。
除了男女情色指标,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炒房、不炒股、不结婚、不购物——无论男女,通通“宅”起来,谈恋爱觉得麻烦,上超市觉得多余,一部手机便搞定了全部“生活”。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不结婚、不生子。男孩不再羡慕豪宅跑车,女孩也不再环佩叮当,他们更迷恋一种所谓自由自在的生活:一个人独居、蜗居,不愿给自己增添哪怕一点点负担……看这趋势,如果有一种超自然技术让他们能像机器人一样不吃不喝不谈恋爱,他们肯定赞成。
古人说:“财无不成世界,色无路静人稀。”而今的日本年轻人连男欢女爱也厌了,估计离此境界已经不远。冷,成为日本社会的基础体温;静,则是基本环境。这不能不让经济学家们担忧:现代社会的□大危机不是房地产高价,不是地球变暖,而是雄性不再追求雌性!浑身喷着荷尔蒙的男孩,对浑身散发着母性诱惑的女孩感兴趣将成为绝响。欧·亨利《爱的牺牲》里有一句话: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那就没有什么牺牲是不能忍受的。而今,日本年轻人的“低欲望”则直接省去了“忍受”环节。他们的生活还原成“云淡风轻”的能指本义。就像加缪的《局外人》的主人公一样,他们成为我们所看重的生活的局外人。
日本正在经历的低欲望阶段,让我想起“阿伦森效应”:奖励增加,态度积极;奖励减少,态度消极。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种体现。如今,社会资源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大众能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形成“边际效用递减”,致使年轻人对周围人与事变得麻木不仁,并渐渐放弃奋斗。不仅日本,西方各国都有体现:美国叫作“千禧一代”,英国和澳洲叫作“Y一代”,瑞典是“冰壶一代”,德国是“也许一代”,在西班牙,这代年轻人直接被叫作“没没一代”。他们既不上学也不上班,宁愿宅在家里无所事事。似乎,越来越多的草根开始信奉“世事皆空,人生余安”。
这种“低欲望”离我们有多远呢?看上去,我们身边那一番你争我赶力争上游的景象,哪有低欲望的影子?北美崔哥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来了》,说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陷入高度抑郁社会,心理学家指导他们到中国来,一旦身处北京人头攒动的地铁站,他们的抑郁不治自愈。虽有调侃成分,但不得不承认某些事实——他们所见到的中国人,无一例外会用勤劳向上(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状态感染周围人。
然而,世界本就是个地球村。也许,就在我们还未意识到的情况下,“低欲望”已在侵袭我们的下一代。我身边有位高校教授、博导,学富五车,光环无数,属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然而,突然有一天,历来从容淡定的教授双手抓头,痛苦地感叹: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原来,他那独子已显露“低欲望”端倪:高中毕业勉强进入一所民营大专,入学不到两个月即厌学回家,从此认真地“宅”起来。白天蒙头大睡,夜晚通宵游戏,至今二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每天除了买烟从不迈出家门,并拒绝与父母同桌用餐,连饭碗也由母亲端到他的电脑桌前……每当提及外出工作、找女孩恋爱等话题顿时一脸暴怒,吓得母亲退避三舍,博导父亲气急时咆哮如雷,那宅男一脸冷漠,无动于衷。
梦醒了,生活仍将继续——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许多的梦如此;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有些梦亦如此。一时的恍然无绪并不可怕,因为这属于梦醒之时的正常反应——赶紧起床,洗把脸,出去干点啥!越是心如死灰,越要表现得灿若云霞——因为人类之路上,你只是一个接力者。所以,哪怕看透一切,也要深爱生活——你已经走过了□难的一段,想想雪莱被人传烂的那句诗,你觉得“春天还会远吗”?
对于年轻人在梦醒后的表现,我不会杞人忧天——只要醒来就比沉睡强。
(原载《今晚报》2019年4月9日)
外行领导内行(外一题)_刘齐
装修房子时,一方是主人,一方是装修队。
主人是“官”,装修队是“兵”。
“兵”需要得到“官”的指挥,才能乒乒乓乓干起来。
“兵”肯定是内行,不然也不会吃这碗饭。
“官”呢,十有八九却是外行。
于是,人类领导史上的一个著名现象,便得以重现在装修领域。用中国人惯用的语言描述,叫作:外行领导内行。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是有责任心的外行,领导责任心不怎么强的内行。因为外行再笨,他也知道房子是自己的。而那内行,则往往得过且过,敬业不如敬钱。当然也有责任心强的,但由于角度不同,他怎么强你也未必认为他强。
外行领导内行,□大的心理障碍是担心露馅。
不仅怕人小瞧,主要怕被内行唬了,趁机多要钱。
面子固然要紧,利益尤为关键。
于是努力打扮成内行,至少别让人看出自己有多傻。
这就叫不懂装懂。
在这方面我是老手了,长这么大我一直看不懂秤,但每每总要装出一副明察秋毫的样子,点着秤杆质问小贩:你怎么可以这样?
装修比看秤复杂,外行们尤其要谨慎。我这里有一些经验,愿意供大家参考。当内行向你请示时,你不要马上回答,事实上你茫然无知,也回答不出什么。这时,你先要让他觉得你特有把握,然后用耐心的培养人的口吻考问: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有几套方案?换了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如果那内行比较厚道,比较性急,三句两句他就能把答案给出来。
于是,你欣慰地赞许地说:嗯,不错,和我想的差不多,就这么干吧。
有的内行生性狡猾,或者不爱动脑筋,他们往往说:哎呀先生,你定吧,你咋定咱咋干。
把球“嘭”又踢回来了。
这时你也别慌,只须把脸一绷,严肃地说:啥事都问我,还要你们干啥?此言一出,常能收到好效果。
当然,总这样也不灵,假的就是假的,迟早会暴露的。
暴露就暴露,谁也没法子。
好在领导地位尚未改变,外行仍然可以发号施令。
有时我来了蛮劲,便霸王硬上弓,把内行领导得叽叽歪歪,哭笑不得。
幸亏我领导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装修队,国家有眼,人民有眼,没让我统率千军万马,修水库,盖工厂,上那几百亿元的大项目,否则,指不定我会创造出什么奇迹来。
每天傍晚,当我这外强中干的外行离开装修现场,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家时,还有一个更大的外行兴致勃勃地等在那里,准备领导我,指示我。
那外行不是别人,正是我老婆。
原载《特别关注》杂志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