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上海作协“老作家丛书”一种。记述了作者2018年10月罹患胰腺癌后的真实情况,以及半年多来与病魔搏击的真实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庭、孩子、战友、朋友们间的浓浓真情。文字朴实、感人。在真情实录的书写下,作者患病的悲痛早已被浓浓真情所淡化,演绎成乐观对待疾病的态度,以及坦然面对生死的豁达!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但他却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后一天去活着。
他写得如此坦诚,和盘托出,不得不让人敬佩他的达观与透彻。
——张重光
序
张重光
那天,我在作协大门口迎候他——一位来自大西北的退伍作家;他有个相当文艺的名字:沙松。
一张黧黑的国字脸,两眼生辉,两道浓黑的眉毛,不怒而威;中等个子,身板壮实,走路时一条腿微微有点跛,却还是毕端毕正、稳扎稳打,行进间隐隐透着行伍的风仪……我一眼就认定了他。他几乎也在同一瞬间认定了我就是他要见的那个人。
这便是我们结识的开始。我们之间有个朋友,名叫薄厚,时任陕西作协《东方》杂志编辑,1985年我和同事出差西北组稿,在西安结识的。虽说与薄厚仅见过一面,却因为他的热情敦厚便再也难以忘怀。这回他把沙松介绍给我,像是一次隔空的托付,郑重其事,让我明白了他们间的兄弟般的情谊,我自然也马上与沙松有了一种亲近的感觉。
沙松生于1954年,1966年时他才12岁,正好读完小学,这以后便读不到什么书了。好在父亲曾是部队高级干部,在他初中毕业不久便被送去部队。先当警卫员后当炮兵,然后由班长一步步升到指导员、副营长。
都说部队是所大学校。日复一日的军号“嘀嘀嗒、嘀嘀嗒”吹出了各种旋律,出操、训练、学习,跌打滚爬,风里来雨里去……近二十年的淬炼,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生生将一个青涩小伙子淬炼成一个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铁血男儿。
不仅如此,沙松还摘得了一顶令人艳羡的桂冠——作家。
这对没正经八百读过多少书的沙松来说,绝对是一次羽化成蝶的蜕变。作家,并不仅仅只是“爬”成千上万的格子,更要紧的是悟性,汲取大地万物之精华,将真善美纵横纸上。
显然,一开始沙松并没想过要当一名作家,他只是爱好读书,平时手不释卷,见缝插针。书读多了,无形间便上了一个台阶。腹有诗书气自华,终于有一天他想到要诉说些什么了。
以诗言志,并且勇敢地投寄出去。没想到就像他当炮兵实弹训练首发命中目标一样,他的作品也在军报一炮而红。这以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并且开始尝试散文和小说。除了军报,还有当地报刊,屡屡出现他长长短短的作品。等他随同样在西北部队医院当护士长的妻子转业来上海崇明岛时,已然成长为一名创作颇丰的作家了。
沙松的新岗位是崇明物价局,我问他是否还有时间写作,他回答,有,不过只是休息天和晚上。我又问他家里居住情况,他说现在一家三口住一间,13平方米,孩子还小,他每天晚上得等妻子和孩子睡安稳后才开始动笔。
我小时候曾去崇明待过十来天,其间染上疟疾。我提请他也注意,他说没错,自己就是躲蚊帐里写作的……
那天的谈话,似乎还在眼前,掐指一算,却已经快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来往,如今已经模模糊糊,就记得他每回来上海市区,总要抽出时间来编辑部看看我。我们谈他的小说,或是正在酝酿的构思,顺带也谈点别的话题,譬如电脑、股票等等。令我吃惊的是,他电脑会玩Photoshop(修改图片等),股票不仅会看K线图,还把“止损点”“波浪”什么的,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亲眼见证了他颖悟过人之处。
有感而发,1992年我在给他的小说集《爱与恨》写的序中说,“他人很聪明,又有个朝南坐的差事,想要托个人,讲个情,办点事,是很方便的,若胆子大一点想‘先富起来’,大概也是不难的,可是他对创作以外的事似乎看得很淡泊,安于清贫。此可谓人各有志,勉强不来的。”
三十年的来往,通常只有他的来而没有我的往,终于有一次他试着向我发出邀请,问是否有时间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当时长江大桥还没通车,得在崇明住一晚,但我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成绩优异、最后留美工作的儿子是他的骄傲,我在他的博客上屡屡读到他如何育儿的博文,每每让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博文每次都吸引好几千人争相阅读,而且几乎每一篇都名列《教育杂谈》热门文章排行榜前几名。我曾跟他开玩笑,说像他这样的遗传基因,生一个孩子太可惜了,应该多生几个才对。我想亲眼见识一下他儿子,以及他在博文中一再提到的漂亮贤惠的妻子。
那天,前来喝喜酒的朋友很多;那天,他异常兴奋,不时大声用他的崇明普通话跟人招呼、碰杯,然后一扬脖子,主动把杯中的酒干了;那天,当他和妻子以及儿子、媳妇同框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羡慕不已,这一家的幸福指数爆表了,得妻若此,夫复何求?得子若此,夫复何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那天,当新人入洞房,客人渐渐散尽,我问他以后是否有搬到儿子那里一起生活的打算,他泛红的脸颊顿时黯淡了,神色凝重地说,我想写东西,在美国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当然,那也就意味着,以后他与妻子将永远和儿子一家相隔千山万水,各自生活在地球的另一半。
后来我与他一起参加作协小说、影视组的外出活动。那时他的髋关节已经开过两次刀,走路得拄拐杖,而且得提前一天住上海,第二天一早才能赶到作协。无论车上还是行走途中,或是围坐一起讨论创作,他一直开心得像个小孩,回家后还发博文,谈外出的感受,让他的粉丝分享。
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定居美国的原因。他喜欢这里的氛围:一群趣味相投的人,时不时聚聚,无话不谈,其乐无穷。他害怕孤独,害怕在异国他乡被边缘的寂寞。
他退休后,我跟他主要就在博客上来往了。我每有博文发出,第一个来助阵评点的总是他,而我却做不到赶先去读他的文章,因为他更新得快。好在他的粉丝多,不在乎少我一个。他每写一篇,粉丝们便蜂拥而至,为他点赞,并留下许多肺腑之言。
有一些时日没去他博客,那一天我心血来潮上去,看到的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战癌札记。
他得了胰腺癌,此病凶险。我紧张得不敢出声,把去他博客的痕迹也抹去了。我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此时任何的安慰,对他来说都无足轻重,有时甚至会显得虚情假意。
我只是默默地看,看他一札一札地更新,像在看连载小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但他却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活着。
他写得如此坦诚,和盘托出,不得不让人敬佩他的达观与透彻。这也让我有了错觉,仿佛觉得他得的病没有传说中那么凶险,这病魔在他这儿就像台风登陆,势头减弱了,悄悄消失也难说。本来早有跟朋友一起去崇明看望他的约定,一下子也就没那么紧迫了,不是你忙就是我忙,一拖再拖,足足拖了半年多。
在他的文章写了二十四札时,忽然听到他已经难以进食的消息,我们这才又一次感到事态的严重,马上就决定了第二天就出发的行程。
尽管我们有思想准备,但病魔恣虐,他形销骨立的模样,还是让我们暗暗吃惊、心痛。可以想象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折磨,一般人遇上早就放弃抵抗认输了,但他还是顽强挺立着。
他的顽强倒不一定是表现在有多强的求生欲,而是他依然达观,把人生看得彻底而通透,这样的达观我们可以在他的《战癌札记》中看到,也在今天他跟我们的谈话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不怨天尤人,不哭天抢地、抱怨命运不公,相反,他为自己的一生,为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为出类拔萃的孩子,感到骄傲,感到心满意足。为此他心平气和,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要说有什么遗憾,他说今年还想和小说组、影视组的朋友参加一次外出的活动,只是可惜没机会了。
人生相遇,终须一别。分手时,他用了“诀别”两个字,并且终于泪如决堤。跟我们握手告别后,见我们还一步一回头的样子,竟然一手掩面,一手用力挥着向他爱人大声说:让他们走,快走!
两天后,沙松顽强地写出了《战癌札记》第二十五札。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留在这世界的绝响。人们又一次读到了他的顽强求生和坦然赴死。
他的顽强曾让我“得寸进尺”地以为他的生命之火还旺盛,还能燃烧,因此还给他提了几条意见,希望他修改,他回信给我说:您信中提的修改意见很中肯,很正确,我已经做了一些修改处理,其余则因近段时间体力精力严重不支而未作改进……
我事后回想,他此时其实已经油尽灯枯,而我却还想榨他的最后一滴油,我后悔不已。
沙松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包括了他写的书以及无数篇吸引人的博文。书和博文中处处活跃着他的身影:战士、干部、恋人、父亲、朋友……从这些形象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轨迹——一个作家的成长。
沙松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世界总有一样有意义的东西让你爱不释手,如痴如醉;找到了,也就找到了自己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沙松找到了,就再也不肯松手,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9年9月14日
沙松(1954—2019),笔名木公,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星座的诱惑》《泥海人尘》,中短篇小说集《爱与恨》,散文集《古城鸟啼》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
一 晴天霹雳
二 市区检查
三 喜忧参半
四 改签赴美
五 踏上美国
六 实情相告(一)
七 实情相告(二)
八 疼痛再起
九 很难理解
十 症状消除
十一 浏览公司
十二 含泪惜别
十三 如何治疗
十四 经历化疗
十五 上射波刀
十六 险入鬼门
十七 难控血糖
十八 病情有变
十九 浓浓亲情
二十 儿子回来
二十一 等待签证
二十二 世事难料
二十三 富阳求医
二十四 指标升高
二十五 胆管堵塞
序
张重光
那天,我在作协大门口迎候他——一位来自大西北的退伍作家;他有个相当文艺的名字:沙松。
一张黧黑的国字脸,两眼生辉,两道浓黑的眉毛,不怒而威;中等个子,身板壮实,走路时一条腿微微有点跛,却还是毕端毕正、稳扎稳打,行进间隐隐透着行伍的风仪……我一眼就认定了他。他几乎也在同一瞬间认定了我就是他要见的那个人。
这便是我们结识的开始。我们之间有个朋友,名叫薄厚,时任陕西作协《东方》杂志编辑,1985年我和同事出差西北组稿,在西安结识的。虽说与薄厚仅见过一面,却因为他的热情敦厚便再也难以忘怀。这回他把沙松介绍给我,像是一次隔空的托付,郑重其事,让我明白了他们间的兄弟般的情谊,我自然也马上与沙松有了一种亲近的感觉。
沙松生于1954年,1966年时他才12岁,正好读完小学,这以后便读不到什么书了。好在父亲曾是部队高级干部,在他初中毕业不久便被送去部队。先当警卫员后当炮兵,然后由班长一步步升到指导员、副营长。
都说部队是所大学校。日复一日的军号“嘀嘀嗒、嘀嘀嗒”吹出了各种旋律,出操、训练、学习,跌打滚爬,风里来雨里去……近二十年的淬炼,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生生将一个青涩小伙子淬炼成一个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铁血男儿。
不仅如此,沙松还摘得了一顶令人艳羡的桂冠——作家。
这对没正经八百读过多少书的沙松来说,绝对是一次羽化成蝶的蜕变。作家,并不仅仅只是“爬”成千上万的格子,更要紧的是悟性,汲取大地万物之精华,将真善美纵横纸上。
显然,一开始沙松并没想过要当一名作家,他只是爱好读书,平时手不释卷,见缝插针。书读多了,无形间便上了一个台阶。腹有诗书气自华,终于有一天他想到要诉说些什么了。
以诗言志,并且勇敢地投寄出去。没想到就像他当炮兵实弹训练首发命中目标一样,他的作品也在军报一炮而红。这以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并且开始尝试散文和小说。除了军报,还有当地报刊,屡屡出现他长长短短的作品。等他随同样在西北部队医院当护士长的妻子转业来上海崇明岛时,已然成长为一名创作颇丰的作家了。
沙松的新岗位是崇明物价局,我问他是否还有时间写作,他回答,有,不过只是休息天和晚上。我又问他家里居住情况,他说现在一家三口住一间,13平方米,孩子还小,他每天晚上得等妻子和孩子睡安稳后才开始动笔。
我小时候曾去崇明待过十来天,其间染上疟疾。我提请他也注意,他说没错,自己就是躲蚊帐里写作的……
那天的谈话,似乎还在眼前,掐指一算,却已经快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来往,如今已经模模糊糊,就记得他每回来上海市区,总要抽出时间来编辑部看看我。我们谈他的小说,或是正在酝酿的构思,顺带也谈点别的话题,譬如电脑、股票等等。令我吃惊的是,他电脑会玩Photoshop(修改图片等),股票不仅会看K线图,还把“止损点”“波浪”什么的,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亲眼见证了他颖悟过人之处。
有感而发,1992年我在给他的小说集《爱与恨》写的序中说,“他人很聪明,又有个朝南坐的差事,想要托个人,讲个情,办点事,是很方便的,若胆子大一点想‘先富起来’,大概也是不难的,可是他对创作以外的事似乎看得很淡泊,安于清贫。此可谓人各有志,勉强不来的。”
三十年的来往,通常只有他的来而没有我的往,终于有一次他试着向我发出邀请,问是否有时间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当时长江大桥还没通车,得在崇明住一晚,但我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成绩优异、最后留美工作的儿子是他的骄傲,我在他的博客上屡屡读到他如何育儿的博文,每每让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博文每次都吸引好几千人争相阅读,而且几乎每一篇都名列《教育杂谈》热门文章排行榜前几名。我曾跟他开玩笑,说像他这样的遗传基因,生一个孩子太可惜了,应该多生几个才对。我想亲眼见识一下他儿子,以及他在博文中一再提到的漂亮贤惠的妻子。
那天,前来喝喜酒的朋友很多;那天,他异常兴奋,不时大声用他的崇明普通话跟人招呼、碰杯,然后一扬脖子,主动把杯中的酒干了;那天,当他和妻子以及儿子、媳妇同框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羡慕不已,这一家的幸福指数爆表了,得妻若此,夫复何求?得子若此,夫复何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那天,当新人入洞房,客人渐渐散尽,我问他以后是否有搬到儿子那里一起生活的打算,他泛红的脸颊顿时黯淡了,神色凝重地说,我想写东西,在美国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当然,那也就意味着,以后他与妻子将永远和儿子一家相隔千山万水,各自生活在地球的另一半。
后来我与他一起参加作协小说、影视组的外出活动。那时他的髋关节已经开过两次刀,走路得拄拐杖,而且得提前一天住上海,第二天一早才能赶到作协。无论车上还是行走途中,或是围坐一起讨论创作,他一直开心得像个小孩,回家后还发博文,谈外出的感受,让他的粉丝分享。
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定居美国的原因。他喜欢这里的氛围:一群趣味相投的人,时不时聚聚,无话不谈,其乐无穷。他害怕孤独,害怕在异国他乡被边缘的寂寞。
他退休后,我跟他主要就在博客上来往了。我每有博文发出,第一个来助阵评点的总是他,而我却做不到赶先去读他的文章,因为他更新得快。好在他的粉丝多,不在乎少我一个。他每写一篇,粉丝们便蜂拥而至,为他点赞,并留下许多肺腑之言。
有一些时日没去他博客,那一天我心血来潮上去,看到的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战癌札记。
他得了胰腺癌,此病凶险。我紧张得不敢出声,把去他博客的痕迹也抹去了。我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此时任何的安慰,对他来说都无足轻重,有时甚至会显得虚情假意。
我只是默默地看,看他一札一札地更新,像在看连载小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但他却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活着。
他写得如此坦诚,和盘托出,不得不让人敬佩他的达观与透彻。这也让我有了错觉,仿佛觉得他得的病没有传说中那么凶险,这病魔在他这儿就像台风登陆,势头减弱了,悄悄消失也难说。本来早有跟朋友一起去崇明看望他的约定,一下子也就没那么紧迫了,不是你忙就是我忙,一拖再拖,足足拖了半年多。
在他的文章写了二十四札时,忽然听到他已经难以进食的消息,我们这才又一次感到事态的严重,马上就决定了第二天就出发的行程。
尽管我们有思想准备,但病魔恣虐,他形销骨立的模样,还是让我们暗暗吃惊、心痛。可以想象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折磨,一般人遇上早就放弃抵抗认输了,但他还是顽强挺立着。
他的顽强倒不一定是表现在有多强的求生欲,而是他依然达观,把人生看得彻底而通透,这样的达观我们可以在他的《战癌札记》中看到,也在今天他跟我们的谈话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不怨天尤人,不哭天抢地、抱怨命运不公,相反,他为自己的一生,为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为出类拔萃的孩子,感到骄傲,感到心满意足。为此他心平气和,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要说有什么遗憾,他说今年还想和小说组、影视组的朋友参加一次外出的活动,只是可惜没机会了。
人生相遇,终须一别。分手时,他用了“诀别”两个字,并且终于泪如决堤。跟我们握手告别后,见我们还一步一回头的样子,竟然一手掩面,一手用力挥着向他爱人大声说:让他们走,快走!
两天后,沙松顽强地写出了《战癌札记》第二十五札。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留在这世界的绝响。人们又一次读到了他的顽强求生和坦然赴死。
他的顽强曾让我“得寸进尺”地以为他的生命之火还旺盛,还能燃烧,因此还给他提了几条意见,希望他修改,他回信给我说:您信中提的修改意见很中肯,很正确,我已经做了一些修改处理,其余则因近段时间体力精力严重不支而未作改进……
我事后回想,他此时其实已经油尽灯枯,而我却还想榨他的最后一滴油,我后悔不已。
沙松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包括了他写的书以及无数篇吸引人的博文。书和博文中处处活跃着他的身影:战士、干部、恋人、父亲、朋友……从这些形象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轨迹——一个作家的成长。
沙松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世界总有一样有意义的东西让你爱不释手,如痴如醉;找到了,也就找到了自己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沙松找到了,就再也不肯松手,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9 年9 月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