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卢梭意图的古旧论争,
隐藏着有关民主性质的政治论争。
“民主的方法”等于“理智的方法”的主张,
似乎既能支持也能击倒现代民主。为了理解这种主张的含义,自然就要回到卢梭。理解民主的性质,是理解卢梭的政治写作意图的关键。
卢梭通过《论科学和文艺》宣称自己的反启蒙立场,在公共知识界引发了持续争议,与他后来主张的启蒙精神背道而驰。
施特劳斯的《论卢梭的意图》一文,力图解开“论科学和文艺》的写作意图之谜。
《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则是对《论卢梭的意图》的绎读,面对种种看来自相矛盾的学说,刘小枫以细读文本的方式展开和推进施特劳斯的文本,致力于更全面也更深入地抵达卢梭的意图。
壬辰年祭卢梭
2012年元旦刚过,我就收到好几封国外学术机构发来的会议邀请,题目竟然相同:纪念卢梭三百岁生日!春节前又接连收到国内几所大学发来的会议邀请,题目同样相同:纪念卢梭诞生三百周年!
真让我为难甚至难堪……难道我们今天还应该纪念卢梭生日?卢梭生前逝后都极具争议,但他引发争议的问题(比如“启蒙”“自由”“民主”)在今天早已是不争的普世价值。且不说这些,卢梭当初令公共知识界哗然的短论《论科学和文艺》就足以让我们今天纪念他的生日十分尴尬,因为他在文中说:
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文艺越臻于完美,我们的灵魂就
变得越坏。能说这是我们时代特有的不幸?
1749年夏天,卢梭去探望自由派文人狄德罗,没钱坐马车得走着去,便带上刚出版的《法兰西信使》边走边看。当看到征文启事“科学和文艺是否有助于纯化道德风尚”,卢梭的“心情激动得近似疯狂”,不得不在一棵橡树前坐下来,激奋地草草写下一段模仿古罗马政治家法布里基乌斯(Fabricius)的演说辞:
法布里基乌斯!要是你不幸被召回人世,看到罗马的豪华面目,你那伟大的心灵会作何感想?你曾亲手挽救过罗马,你那可敬的名字要比罗马所征服的一切都更为闻名遐迩。你一定会说:“诸神啊,那些茅屋和乡村的炉火都变成什么啦,那里不是一直居住着节制和德性吗?富丽堂皇取代简朴对罗马是怎样的不祥啊?这外国话是什么东西?这些阴阳怪气的社会风气是些什么东西?这些雕像、大贴画和高楼大厦究竟意指什么呢?荒谬啊,你们都干了些什么哦?你们是万邦之主,怎么让自己蜕变成了你们所打败的那些浅薄之人的奴隶?统治你们的怎么是些耍嘴皮子的家伙啊?……”(“一论”,第32自然段)
这段仿古讲辞是《论科学和文艺》得以铺展成文的最初动机。如果把这段讲辞中的“罗马”换成“中国”,如今不少中国人一定会觉得实在贴切,前提是,我们得先把法布里基乌斯换成一个中国古人……
可是,我们能换成哪个中国古人?难道我们今天还找得出一个让大多数公共智识人服气的中国古人?如今谁有资格和权威这样对我们说话啊?
说明
壬辰年祭卢梭[代序]
引子
一 卢梭与民主共和设计
二 刻意为之的自相矛盾
三 哲人与公民社会
四 自然德性与政治德性
五 卢梭的政治哲学难题
六 睿哲卢梭与古典智慧
附录
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冯克利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