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记录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知青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分大河之洲、沸腾的孤岛、生命中的兵团、涛声依旧在、生命的答卷五部分,作者以诗人的激情纪实的笔法将一段特殊的历史呈现给读者,展示了他们改造盐碱地,将祖国最年轻的土地,建设成为山东大粮仓,满足胜利油田开发,乃至山东粮食供应,他们开垦出几十万亩良田的生活纪实,那是一段青春与汗水,大地与激情共同书写的时光记忆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岁月苍茫,谁主沉浮?
是时代!时代犹如擎天巨手,轻轻一挥,便地动山摇,草木成秋。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全民备战的背景之下,黑龙江、内蒙古等十几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横空出世。
二百多万知识青年的命运被时代改变了。他们穿上了草绿色的军装,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成为保卫边疆的战略预备队。
回忆兵团岁月,面对情感纠葛,邢玉斗、朱文凡、王鲁岩、朱红培等百余位曾经在黄河口播撒过青春汗水的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泪眼婆娑。
这是追忆的哭泣,是岁月的共鸣,是永久的纪念,也是历史的叹息。
泥土与豪情发酵,酿出醇香的美酒;田野与汗水和鸣,奏出时代的交响。
这是那代人的雄心壮志,这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但现实却像是有意跟他们开了个大玩笑。
从高峰到低谷,从希望到绝望,从绝望到崛起。人生的轨迹犹如过山车一般急上急下,跌宕起伏,变幻莫测。
如果一定要给这代人的青春找到一个定义,原谅我实在是找不到贴切的字眼,只能说得主观一点、宏观一点,甚至“浮夸”一点:他们的青春属于历史,无法复制,而且也不可能复制。
曾经有年轻人质疑他们当时的行动:是不是太听话了,是不是太不具备反叛精神了?成千上万的知青用青春做出了回答:都不是!一是出于号召,二是因为理想和信念,当然也有时代的局限和无奈。
兵团生活尽管苦痛,但毕竟让他们了解了生活现状,锻炼了意志,积累了经验,体会到了人生的冷暖。有过知青生活经历的人,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痛都能忍。
望着照片上遥远的芳华,谁的双眼不会湿润,谁的心里不在流血?那是历史,那是沧桑,那是呐喊,那是迷茫,那是崛起。
历史不能分割。
在中国当代史上,应该记下这一段深深的青春履痕;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有知青史、兵团史的专门研究;在中国当代历史博物馆中,应该有知青史陈列,那毕竟是一千七百万人直接参与的一场大运动,对中国当代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季轮回,芳华洗尽。
从南山青少年拓展基地,到百花剧场的知青文艺大汇演,再到青岛黄河战友艺术节,我在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着他们不减当年的毫情与激情。
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我分明感受到,奔涌的黄河之水并没有把那段悱恻的历史冲刷殆尽,相反,越来越多的兵团战士开始打捞、梳理那段青葱岁月。
马尔克斯说过: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那些沸腾过的青春浪花,那些湿漉漉的动人故事,那些放飞在旷野上的信念和追求,经过时光的揉搓与发酵,再次在齐鲁大地、黄河尾间弥漫升腾。
生命,原本只是一张洁白的纸,一经铺开,人生这支笔,便开始书写沧桑与磨难、成功与花环。
今天,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终于让兵团人完成了他们不同于前辈和后代的特殊答卷。
生命在青春时代沸腾着、燃烧着。
那是一个以苦为荣、一个吃苦而不叫苦的年代,也是一个痴迷革命的年代。那时的年轻人喜欢聚在一起谈理想、谈文学、谈人生、谈国家大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震撼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并使之在工作中焕发出火焰般的热情;一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会使豪情冲天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怀揣理想去远方。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第一志愿,哪里艰苦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大批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为了崇高的目标,浩浩荡荡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
钟声似雷鸣多震撼/年轻人要勇往直前/胜利图纸交给我们/用劳动建成新车站/为亲爱的祖国做奉献/记住它们的名字吧/爱情、共青团与春天。
通向远方的道路/是迈向未来的第一步/生荒地星星与大地/边疆梦想宏伟壮丽/还有你温柔的笑意/豪情充满在我心间/爱情、共青团与春天……
一位20世纪50年代来到黄河口的老大学生,现在虽然发稀齿摇,仍能清晰地哼唱这首苏联歌曲。
陈谨之,男,1964年1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
出版有《胜利大突围》《我不是传奇》《震撼世界的“铜”话》等长篇报告文学。是中国东营黄河口诗会和全国报告文学黄河口创作高端论坛的策划者和承办者;先后主编《黄河人海流》《黄河之水天上来》《河海当歌》《诗意倾城》《大孤岛》《大河之舞》等黄河口系列诗集。
第一章 大河之洲
1.天苍苍野茫茫
2.跟着黄河走
3.无字丰碑
4.牵手大孤岛
第二章 沸腾的孤岛
1.再见了,济南!
2.雪花那个飘
3.黄河向北流
4.春暖花开
5.大风从海上刮过
6.风吹麦浪
7.地震
8.农场来了解放军
第三章 生命中的兵团
1.穿上绿军装
2.罗家屋子
3.生逢波澜壮阔的日子
4.广北,广北!
5.独立营
6.永远的清水泊
7.青纱帐和女兵班
8.永不磨灭的番号
9.苦涩与浪漫的花朵
10.苦乐芳华
第四章 涛声依旧在
1.兵团没有了
2.心如浮萍
3.惊涛拍岸
4.青春祭
5.王鲁岩的荒原之恋
6.陈文英:五十年的坚守
第五章 生命的答卷
1.永远的怀念
2.从零开始
3.信念的力量
4.执着者的天空
5.青春岁月的记录者
6.心有千千结
7.灵魂的栖息之地
后记 回望与缱绻
《旷野与芳华》:
1969年冬天久,知青们就被动员到渤海边安营扎寨,抢修防潮堤。
五千知青及职工沿着海边一字排开,在大汶流向南十几公里的海岸上,用肩膀抬出一道底宽30米、顶宽8米、高6米的防潮大堤。
海滩茫茫,天地相连,东面是汹涌的渤海,西面是奔腾的黄河。
孔慧云提前半天来到工地,当写完“誓师大会”的会标及毛主席语录牌时,手已冻得就生疼。寒风还在肆虐地号叫着,在向这些闯入它的领地的年轻人示威。
差不多傍晚,大部队才赶上来。每两人一副杠一只筐。大家都已找好了搭档,只有老高二的学姐高桂荣还单帮,孔慧云就成了高大姐的搭档。
用孔慧云的描述:高桂荣个子高高,体魄健壮,颇有《诗经》中描述的“硕人”之美。
高桂荣干起活来很是拼命。连长看孔慧云的个子矮小,怕她吃亏,提出找人替换,孔慧云坚辞不允。
孔慧云来农场就是要对自己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麦收时被调到团政治处搞《三夏战报》,没能全力以赴参加大田劳作,已经让孔慧云感觉到被战友们落下了。这样的搭档,正合己意!
说是海边筑堤,其实看不到海,幻想中的诗意与兴奋早已荡然无存。帐篷搭在冰冻三尺的泥沙地上,低矮潮湿。一二十个人蜗居其中,如果夜里起来方便一下,回来时便没了地方。早上起来,抬眼帐篷顶上是一层冰霜,低头被子上也是一层冰霜,眼睫毛、眉毛、额前的头发全都是亮闪闪的冰晶。大家互相望着,仿佛是在雪地里待了一夜。
孔慧云上学时曾写过一篇《长大了要做地质勘探队员》的作文,以为搭在荒野的帐篷如莲花朵朵。这时她才懂得,生活不是诗歌,诗在远方,并不在脚下。
连里分工:每副杠的两人,既装筐又抬筐,取土点与大堤有七八十米的距离,每一副杠都在画好的方块内取土,以便于收工时测量土方量,同时也避免了自行缩短取土点与大堤的距离。
用荆条编织的筐很大,被知青们称为“贼筐”。孔慧云坐进去,一猫腰,远处根本看不到筐里有人。
每天早晨头几筐土,虽然冻得不好挖,但还可以称为沙土。随着不断的踩踏,脚下渐渐渗出了水,沙土变成了湿漉漉的泥沙,跑不了几个来回,鞋袜、裤脚就全湿了。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常常鞋外面是冰,里面是水,而每天早上将脚放进冰窟窿般的鞋里时,更是如受“冰刑”。
每次起筐,桂荣大姐总是一手在前紧抓着筐绳,怕滑向孔慧云那边。这个小小的动作,若在平日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当双腿早已重如铅灌,却依然能将筐的重心拉向自己,这就升华为高贵的品质!这是当年防潮堤上每一位知青所尊崇和追求的人格精神。那时的他们大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是英雄主义者,所以在前面的人也反手身后紧紧拽着筐绳,不让重心偏移。
从早到晚,只要抬起筐来,全程都在奔跑。抬过大筐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两人配合默契,才能跑起来,步伐才能有韵律,这样担子就不会死死地压在肩上。若不跑起来,杠子在肩上揉搓更痛苦,土方量还上不去。所以她们俩一直在跑,像《阿甘正传》里那个智商75、奔跑不止的阿甘。
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战友们聚在一起,还能想起当年的任务数是9.6立方。也就是说,一天要在近10平方米的地上深挖l米,还要将挖出的泥沙抬到70米外的大堤上,而大堤的坡度也在一天天上升,等到快封顶时已是二层楼的高度。
没几天,肩膀开始红肿起来,然后皮肉磨破,最后血肉模糊与衣服粘在一起,从此衬衫便像长进肉里,不敢碰触,直到筑堤结束半个多月后才随着痂皮一起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