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唯识论》为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在书中,作者继承并改造了佛教中的唯识宗,接受了唯识宗的“万法唯识”思想,认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同时,在对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说的层层破斥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自己“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并由此出发建构了独具创意的“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和“性量分殊”的认识论,从而构成了“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
中国书籍出版社邀请上百位国内学术界知名专家,组成专门的荐书人团队,以实名投票的方式,从1919年迄今我国出版的学术文化类论著中推荐出100种精品力作,集结为“中国学术论著精品丛刊”,堪称“百年百卷”。这套丛书包含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学科,展示了中国百年来在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
熊十力(1885.2.18—1968.5.24),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镇张家湾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与其三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和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被称为“新儒学八大家”。1949年以后,以特别人士身份邀请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