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的歌者
王剑冰
韩峰将他的散文集托人捎来,嘱我在前面写点文字。我欣然受命,不仅因为韩峰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还因为长期以来的友情。
豫北地区写散文的不多,有成就的更少。韩峰不是写散文起家,他拿手的是小小说。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韩峰有篇小说叫《捎……》,写得很有意味,也很有影响力,我认为这是开当时小小说创作的先河。这成了他的成名作,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相继写出了不少作品,有小说、诗歌、随笔,由于他的主业是文化局的戏剧创作,他也写出了一些很好的剧本,不少还由剧团排演参加省市优秀剧目汇演。这对于他的小说、散文创作,产生了双重影响:好的方面是在语言及情节处理上他练了笔;不利的方面是戏剧创作占了他太多的时间,也影响了纯粹文学创作的精力及探讨。但作为首席写手,在淇县那个小城里,他成了名人,也成了唯一一个在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
韩峰所在的淇县原来叫朝歌。殷纣王的国都,是个很有韵味的地方。西部是太行山的余脉,有着著名的云梦山,还有灵山,很多传说都在这山中。东部有两条美丽的河流,淇河和卫河,这两条河流都曾在《诗经》中缠绕,在《史记》中显形。城中部有高高的屹立于传说中的“摘星台”,淇河边有芳草萋萋的纣王墓。小城不大,还曾有一段始于殷商时代的版筑城墙。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城墙上面的宽度尚可以并排着跑三四辆马车。城的四周藤草蔓蔓,松柏森森,很有些气象。多少年后,山还在,河还流,城却没有了。这种缺憾不仅是小城的,也是整个中国的。
那个时候,没有人有更多的思想,也无从把握自己的命运。学校毕业后就只能下乡。能进厂当一名工人,便是一种奢望了。那时,如果有一群孩子汇集成一个能够吹拉弹唱的宣传队,实属一种福分。同学们无师自通地摆弄会了小提琴、手风琴、单簧管、长号等西洋乐器,某些聪慧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开启的。不少有成就的同学,就是出自那个不起眼的小宣传队,而宣传队的队长,就是韩峰。能当队长,一是凭服人的技艺,二是有统领的才能。
同学一场的人们多少年后各奔东西,但韩峰始终是那种让同学们关注的人。这种关注表明韩峰一直在努力,他不甘于自己的生活境遇,他自学了很多东西,只要他想学,他就一定能学好。从最开始拿起尘封在仓库里的单簧管,没有老师教,他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找出曲调的。尽管因为参军而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但他参加了自考,并且获得了证书。多少年的文字生涯中,他写出了两百余万字的作品。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韩峰酷爱读书,对淇卫之风尤为重视,并最终创作出自成体系的作品,他的悟来自于他的学、他的认真和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