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宇宙卷序言:星潮涌动
郭凯
“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写此文时,刚看过《星际迷航3》不久。其实,宇宙也是人类最初的边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人类的始祖开始仰望星空中的天体时,当他们凝视一块神秘的黑石碑激起幻想的火种时,科幻就已经萌芽。
美国科幻大师詹姆斯·冈恩在其主编的《科幻之路》中,将古罗马时代作家卢西安(又译作琉善、路吉阿诺斯等)用希腊语写的讽刺小说《真实的故事》放在这一时间轴的首位,因为其中写到主人公的海船被大风吹到了月球上,讲述了一番宇宙景象。当然,今天的人们没有谁会把它当作科幻小说,因为我们知道,宇宙中是真空,船不可能被风吹到月球。科幻小说英文词science fiction中的science,指的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体系,这意味着在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之前的知识体系所催生出的幻想文学,通通被排除在了狭义严格的科幻标准之外,同时被排除的,也包括西方之外其他文明的知识体系,比如中国。
然而,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有着他们精准而严密的宇宙模型,以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土、水、气、火四元素为基础,建构出了地球世界的一切构成和变化;以第五元素以太为基础,托勒密等天文学家建构起了本均轮层次分明有序运转的太阳系宇宙。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人建立起了他们的盖天模型和浑天模型,在《周髀算经》中通过不同地区的夏至正午日影观测记录和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复杂数学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宇宙中一个个不可测量的天文尺度的距离。那个时代的人类坚信他们的宇宙模型,连同他们对于宇宙的好奇和敬畏一起,一代代最优秀的学者从少年到白发,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模型,顺便写出各种建立在这些模型上的幻想作品。然后这些东西通通被后世的科学界和科幻界定义为不科学然后扔在一边,直到一个叫哥白尼的家伙做出一个比较简洁但有效的新的科幻天文设定为止。
从那个时候起,关于宇宙探索的幻想终于可以被叫作科幻了,不过除了符合科学,还要有文采写得像小说才行,比如悲剧的开普勒同学写的探月小说《梦》,虽然无比科学,但是读者看了纷纷说这写的是论文吧?即便在时间线上比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早起跑了一两百年,但争第一篇科幻的比赛还是输了,我们就不说什么了……
后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观测技术和天文科学的演进,人类想象宇宙的步伐越走越远。于是我们有了《从地球到月球》,在《世界之战》里大战火星人,跟着克拉克老爷子探索了一下木星土星及其卫星,然后飞向遥远群星,让那里成为我们最后的边疆,开始了太空歌剧的漫漫旅途。这些故事也不断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徐光启在某个夜晚听利玛窦讲述群星的故事,皈依了上帝的光辉;再晚一些时候,康有为开始写他的《诸天讲》:“因得远镜见火星之火山冰海,而悟他星之有人物焉,因推诸天之无量。”鲁迅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感慨“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又过了几十年,中国人相信他们已经建起了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制度,并决心将它推向火星,推向人马座……星潮掀起,又倏然落幕。终于有一天,刘慈欣和韩松开始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地球和宇宙对于人类的意义。更年轻的作者们成长起来,将宇宙视为自己展现想象力的窗口。
宇宙依然是宏大和神秘的,正因为此,人类对其进行的史诗般的探索和抗争才能震撼人心,如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和拉拉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所讲述的那样。同时,宇宙是一面镜子,在与其相处时,会映射出人类社会自己的结构和未来,如同郝景芳与韩松在同一个“星潮”设定中的《皇帝的风帆》和《建设者》。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其实无法理解宇宙,它像一座迷宫一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解,比如飞氘的《月球表面》和宝树的《关于地球的那些往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宇宙的那些宏大主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舞台,让我们在其中表演、歌唱、舞蹈,如同江波的《随风而逝》、夏笳的《卡门》、廖舒波的《邮差》。最后,对那些很宅的人来说,其实宇宙也许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比如梁清散的《门,是穿堂门的门》。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去宇宙吗?
我们仍然无法估算宇宙距离我们是远还是近。写此文不久前,一位科幻影视公司的CEO在中国科幻银河奖的论坛发言中指出,中国科幻影视的选题一定“不要离开地球表面”,因为中国观众还没有做好进入太空的准备。而在这半个月里,天宫二号发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中国开始投入使用,国人一片欢欣鼓舞,仿佛宇宙向我们打开了大门。一切,只能在时间中验证,在此之前,我们也许应当认真读读这本书里的故事。
王晋康,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其处女作《亚当回归》曾获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曾七次荣获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是受读者欢迎的科幻作家之一。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被称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到了世界水平”。曾获得1999—2006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多次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佳长篇和佳奖,2015年凭借《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作品首次获得此奖项。2017年6月,《三体3》荣获国际科幻大奖轨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