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希腊和土耳其领略古遗址的魅力,行走在斯里兰卡体会自然和谐、众生平等,畅游在塞纳河上沐浴浪漫与自由,浮潜在吉利三岛享受青春的美好,自驾在亚美尼亚高原感遇风雪的寒冷和当地人民的友善乐观。
他从江南出发,背着乡愁,一次次远行,看世界的广袤与丰饶。
恋家的少年,请扬起远行的帆!
自序
常常有朋友问,你这些年出去旅行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我脑海里跳出来的,不是绝美风光,不是古老遗址,而是一条狗。那是在斯里兰卡努沃勒埃利耶住了几天之后,在即将离去的那个清晨发生的故事。我独自去湖边散步,偶遇一条素未谋面却像已经相伴一生的狗,这一短暂相遇,像浓缩了我们一生的故事,要从起点开始对一切说再见。与它分别的时候,我很伤感,因为知道从此再也不会相见。在此之前去过霍顿平原徒步,看到一个名为“世界尽头”的景点。关于这段邂逅的文章,我起了个名字叫《世界尽头,不如你在心头》。旅行总是这样,你奔着一个目标而去,收获的未必都是惊喜,反倒是那些意料之外的邂逅,时常萦绕心头。
那些旅行时的舟车劳顿,越来越对身体有所影响,那是岁月在告诉你,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可是心底,却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记得年少时有个与母亲的对话发生过好多次,“妈妈,你说国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哪知道,我又没去过。”“我长大后一定要去看看,不然像白活了一样!”“你就先给我好好读书吧,整天痴心妄想。”就是这样一种少年的好奇心,推着我不断向前走。当然,那时的“国外”更多是“别处”的意思而已。
旅行有收获吗?当然有。见到了不一样的,知道了不知道的。起初一次次出去,有种集邮的心理,希望越多越好,希望越远越好。然而,外面的世界终究是无法穷尽的。那些有用之用,其实未必抵得上你花费的时间、精力与财力,你甚至可以闲卧居室,通过网络和书本,便知晓一切。可是,这些无数蜻蜓点水般的见识与经历,它们好像慢慢形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整体,一个有别于故土和自己的“他者”,通过这个参照,你的故土和你自己,逐渐清晰起来,你开始像接受那个不同的整体一样,慢慢理解了故土和自己,也慢慢接受了它——对,它们其实是一体的。
我以前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说:“童年,是一个人时间上的根;故乡,则是一个人空间上的根。”人的一生,漫漫几十年,你是逃离不了童年和故乡影响的。苏州、南京、杭州,是三座在我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城市,以它们为原点的江南核心区域,一定程度上,我都将其视作故乡。我自己的审美取向,我行事中透露出来的性格特征,都有着明显的来自江南的烙印。比起我在“世界尽头”的各种游历,其实我更熟悉它们。然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起初我还敢初生牛犊般写写自己对它们的感想,比如刚到杭州时,写龙井茶园,写九溪踏青。可是,随着时间的伸延,却慢慢不敢下笔了。回头看过去的文章,都觉得浮皮潦草起来。对出生地苏州,更是如此。就好像我们总是对最亲近的人,最难说出“爱”这个字。对于这个发现,也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便是一次次的出游与归来之后,有了比较,认识愈加明晰。所以,暂时在这本书中,让我贸然地写写所抵达过的“世界尽头”吧,而我最离不开的江南,不如暂放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