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压力,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正呈现出以生产制造为重心向以服务化为重心转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改变了单纯生产制造产品的模式,开始增加服务业务、并提供一体化的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即实现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这一变化导致制造业的价值分布从制造环节开始向服务环节转移,产品定制研发、销售与售后维护等服务性活动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利润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全球制造业发展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向服务型制造方向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选择。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实施服务化战略,提供产品和多元化的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获得新的市场机遇,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本书围绕制造企业服务化问题,重点研究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驱动机理和实现路径。对中国制造企业改变现在的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今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框架与实证研究思路。
适读人群 :本研究对中国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框架与实证研究思路。
本书对中国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框架与实证研究思路。
在全球制造业发展变革的背景下,向服务型制造方向转变已然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选择。本书重点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驱动机理和实现路径,即:理论研究方面,从交易成本、价值链和战略管理三个理论角度解释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根本动因,从协同视角阐述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转型过程。理论模型方面,基于企业特征和行业属性的协同作用,构建制造企业服务化选择的博弈模型。实证检验方面,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PSM方法和Logit模型,检验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驱动机理。案例探讨方面,以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为例,对服务化实现路径做对比和选择。最后对国内外服务化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本研究对中国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框架与实证研究思路。
孙佳,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专业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和服务型制造。在《中国工业经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企业合作研发知识共享和保护研究》,译著《次贷国家》,主编教材《新时代中国经济读本》,主持省社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985高校教改项目4项,参与多项国*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李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专业博士,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事业单位)院长、法人代表,常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30人成员,国家专利信息实务人才。曾在政府多个部门挂职,帮助江苏省常州市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担任负责人,参加了2017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组织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指南的起草工作,承担了江苏省省级科技及知识产权项目十余项,联合承担了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研究软课题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运营。
1绪论
1.1现有研究综述
1.2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发展现状
1.3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必然趋势
1.4本章小结
2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基础
2.1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
2.2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基本特征
2.3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动因
2.4本章小结
3制造企业服务化驱动机理
3.1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企业因素
3.2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行业属性
3.3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协同机制
3.4本章小结
4制造企业服务化选择模型
4.1基本模型
4.2不同竞争模式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化选择模型
4.3两种竞争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4.4本章小结
5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5.1实证研究设计
5.2制造企业服务化效果的实证检验
5.3制造企业服务化驱动机制的实证检验
5.4本章小结
6制造企业服务化实现路径及案例研究
6.1制造企业服务化拓展路径分析
6.2大连电牵公司的服务化转型之路
6.3大连电牵公司服务化转型案例分析
6.4本章小结
7制造企业服务化政策梳理及分析
7.1制造业服务化国际政策概述
7.2国内制造业服务化政策的总体趋势
7.3省级政策差异化分析
7.4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对策建议
7.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