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全民阅读,传承文化传统”的号召,我们策划推出“中学生名师导读文库”丛书,邀请著名学府的优秀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面对名著无从下手的阅读困难,引导家长和孩子根据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旨在借助“亲子共读”的方式来实现青少年读者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同时,促进家长重新将阅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实现全民族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理想目标。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我们邀请了北京中学的房树洪老师,从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几方面,作一个总体阅读指导;以批判思维的方式,全方位、深入解读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主题开掘等问题引入到亲子讨论问题中,真正提升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深度。
“中学生名师导读文库”丛书总序
翁 莉
教育部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深度的要求。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更成为其他学科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要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加大了对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为了落实教育部“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倡导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读中外名著,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又是有一定困难的。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因为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读者,往往能从同一部作品中获得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不受时空限制,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和哲学意义,并且常读常新,这才是名著的魅力。但是由于阅历的限制,中学生要想体会到名著的精髓有一定困难,需要成年人给予指导和帮助。
于是,我们本着“请老师和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帮助孩子一起读懂、读透世界名著”的原则,邀请了名校名师来给名著作导读。这个“导读”既可以学生自己用,也可以用于家长陪伴孩子共读名著。
我们这套丛书有以下三大亮点:——名师导读、贴近课标、操作简便,下面一一阐明。
一、真正的名校名师指导
丛书邀请了北京八中、人大附中、北京中学等名校的十几位名师,对教育部规定的中考、高考必读书目以及教育部推荐的各学段扩展书目进行了具体的阅读指导。他们中有特级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各级教科研项目的专家,各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教龄从十几年到三十几年不等。他们常年在中考、高考的毕业年级把关,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握得非常准确。
这些常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经验丰富,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结合中考、高考名著阅读的考题,给出了细化到分章节、分阅读层次的阅读讨论题。这些题目既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名著的自测依据,也可以作为家长与孩子深入讨论的提纲,给了家长和孩子实实在在的学习抓手。
二、丛书编写体例贴近课标要求
为了方便学生深度解读,无论是文学名著、名人传记,还是文史读物、科普图书,丛书都按照统一的体例给出了阅读指导建议:
每个分册都有一篇总体阅读指导及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从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作一个总体评价,目的是告诉学生和家长在读这本书时应该关注什么。
每本书有一个参考阅读进度表,该分册的编委老师将作品按情节发展或内容分类划分为几个或几十个部分,即“阅读单元”。根据每个阅读单元的字数及教育部规定的各年级学生阅读速度要求,来建议阅读进度。
每个“阅读单元”都有三组亲子阅读讨论题——
“情节回顾”,大都是针对细节的提问,旨在检验学生对该单元所讲述的内容是否有清晰的印象;
“作品理解”,属于文学评论的层次,针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提问,且编委老师会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给出明确的答案;
“沉淀思考”,属于个性化的讨论题,以批判思维的方式,全方位、深入解读人物性格、情节设置、主题开掘等问题,将成人世界真实的生活领悟、人性弱点等引入亲子讨论,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成熟度。答案多为关于思考和讨论方向的建议,以及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背景资料,是编委老师们站在人性的高度,提供的有深度、有思辨性的评论文字。
前两类讨论题与考试结合紧密,第三类则很有还原语文课堂讨论的意味。切实贯彻了“语文新课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
三、操作方法建议:亲子共读
家长和孩子按阅读进度表同步阅读。先各自分别阅读原文,每天或每周固定时间按“阅读单元”做亲子讨论——
“情节回顾”题:可以由家长逐一提问,孩子回答,按“参考答案”核对。
“作品理解”题:家长在和孩子讨论之前可看一下参考答案,在引导孩子分析人物和情节时,做到心中有数。
“沉淀思考”题:建议家长在读原文之前先看一下题目和参考答案,带着问题读原文,代入自身的生活阅历,边读边考虑这个问题孩子有可能怎么想,我用生活中孩子经历过的哪些事情去类比作品中的场景,才能让孩子理解这些他从未经历过的情感体验,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和孩子正面讨论时,务求给予孩子超越他原有认识水平的见解(参阅编委老师关于思考和讨论方向的建议),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家长的解读比孩子自己的阅读理解高出了一个层次。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认可家长参与阅读的必要性,逐步信赖家长在生活其他层面给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亲子共读名著的方式,可以帮助家长顺利走入孩子的精神世界,最终构建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一本接一本的亲子共读,讨论作品的内容会逐渐成为亲子间的固定话题,其中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智慧、人生追求,就构成了一种家风的传承。
期待每晚华灯初上时,您家温暖的小屋中,回荡着父母和孩子热烈的讨论声,满溢着亲子间真诚的赞赏和浓浓的亲情……
2020年6月,于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