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后记
??文章已满行人耳
记者:赵老师,先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吧,白居易到底是不是山西人?
赵瑜:这个问题有意思。白居易在自己的简介里常说自己是太原人,实际上,事情相当遥远。他的祖先要追溯到秦国功臣白起,就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卒的白起。对于这场战争,山西人并不陌生,长平之战秦赵争夺上党,战争就发生在长治高平交界处。秦统一全国后,白起儿子白仲的封地确实是太原,但传到他们这一支,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这一支族人到过许多地方,比如河南、陕北。白居易他们家是文官家庭,敦儒书香之家。在曾祖父之前就从太原离开了,几代人都在山西以外做官,没有上过五品,父亲官阶最高做到了襄州别驾。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在徐州符离长大。他们家还在陕西渭南买过地,白居易为母丁忧就在那里。所以,现在渭南人说他是渭南人。他又出生于新郑,新郑人说他是新郑人,也不是没有道理。
白居易一生从没有来过太原。为什么他说自己是太原人呢?一来祖上源出白起、白仲,二来他在唐朝为官,而太原是李唐王朝龙兴之地,唐朝把太原定为北都,唐人重视北方渊源,以此籍贯自称,有与当朝皇帝成为老乡的荣耀。相同的事例很多,还有刘禹锡、李商隐等人,也将自己祖上与皇族攀附,可又查无实据。身为唐臣,总有些可以理解的想法吧。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柳宗元。史书列为河东郡望,山西人。但祖上早已族迁吴越。韩愈写柳墓志铭,也说明柳父仍在江南做官。他积极参加的永贞革新集团,正是南人集团。革新失败,宪宗力贬八司马,柳宗元一生没有回朝,他毕生坚不认错,为表心迹,晚年在作品中干脆自认吴人。直到清代文章,还把他列为吴人。柳宗元祖上实为西周柳下惠,河东三大姓氏之一。但他生于西安,长在江南,始终没有来过山西。他不把李皇认老乡,是晋人却不会错。
学界对白居易的故乡还有说法,认为他属于胡人一族,白姓就是由龟兹胡人所改。陈寅恪先生持这个看法,同样查无实据。
记者:您为什么愿意接受撰写《白居易传》这项工作?毕竟您更喜欢或者愿意自己去发现纪实题材,比如《寻找巴金的黛莉》《马家军调查》。
赵瑜:我们这一代作家,最熟知革命文艺,乃至苏俄文学,却没有系统地学习中国古典文化,这是“文革”造成的。写作这么久,完全靠自己东拉西扯地学习,生吞活剥,对古典文化的了解浮皮潦草,缺失了古典文化的训练和修养,几近无根之木。与三十年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相比,更是汗颜。因而看待现实问题也会缺少历史眼光。写到一定程度,很需要补课,特别是唐宋时期,中国文化达到了高峰,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地学下来,必有收获。看待“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不能简单盲目,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否定或肯定。写作白居易的过程,更感到如此,就算给自己充电。对历史,对传统文化,对古典文学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引写作,是大有益处的。
记者:通过对白居易的挖掘,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赵瑜:过去,对文豪诗杰的评价往往比较简单,注意力集中于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就说白居易吧,总是说他的现实主义斗争性和人民性,唐宪宗元和年间,他和韩愈、柳宗元、李绅、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即“诗到元和体变新”,开宗立派,好像都是个人、个性原因形成的。广为流传的《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针砭时弊,敢说“汉皇重色思倾国”,批评“君王从此不早朝”,一系列的讽谕诗篇,造成了白诗在中国文学当中的独特地位,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篇章。至今我们都能感觉到他的才华和胆略,其个性色彩异常鲜明。但我在对他一生事迹的梳理中发现,造成这种文化现象,个人因素是有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了唐代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才可能造就一大批这样的作品和诗人,才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篇,杜甫又深重地影响了白居易。白居易又影响了晚唐的皮日休乃至宋代的苏东坡。唐代思想文化的自信与开放,允许他们发挥,文字狱最少。唐朝整个知识群体乃至全社会都有发言权,大人物和小百姓,都敢于以诗言志讲真话,好作品层出不穷,诗歌成就至今无法超越,对于外来文化也能接受,并融为己有,是真正的海纳百川。
记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制度造成这样的现象?
赵瑜:是啊,到底是什么制度,让他们,让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们能够没有顾忌地创作发言?是顶层设计中的言官制度,也叫谏官制度、词官制度。唐朝将近三百年,极少增加官位,从学习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开始,涉吏官阶和部门,只增加了两个官位,这两个官位叫什么呢?后来,有个词叫“拾遗补阙”,这并不是现在咱们讲的文史补漏工作,而是两种官名,拾遗有左拾遗右拾遗,补阙有左补阙右补阙,隶属于中书省或门下省,此官唐初即有安排,到武则天正式成型。皇家赋予他们职责,就是要对朝纲提意见,只有做到这样了,才认为你是忠诚于国家。拾遗、补阙的官阶并不高,只是七品八品,就怕你官阶一高,舍不得讲真话。八品官,却在朝中列为近臣,直接参加早朝,上街遇到御史,不须回避。唐帝国有陈子昂、王维、杜甫、元稹、白居易、杜牧、岑参、韦庄、柳公权、张九龄等近百位文豪,做过这两种官。杜甫毕生以做过左拾遗为巨大光荣,也是他人生最欢乐的一段时光。正是这个制度才是诞生讽谕诗歌及言论自由的保障,要振兴大唐就得重视言官,同时明确规定,宰相的旧属和儿子,不得担任这两种官,就怕你护短说假话。白居易写出的那么多诗歌,新乐府、歌行体、讽喻诗,从理论上强调“美刺比兴”即美善刺恶,强调“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经常对朝廷发表批评言论,都与言官制度密切相关。高层言官“美刺现事”的风尚,又很好地影响了文坛和全社会。
在唐朝,并非进士及第就可以做官,这只能证明你是学霸,还要经过吏部的铨试,考试合格才可以得到官职,其中一门考项叫作“直言极谏科”,是常设科考重头戏。你听听这名称,直言极谏,毫无保留啊。白居易应吏部之试,撰《策林》75篇,规劝君王“以天下心为心,以百姓欲为欲”,要皇王“以理自修,以法自理”,甚至在第21篇中,敢于说出“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这样的狠话,都是公开的。宪宗认为考得很好,批准为第四名。如果没有制度保障,谁也不敢呀。这是他的治世思想,也就是政治主张,我们经常注重他的诗,而忽略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早就提出了采诗政策,并建议专门设置采诗官,也就是取得朝野精华来变革朝政。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为官使命,是说文学更应该关注现实,并要向君王谏言。唐朝许多成功诗杰,都是政治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不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文学主张,在白居易身上是统一的,举例说《卖炭翁》,皇宫里的采办制度有问题,“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大家理解似乎是诗人叹惜现实的无情,实际上,白居易批的是“宫市”制度,他指出皇家绝对权力,导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宫市”制度对百姓不公平,是恶政。这不是诗人发出的什么异常声音,而是在呼吁要将之纳入国家治理和改革。
白居易名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在唐朝社会里,这正是主旋律,是主流声音,不是异响。
记者: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神人白居易:我只用一半功力,就把日本折服了》,写到白居易用一支笔,就征服了整个日本,在日本,他简直就是诗神,日本作家没有不读白居易的,这是真的吗?
赵瑜:是真的。日本推崇白居易,他的许多诗篇在日本家喻户晓,诗好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有一个客观原因大家可能不会注意到。白居易一生创作不断,他是一个活着时就广有大名的诗人,白诗流传下来很多,一是民间大有市场,士人拿白居易新诗可以当钱用,妓女争价,说我会唱《长恨歌》,理应高酬。驿站亭台到处刻有白诗,一个粉丝记性不好,满身刺青刻白诗,光着膀子炫耀。二者跟他特别注重编集子有关,几十年间,他前后主持编成五部诗集,存之庙宇,三千多首,唐代第一。他去世时是公元846年,75岁。在此之前,也是日本派出遣唐使来朝的最后时光,日本派来的第十二批、第十三批遣唐使,还有好几批留学生,把白居易的很多集子带回了日本,有的集子,包括他的书法,我们国家已经没有了,但在日本、韩国还有收藏。到白居易去世之后,晚唐社会动乱以及日本内部财政吃紧,没有再派遣唐使来中国了,而李白、杜甫的诗集很晚才结集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白居易生逢其时,李白、杜甫的创作高峰期正是安史之乱,他们颠沛流离,无法安宁,诗歌失散甚多,也没有机会编集子。白居易处于战后,相对稳定,到处流传他的作品,又有集子,正好遣唐使来朝,这几个原因造成了白居易用一支笔征服日本的现象。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韩国有人以重金买到白诗,带回去献给皇帝,谋取了高官,以白诗投其所好,近乎贿赂。大唐堪称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时期,日本平安时代,有一本著名诗选,叫《千载佳句》,收录中日诗人佳诗1100首,白居易一人独占535首,令人惊叹。白居易研究在日本早已进入专业化。可惜,文化输出完毕,几百年之后,日本经过革新强盛起来,我们衰败了。
此外,有英国亚瑟·韦利等汉学家,早在民国年间就大量翻译白诗,并写出专著《白居易的生活与时代》, 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西方国家介绍中国诗人的第一部传记, 就是白居易。目前, 以英语为主翻译白居易作品的译本,多达189种,各国图书馆都有白诗,可达1800多家。真正显示了中华诗歌超越时空的力量。
记者:白居易一生中有红颜知己吗?
赵瑜:当然有。他那首著名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他养的两个家伎,其实曾有更多,还对她们宠爱有加。这就要说到唐朝的婚姻制度,大唐的制度很合理,一夫一妻制,但是,大家都可以纳妾蓄伎。柳宗元正妻去世后,有好几位女性陪他生活多年,且生儿育女,这不是毛病。唐时,歌伎院是官办的,很开放,有西域新潮音乐,众多歌伎翩翩起舞,在大唐,歌舞娱伎不是缺点,不是生活作风问题,歌伎也不是今天的妓女,光知道卖肉。白居易一辈子婚娶杨氏而始终,而樊素和小蛮则是人性的补充。要说他的最爱,要数他年少生活在符离时的一个美丽村姑,名叫湘灵,他们恋爱8年,白居易一生写了几十首诗给她,有《寄湘灵》等等,可惜门不当户不对,他们不可能成眷属,这让白居易怀念了一辈子。湘灵送他一双绣花鞋,他始终带在身边,贬官江州还带着。白居易一生重情,重友情,重爱情,写了大量的同情女性的诗。如《上阳白发人》,他同情宫女,倡导人性,希望改善内宫政策,分批释放宫女,曾有一批释放了900多,将近1000人。
记者:白居易一生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或者诗歌的诞生与他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关系?
赵瑜:白居易打小学习条件不好,考取进士之前,父亲去世,俸禄终结,家庭负担很重,加上战乱,流离了很多地方,他曾经背着长兄交给他的一袋粮食,步行千里,从浮梁背到北方,交给母亲。使他充分地体察了中下层社会的苦难。后来在符离有一段安稳日子,刻苦学习。但他参加基层考试还要跑到宣州,他有个长兄在浮梁任县簿,叔叔在宣州做官,他是以宣州“学籍”的贡生,被举荐参加长安考试的。这又要说到唐朝广招才学的制度,一个州郡,你举荐的学子总是考不上,比如三年荒疏,朝廷这就会怀疑你的公正性,科考舞弊,罪名极重。所以推荐时一定挑最好的,才能确保考得上。从而维系人才辈出的局面。像“文革”中,十年封闭高考,或以白卷为荣,可谓史无前例的荒唐。
白居易到长安,大家都传“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掌故,这话确实是前辈顾况所说,但说这话时,白居易才十几岁,并没有去过长安,实是顾况被贬南方,见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转而赞叹 “得道个语,居亦易矣”。夸他有这样的诗才,到长安就不用发愁生存了,而不是后来传的,少年白居易在长安拜见顾况所发生。白居易在宣州,发现李白墓冢就在当涂,他找到了,感叹已经凋零,就写下了“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只因李白去世十年,杜甫去世两年后,白居易才出生的,也就是772年。
唐朝的时候做官不搞终身制,任期3年,还得再考,或等待重新安排。就是前面提到的,白居易先考中进士,再考上校书郎,三年期满,参加吏部考试,在考试准备中,《策林》等治国篇章诞生了,这一次考上,才能到陕西周至县做个县尉,是个副职。大县一正两副,小县一正一副,不像我们现在设有几大班子,副县一度多达近十位。白居易做县尉时,看到政策和民众并不和谐,写下了著名的《观刈麦》,还有《宿紫阁山北村》,他看到神策军,也就是皇家警卫,采伐建筑材料蛮横地砍了老百姓的树,这些树,老百姓养了三十年,是留做大用的,却被宦官统领的“采造家”无偿砍伐,“暴卒”横行乡里,百姓避祸无言,都是政策有误。他在反思自上而下的关系,写出他看到的事情。这时有两个周至县的钢丝朋友,是进士而无官,一个叫王质夫,一个叫陈鸿,这两人撺掇他写出了伟大的《长恨歌》。安史之乱能怨女人吗?他们同情杨玉环,他们说,只有你老白能写好,别人不行,白居易禁不住忽悠,在一个寺庙里,奋笔表达了战后反思的真情实感,县尉任职未满,这首警策朝政的大诗传到了长安,朝野争相传诵,歌女放声演唱,却没有遭到朝廷的批评,唐宪宗不但没有因为白居易谴责了自己的爷爷而有责怪他,还问,这是不是去年参加考试的白居易?身边人说是,好了,提拔,白居易就在县尉任期不满时,被召回朝中光荣担任左拾遗,还是翰林学士,也就是刚才说的言官,就近行走于皇室,这一来让你骂个够。不久,七品言官白居易,因为平乱扫藩之事,竟然和皇帝当堂争吵起来。皇帝受不了,向宰相李绛埋怨,说白居易这小子不给我面子,李绛劝帝:这正好说明了白居易的忠诚!皇帝释然。左拾遗的职责就是直言极谏,唐皇虽然“渴闻谠言”,但忠言逆耳,有时也会受不了,以致喜怒无常,利益受到损害的旧势力也会展开攻击,但有制度和无制度大不一样,制度之内进言毕竟不算犯罪,是制度保全了年轻的大才子。
我们写白居易,写历史,也是为今天着想,才有启示意义。通过对唐朝制度的考察,可以看到今天制度上的缺陷。由于制度使然,言官才可以尽情地提建议,但你不是言官时,可以继续写诗,正式提建议就要小心。后来,白居易得到提升,离开拾遗岗位,丁忧以后做了太子赞善,置身东宫辅教。这时,主战派武元衡宰相被藩镇刺客砍了,裴度被刺幸存,白居易一冲动,急急上奏建言严惩凶手,而太子宫中官,不得主动参政议政,也有规矩,这在保守派和憎恶白居易的人, 特别是宦官集团看来,那是不允许的,原先你是谏官,拿你没办法,现在就可以奏你越职言事,妄议朝政,于是白居易被罗织罪名,贬到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这下《琵琶行》问世了。至此, 牢骚还是可以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嘛。后来,量移忠州刺史。直至宪宗被害, 穆宗登基,召回离京六年的诗人。学界一向认为, 白居易前半生奋勇直言兼济天下, 后半生知足保和独善其身, 表相的确如此,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制度的因素, 身不任拾遗臣职, 失去了诤言谠谏的可能, 便只有努力做个清廉好官。此后,白居易一路提升,为官二十载,官至太子太傅, 从一品,以刑部尚书致仕,75岁逝于洛阳。墓地祭者无数,洒酒成泥不可行,人们还是怀念他爱讲真话,做真人。但倘若没有制度保障,也早就被杀了。
白居易一生历经多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去世时已是宣宗。武宗皇帝企盼晚唐中兴,曾要重新起用“直言极谏”的白居易任宰相,因年事已高, 任用了白居易的侄子白敏中为相。白居易在洛阳辞世,宣宗帝亲自写诗悼念,“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御笔追悼诗人,史所罕有,也只在唐朝见此独例。
宋朝往后,限制言论的文字狱越来越严酷,苏轼因诗案被贬黄冈,险些丢了性命。这时他尤其追念白居易,因而效法白居易曾在忠州东坡植树之举,咏念白居易“东坡种树”诗,在黄冈小城东门外也开了一片荒坡, 种花植树,取号东坡居士,此名留传后世,比实名还响亮。苏东坡一生崇敬白居易,纵笔为文敢直言,执政为官办实事。及至元明,禁言更甚,待到晚清,啥也不让说,直言者动不动杀头,连影射也不能活, 也就彻底衰败了。凡失败君王, 都制造了一个禁止讲真话的时代。只有提倡和保障讲真话,并形成制度,才是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国家强盛的前提条件。
记者:您用几句话,总结一下白居易吧。
赵瑜:白居易是个真性情的正派人,体现了中唐文豪诗杰的才华和风骨。他爱诗,就像写日记似的写诗,世称“诗魔”。又爱直言纪实,也就留下了唐代生活的真实记录,成为考察中唐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中国诗歌造就了世界级影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如今面对中国文坛,犹可深思。伟大的白居易既然始终认为自己是太原人,那么今天我们山西人来了解他、读懂他也有重要意义。
(此文为《映像》杂志专访,整理者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