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曲
1624年1月3日,居住在日本平户的泉州大商人李旦,趁着东北季风,发出了一艘商船,开往台湾、澎湖。这是他取得御朱印状[1]特许,可以进行海外贸易,要到台湾和荷兰、福建的商船,进行中转贸易。
2月,当福建的妈祖庙还缭绕传统春节的祝福香火,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几十艘福建水师舰船已经悄悄出发,攻占了澎湖边缘的小岛,准备逐步包围占据澎湖马公一年多的荷兰人,将他们驱逐到台湾的大员港。此外,还有几千人的水师正在训练,澎湖战火密布。
相传,春天的时候,在平户开裁缝店兼布庄十二年的漳州人颜思齐和二十七个浙江、福建来的船商结拜兄弟,他们奉他为老大。因为不满日本人对中国船商的诸多限制,正在着手计划起事。
3月4日,李旦到了台湾,却听到福建传来了消息,福建水师扣押他的手下大将许心素的儿子,以此要挟,要求他到澎湖去出面协调,说服荷兰人撤退到大员。他只得来回穿梭,也发出指令,要在平户的手下郑芝龙到澎湖来,担任荷兰长官雷尔生的翻译,好在居间协调时发挥作用。
6月间,占据澎湖的荷兰人发现逐步被福建军队包围,只剩下主要基地马公,补给的食物变少,淡水的供应也不足,感到大事不妙,向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部求援,请示是否撤退。
8月18日,巴达维亚总部开会,终于决定退踞到台湾。他们开始拆除澎湖的堡垒,将所有军事基础设施转移。船队忙碌地在澎湖、大员之间来来回回搬运。
8月27日,郑芝龙的日本妻子田川氏在海边捡贝壳的时候,腹中突然阵痛。怀胎十月的她,扶海边的一块大石,生下了一个儿子。郑芝龙高兴地帮他取名郑森。过了几天,颜思齐来看他,他正抱着小婴儿在榻榻米上逗着。颜思齐要他通知所有兄弟,准备几天后起事。不料,事情败露。他的丈人从官员那里得到了消息,赶来报讯:官兵要抓人了,快逃。
郑芝龙立即赶去通知颜思齐和众兄弟,带领几百个手下,从各处赶来上船,火速驶出外海。在茫茫大海中,有人提议回舟山群岛,但有人建议:回到那里人都散了,不如到台湾去,人聚在一起就有打拼的希望。大队人马于是转进台湾,建设十个寨子,做长驻经营的打算。
11月,刚到台湾的荷兰人向李旦和颜思齐租船去澎湖,想取回转到那里的信。12月,荷兰就向颜思齐发出正式邀约,一起入伙,出海去马尼拉工作,到那里的海域打劫西班牙人。他们想抢的是福建月港和马尼拉之间的商船。荷兰人要彻底破坏西班牙人和中国的贸易。因为,荷兰为了独立,和西班牙展开了数十年的战争。
1624年,仿佛诸多海洋势力都齐聚到了台湾。他们的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域,那是南中国海和印度洋。那是欧洲各国势力交汇的商场,也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