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一位年轻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蒋书轮为主线,讲述了他在教学过程中,他的班级里几名学生的故事以及他自己的爱情经历,展现了21世纪初的农村教育的图景。李浩是班里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父亲因车祸高位截瘫,家庭发生了 重大变故。李浩为帮助母亲减轻负担,终选择了来工地上打工,他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展现出了人的高贵与勇气;周新杰从小被贴上杀人犯儿子这个标签,他反抗着别人对自己的成见,他虽然犯了许多错误,但在蒋书轮的管教和同桌王亭亭的帮助下勇于改正错误,后来和同桌王亭亭产生了朦胧的少年特有的感情,却因误解终放弃了学业;年轻女老师妍珊因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双目失明,但她仍坚守教育,帮助学生解答心理上的困惑,在与蒋书轮的相处中确立了恋爱关系,共同扎根农村, 但终因车祸失去生命,蒋书轮继承了妍珊的精神,坚守着农村教育。还有想不通为什么要学习而选择离家出走的黄明豪,代表了当代中学生们普遍的厌学情绪;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梦瑶,因父亲的死亡而不得不中断学业。书中的人物们都在默默 承受着命运加给他们的苦难,也在促使我们思考,我们需要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自 序
当我写完这部小说的时候,中国已经全面脱贫,因贫辍学、因家
庭发生重大变故而辍学的现象已经大幅减少。现阶段,厌学已经成为
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为何会有许多学生厌学?一方面来自个体本身,
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孩子,就如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差异性
一样,我们也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一天到晚地待在教室
里学习;另一方面来自我们对教育的焦虑,也许中国没有哪个时代像
这个时代一样对教育如此焦虑,社会焦虑、教师焦虑、家长焦虑、学
生焦虑,这种焦虑使得中国教育的应试性愈演愈烈。教育的焦虑能消
除吗?短时间当然不能,这是时代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是优质
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的结果。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教育
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优秀教师不愿来农村,年轻教师不愿留在农村,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又大多去城里上学,这使得农村教育不可避免地陷
入困境。
我们常常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生活的写照,是生活的一面镜
子。然而,小说真的就仅仅是一面镜子吗?就只是为了去反映生活真
实的一面吗?在我看来,小说是在创造世界!小说所创造的世界和我
们现实世界并不完全相同,它是独立的,它有自己的逻辑和法则。但
是,这个世界又和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实世
界为小说的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养分,使得小说的世界不断丰满。
这像极了母体和胎儿的关系,母体是现实世界,胎儿是小说世界,母
体滋养着胎儿,为胎儿的成长提供着营养,直到有一天,胎儿出生,
这便是小说写成之时。生出来的孩子可能和父母长得很像,比如眼睛、
脸型,可孩子不是父母的简单复制,他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
的思想,他不是因父母而来,而是借助父母而来。只有懂得了小说是
在创造世界,而不是在单纯地反映现实世界,我们的想象力才能迸发,
我们才能创作出好的小说来。
在我写作的时候,书中的人物常常浮现在我的面前,他们看着我
写作。于是我战战兢兢,生怕把他们写坏了。然而,他们的命运又不
是我所能左右的,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小说里的妍珊,她
终还是死了,我也为她伤心,可我无能为力,我能做的,便是尽
力地把他们塑造好。蒋书轮、妍珊、周新杰、王亭亭、李浩、李梦瑶
以及书里其他的人物,在现实世界里都能找到影子,我爱着他们,我
和他们一起在苦难中挣扎,在幸福里欢笑。
这部作品是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形式
上都不免有拙劣之处。我所满意的永远是下一部小说,我所热爱的永
远是这可爱的文学。
2021 年 5 月 5 日
李万科,1990年出生,河南省新乡人。热爱读书与写作,渴望用小说来艺术地反映现实。
目 录
章 李浩001
第二章 黄明豪036
第三章 李梦瑶077
第四章 蒋书轮与妍珊(一)109
第五章 周新杰、崔一航、李梦坤 128
第六章 王亭亭与周新杰160
第七章 蒋书轮与妍珊(二)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