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生活儒学”是著名儒家学者黄玉顺先生创立的思想体系,旨在重建儒学,使之适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生活儒学”自发表以来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国内外知名学者纷纷评论、研究“生活儒学”,并撰文发表,形成了学界的讨论热潮。本书将这些讨论中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文章结集,作为黄玉顺先生“生活儒学”思想体系的一种比照。本书还整理了“生活儒学”著述总目和“生活儒学”研究文献总目,作为附录附于书末。
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
请用“仁学”代替“儒学”
——给儒学朋友的一封信
儒学复兴声浪里的“生活儒学”
——评黄玉顺重建儒学的构想
生活儒学
——中国当代儒学的两种新形态之一
作为一种综合儒学的生活儒学
黄玉顺“生活儒学”之理论创构
“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启动仪式专家发言
(1)蒙培元
(2)安乐哲
(3)余涌
(4)田辰山
(5)李存山
(6)李期海
(7)干春松
(8)傅有德
(9)罗传芳
(10)丁耘
(11)傅永军
(12)颜炳罡
(13)孙春晨
(14)白彤东
生活儒学:一种西绪福斯式的形而上学努力
“生活儒学”之我见
“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述评
期复兴
生活与自由
——论“生活儒学”对“自由儒学”的启示… …郭萍118
从正义到责任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略评
儒家应当打造一种高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 …学典 137
国族叙事,走出儒西对抗
——评黄玉顺“生活儒学”
感动与儒家伦理的生活基础
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一种哲学向度
儒家情论诠释的新模式
……
生活儒学与生存分析
关于生活儒学“大本大源”观念的若干思考
生活儒学与儒家道统:感想与疑惑
关于“生活儒学”哲学创新的若干问题
关于生活儒学的三个问题
生活儒学:儒家哲学面向时代的系统建构
生活儒学与儒学史的贯通问题
生活儒学的哲学突破
生活儒学的“大本大源”
生活:本源、展开及其意义
——关于“生活儒学”三个问题的讨论
附录一:“生活儒学”著述
附录二:“生活儒学”研究文献
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对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的批评
张志伟
编者按
此文原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收入《生活·仁爱·境界——评生活儒学》,崔发展、杜霞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黄玉顺对此文的正式回应《论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思想——答张志伟教授》,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土生导师,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摘要
本文针对黄玉顺的《生活儒学导论》,思考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黄玉顺的“生活儒学”提出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作者误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思想。此在并不是主体的观念。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道家老子的关系上,而不是体现在与儒学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中国并没有那样的形而上学。
黄玉顺教授的论文《生活儒学导论》①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其中涉及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由于该文只是“导论”,具体内容语焉不详,加之我对中国哲学没有什么知识,所以我对黄玉顺论文的批评不是针对“生活儒学”的,而是针对该论文对海德格尔的理解的。
一、现象学、存在哲学与中国哲学
如果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可以叫作哲学的话,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哲学形态。虽然不同,毕竟可以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哲学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不过现象学是一个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现象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理论视野或者思维方式,这是所谓“面向事情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从广义上说,“家”即本源之源始境域,“面向事情本身”是回溯到本源处,回归家园。欧洲人有欧洲人的家,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家。现象学的好处是不会强使中国人去生活在欧洲人的家中,也不会迫使欧洲人生活在中国人的家中,而是让个人面向自己的家。
一方面,我以为黄玉顺的论文一开篇便提出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生活世界”(并不仅仅是胡塞尔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而是“事情本身”意义上的“本源境域”)。古、今、中、外在此汇集,并因此而获得其意义。的确,单纯的中国哲学或单纯的西方哲学没有意义,它们的意义源自生活世界。换言之,我们的生活世界是我们理解的“先验视域”,一切理解在此基础上得以展开。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感于学中国哲学的立场看待西方哲学,还是从西方哲学的立场看待中国哲学。其实,我们可以站在更本源的立场看待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
另一方面,黄玉顺在与现象学-海德格尔对话的过程中展开其“生活儒学”的思想,也是有意义的。张祥龙尤其推崇现象学作为中国哲学返本开新的生长点。因为现象学不同于任何主客二元框架下的概念式的西方哲学理论,它倡导的是本源的构成原则。尤其是海德格尔,他要回溯的是没有任何先在之物的构成、生成中的源始境域。对海德格尔来说,认识、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派生的,本源境域不是“知”而是“行”(生存)的境域,这是“生活”。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之前,我们早已生活于世界之中,与这个世界水融、不分彼此。这个先于一切知识、科学、理的“牛活世界”▁—由生活而形成的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水源头。显然,这种试图主客二元式认识论框架从而回归本源境域的运思道路,与中国哲学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