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鉴(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修身读本,梁启超与青年谈历代先贤为人为学之道)
定 价:55 元
《德育鉴》是梁启超编著的青年德育教本,全书分为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篇,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骤,摘录编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关言论,并加按语跋识。本书初刊于1905年《新民丛报》,民国时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单行本,风靡一时。现由浙江大学中西书院刘 东教授作序导读,以方便当下读者阅读的形式出版。
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为时人和后人所编的修身读本,帮助读者以凝聚的篇幅集中领略历代先哲的亲口传授。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刘东教授弁言、题解。
例?言鄙人关于德育之意见,前所作《论公德》《论私德》两篇既已略具,本书即演前文宗旨,从事编述。《记》有之,有可得与民变革者,有不可得与民变革者。窃以为道德者,不可得变革者也。近世进化论发明,学者推而致诸各种学术,因谓即道德亦不能独违此公例。日本加藤弘之 有《道德法律进化之理》一书,即此种论据之崖略也。徐考所言,则仅属于伦理之范围,不能属于道德之范围(道德之范围,视伦理较广。道德可以包伦理,伦理不能尽道德),藉曰道德,则亦道德之条件,而非道德之根本也。若夫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同。吾尝闻之子王子之言矣,曰 : 良知之于节目事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事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事变,而天下之节目事变不可胜应矣!夫所谓今之道德当与古异者,谓其节目事变云尔。若语于节目事变,则岂惟今与古异,抑且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在在而皆可异。如人民服从政府,道德也 ;人民反抗政府,亦道德也 :则因其政府之性质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缄默谨言,道德也 ;游说雄辩,亦道德也 :则因其发言之目的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宽忍包荒,道德也 ;竞争权利,亦道德也 :则因其所对之事件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节约俭苦,道德也 ;博施挥霍,亦道德也 :则因其消费之途径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诸如此者,其种类恒河沙数,累万纸而不能尽也。所谓道德进化论者,皆谓此尔。虽然,此方圆长短之云,而非规矩尺度之云也。若夫本原之地,则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矣。故所钞录学说,惟在治心治身之要。若夫节目事变,则胪举难殚。恃原以往,应之自有余裕耳。公德、私德,为近世言德育者分类之名词。虽然,此分类亦自节目事变方面观察之,曰某种属于公之范围,某种属于私之范围耳。若语其本原,则私德亏缺者,安能袭取公德之媺名?而仅修饰私德而弁髦公德者,则其所谓德已非德。何以故?以德之定义与公之定义常有密切不能相离之关系故。今所钞录,但求诸公私德所同出之本。若其节目,则刘蕺山《人谱》及东人所著《公德美谈》之类,亦数倍此编之卷帙,不能尽耳。本编所钞录,全属中国先儒学说,不及泰西,非敢贱彼贵我也。浅学如鄙人,于泰西名著,万未窥一。凭借译本,断章零句,深惧灭裂以失其真,不如已已。抑象山有言,东海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治心治身,本原之学,我先民所以诏我者,实既足以供我受用而有余。孔子曰知及之,仁守之;又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窃谓守而不失,然后其物乃在我。否即博极寰海,亦口耳四寸之间耳。语曰 : 岂卖菜也,而求添乎?守为道日损之义,虽见诮固陋,所不敢辞。本编不可以作教科书,其体裁异也。惟有志之士,欲从事修养以成伟大之人格者,日置坐右,可以当一良友。其甄录去取之间,与夫所言进学之涂径次第,及致力受用之法门,自谓颇有一日长。不然,安取剿说以祸枣梨也?若夫学校用本,尚思别述。杀青之期,不敢言耳。乙巳十一月,著者识例?言鄙人关于德育之意见,前所作《论公德》《论私德》两篇既已略具,本书即演前文宗旨,从事编述。《记》有之,有可得与民变革者,有不可得与民变革者。窃以为道德者,不可得变革者也。近世进化论发明,学者推而致诸各种学术,因谓即道德亦不能独违此公例。日本加藤弘之 有《道德法律进化之理》一书,即此种论据之崖略也。徐考所言,则仅属于伦理之范围,不能属于道德之范围(道德之范围,视伦理较广。道德可以包伦理,伦理不能尽道德),藉曰道德,则亦道德之条件,而非道德之根本也。若夫道德之根本,则无古无今、无中无外而无不同。吾尝闻之子王子之言矣,曰 : 良知之于节目事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事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事变,而天下之节目事变不可胜应矣!夫所谓今之道德当与古异者,谓其节目事变云尔。若语于节目事变,则岂惟今与古异,抑且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在在而皆可异。如人民服从政府,道德也 ;人民反抗政府,亦道德也 :则因其政府之性质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缄默谨言,道德也 ;游说雄辩,亦道德也 :则因其发言之目的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宽忍包荒,道德也 ;竞争权利,亦道德也 :则因其所对之事件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节约俭苦,道德也 ;博施挥霍,亦道德也 :则因其消费之途径如何,而所以为道德者异。诸如此者,其种类恒河沙数,累万纸而不能尽也。所谓道德进化论者,皆谓此尔。虽然,此方圆长短之云,而非规矩尺度之云也。若夫本原之地,则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矣。故所钞录学说,惟在治心治身之要。若夫节目事变,则胪举难殚。恃原以往,应之自有余裕耳。公德、私德,为近世言德育者分类之名词。虽然,此分类亦自节目事变方面观察之,曰某种属于公之范围,某种属于私之范围耳。若语其本原,则私德亏缺者,安能袭取公德之媺名?而仅修饰私德而弁髦公德者,则其所谓德已非德。何以故?以德之定义与公之定义常有密切不能相离之关系故。今所钞录,但求诸公私德所同出之本。若其节目,则刘蕺山《人谱》及东人所著《公德美谈》之类,亦数倍此编之卷帙,不能尽耳。本编所钞录,全属中国先儒学说,不及泰西,非敢贱彼贵我也。浅学如鄙人,于泰西名著,万未窥一。凭借译本,断章零句,深惧灭裂以失其真,不如已已。抑象山有言,东海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治心治身,本原之学,我先民所以诏我者,实既足以供我受用而有余。孔子曰知及之,仁守之;又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窃谓守而不失,然后其物乃在我。否即博极寰海,亦口耳四寸之间耳。语曰 : 岂卖菜也,而求添乎?守为道日损之义,虽见诮固陋,所不敢辞。本编不可以作教科书,其体裁异也。惟有志之士,欲从事修养以成伟大之人格者,日置坐右,可以当一良友。其甄录去取之间,与夫所言进学之涂径次第,及致力受用之法门,自谓颇有一日长。不然,安取剿说以祸枣梨也?若夫学校用本,尚思别述。杀青之期,不敢言耳。乙巳十一月,著者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等。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1922 年起在清华兼课,1925 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时人誉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意识重叠处,即是智慧生长处《德育鉴》弁言 刘 东 1校注说明 23例 言 1辨术 6立志第二 29知本第三 42存养第四 84省克第五 129应用第六 165附 录:人物简介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