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载,历久弥新。当今天我们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能从中感受到许多不同层面的特点:精致的语言形式,丰富的情感表达,深厚的人文内涵,多样的文人情趣,等等。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在古典诗词中包含和体现着我们的历史、民俗、思想和文化。这些内容突破时空的限制,唤起我们对于生命、智慧、品格、审美的丰富感悟。
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古诗词的阅读和学习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曾经属于古代精英阶层的文化创造,正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古诗词的出版物也非常多样,有的按照时间线索进行编纂,有的以诗人为专题进行划分。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这些作品积累文学知识,领略多彩历史;在品鉴诗词的文字之外,发现古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中华民族之所以一脉千年的文化必然。
《古诗里的丝绸之路·城市篇》和《古诗里的丝绸之路·风物篇》这两本集子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种阅读诗歌的角度,那就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线索,用与之相关的诗歌绘制一条西行漫游的线路图。书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凉州词》,也有相对陌生但经典的作品,如《莫高窟咏》《经火山》《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两本书图文并茂,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每首诗的解读首先从语言形式和情感表达入手,以符合语文学习的体例方式展开讲解;然后引导读者探寻诗歌中涉及的丝路城市历史和人文景观;最后再用简短的篇幅展现这些地方的今日风貌。趣味人文历史与古典诗歌的结合,将原本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静态作品变得鲜活立体。
古代诗人穿行在沙漠与绿洲交错绵延的丝绸之路上,到访不同的城市,面对不同的风景,创作的心境和表达的情感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当大家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不妨先将自己喜欢的诗歌熟读背诵。熟悉了这些诗歌以后,试着将自己放在诗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们的内心世界,大胆体悟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如果觉得有些诗不那么容易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足够熟悉,等到长大后积累了更多知识再蓦然回首,一定能够产生更深的体会。
我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一个爱诗的民族是有希望的,一个爱诗的家庭是有教养的,一个爱诗的孩子是有品位的。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希望每一位热爱古诗词的读者能在不断的阅读中,积累知识,获得慰藉,传承并弘扬属于我们的文化精髓。
方笑一
2021年11月
吴舒静,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整理等。曾参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参加《新出土战国汉代简帛经部典籍研究》等国家社科项目。
张思桥,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诗论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刊物。出版有《溪云文集》《风雅流觞》《古典诗学与比较诗学》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