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谈张艳荣小说的时候,先说一下张艳荣其人。她第一次发表小说,包括获奖作品,都是发表在解放军刊物上,她以写军事题材小说见长。那么她是军人吗?不是,她曾是位军嫂。她的小说可以跳出某些条条框框天马行空,也可以收敛翅膀飞得很低很低,低到土地,匍匐前进。也许,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像战士似的,心里都留有一块阵地,一个人的阵地,随时准备战斗。我认识张艳荣是在2012 年4 月份,在北京现代文学馆的一个作品研讨会上,那时她正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她说在没认识我本人的时候,已经熟悉了我的名字和小说,当然也因为我是名军人。后来有一次我在辽宁文学院讲学,作为辽宁文学院签约作家的她送我一本她的军旅小说《跟着团长上战场》。文如其人,我对她多了些了解。她的小说是在厚重的历史土壤中生长出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春风吹过,蔚然成一片草原。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她的新作,长篇小说《命令无情》。她用独特、准确的角度,缜密、紧凑的节奏,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剖析,展现了1949 年北平入城式的浩荡和雄风,如黑白胶片般向我们再现了对新中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时刻。简单地说,第四野战军打完天津,和平进入北平,一部分南下剿匪,一部分留在北平做公安,保卫开国大典,由此引出千丝万缕的故事。优秀的小说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命令无情》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灵活构思了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赋予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难以忘怀、荡气回肠的情感。是那种痛彻心扉的难以忘怀。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不是白白地跃然其中,作者都赋予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生命,无论敌我,沉淀过后,呈现的是人性的本真和升华。张艳荣小说有个特点,着眼大历史,落墨小人物。从一杆枪、一个士兵去诠释一场战争或战役。犹如写鲁迅文学院园子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在茂盛的树冠上,她总能捕捉到那片闪亮的树叶,是那片阳光照射最充沛的树叶,她会从这片汲取了饱满阳光的树叶着墨,从花瓣状的叶尖,写到舒缓的叶脉,顺着流淌的叶脉,去揣测、探究挺拔的树干和嶙峋的树根……
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是情,张艳荣很聪明,不管小说的明线肩负着怎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不管到底谁是戏相公,贯穿小说始终的暗线还是千古永恒的话题 爱情,读来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味道。感人肺腑的爱情算是这篇部小说的软实力吧,这条爱情之线绕在杨北风、白雪花、上官飘之间,时而柔软迷蒙,时而怦然心动,时而难以取舍、欲罢不能。公安战士杨北风,解放军军医白雪花,女特务上官飘,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情爱纠葛,是海枯石烂,还是见异思迁?他们在人民与敌人、信仰与爱情之间又将如何抉择?谁又能坚守、逾越、蜕变,最终伴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凯歌,傲然屹立在新中国第一缕阳光中?那么就让我们看《命令无情》吧。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柳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