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3版 第1卷 加工工艺基础卷
定 价:399 元
丛书名:“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本手册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将数据与方法相结合,汇集了我国多年来在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国内外现代工艺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在保持第2版手册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的基础上,本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各类技术,信息量大、标准新、内容全面、数据准确、便于查阅等特点更为突出,能够满足当前机械加工工艺师的工作需要,增强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手册分4卷出版,包含加工工艺基础卷、常规加工技术卷、现代加工技术卷、工艺系统技术卷,共36章。本卷包括切削原理与刀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毛坯及余量、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检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安全与劳动卫生。本手册可供机械制造全行业的机械加工工艺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科院校师生参考。
本套手册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特点如下:作者团队权wei精专内容新颖先进翔实结构全面案例丰富工艺主线体系清晰实践应用数据可靠同步国家标准更新适合机械制造全行业工艺人员查阅使用。
第3版前言2015年,我国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制造业要特别重视创新性、智能性和精密性,才能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对制造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战略性要求。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支柱产业,制造技术的进步是其发展的基础。制造一个合格的机械产品,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产品设计。包括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等。2)工艺设计。指产品的工艺过程设计,终落实为工艺文件。3)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保证生产出合格的零件。4)零件装配成产品。保证产品的整体性能。可以看出,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只有第1阶段属于产品设计范畴,其第2、3、4阶段均为工艺范畴。《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就包括了工艺设计、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相关内容。2019年6月,《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的20多位主要作者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团队齐聚长春,启动本手册第3版的修订和出版工作。本版手册分为4卷出版,共有36章:1)第1卷,加工工艺基础卷,共8章。2)第2卷,常规加工技术卷,共8章。3)第3卷,现代加工技术卷,共10章。4)第4卷,工艺系统技术卷,共10章。与第2版相比,第3版手册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更加突出工艺主体。贯彻以工艺为主体的原则,注意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去除一些落后、已淘汰的工艺,使本版手册更加精炼。2)更加实用便查。在保持部分原有图、表的基础上,大量引入近年来企业生产中的实用数据。3)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手册编入了新工艺、新技术,展示了科技的快速发展成果,并注意收集先进技术的应用案例,提高了手册的技术水平。4)全部采用现行标准。标准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手册及时反映了加工工艺方面的标准更新情况,便于企业应用。手册第3版的编写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专家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3版编辑委员会主任
王先逵,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jin制造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专著18部,是我国台数控机床(1957年)、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987)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李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编著出版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7本,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加工自动化机构。孙凤池,汽车集团工艺部部长、研究员,曾发表多篇论文,擅长领域为切削加工工艺、切削刀具技术、齿轮制造工艺。赵宏伟,吉林大学副校长、教授,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擅长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仿生精密驱动、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等领域。张定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出版专(译)著5 部,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130 余篇,长期致力于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常治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授,编写教材和专著4部,主要从事机械学及汽车制造装备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并承担东风十堰汽车公司的项目。
目录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切削原理与刀具1.1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切削运动31.1.1工件的加工表面31.1.2切削运动31.1.3典型加工方法的加工表面与切削运动41.2切削用量和切削层参数51.2.1切削用量51.切削速度52.进给量53.磨削的径向进给量和轴向进给量54.背吃刀量65.铣削深度与铣削宽度61.2.2切削层参数61.3刀具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71.4刀具几何角度91.4.1刀具几何角度的意义91.4.2确定刀具角度的参考系91.刀具静止参考系102.刀具工作参考系101.4.3刀具几何角度标注与工作角度修正111.刀具的标注角度112.刀具的工作角度131.4.4刀具几何角度的作用与选择原则131.5刀具材料161.5.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61.5.2刀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161.5.3高速钢181.高速钢的种类及其力学性能182.常用牌号高速钢的特性及其应用范围191.5.4硬质合金211.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212.硬质合金的种类牌号及其性能223.硬质合金的选用271.5.5陶瓷刀具材料311.陶瓷刀具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特点312.陶瓷刀具材料的选用331.5.6超硬刀具材料341.超硬刀具材料的种类与特点342.超硬刀具材料的选用351.5.7刀具材料的改性371.刀具材料改性的方法372.表面涂层刀具的选用381.6切削力与切削功率431.6.1切削力的来源与分解及计算431.切削力的来源432.切削力的分解433.切削力大小的表达形式431.6.2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分析451.6.3切削功率461.切削功率Pc462.单位切削功率Ps461.6.4切削力与切削功率的计算481.车削力和车削功率的计算482.钻削力(力矩)和钻削功率的计算503.铣削力和铣削功率的计算514.拉削力的计算535.磨削力和磨削功率的计算541.6.5切削力的测量方法551.7切削热和切削温度561.7.1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出561.切削热的产生562.切削热的传出571.7.2切削热的计算571.7.3切削温度及其计算571.切削温度及其分布572.切削温度的计算581.7.4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591.7.5切削温度的测量591.8刀具使用寿命与切削用量的选择601.8.1刀具的失效形式、磨损原因601.刀具正常磨损形态及磨损原因602.刀具破损及破损原因601.8.2刀具磨损过程、磨钝标准、使用寿命621.刀具磨损过程622.磨钝标准623.刀具使用寿命644.刀具使用寿命选择原则641.8.3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的因素661.切削用量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662.其他因素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671.8.4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67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672.切削用量制定673.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691.9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691.9.1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和衡量指标691.9.2影响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因素701.9.3常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721.常用钢的切削加工性722.铸铁的切削加工性72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切削加工性724.部分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721.10切削液761.10.1切削液的作用761.润滑作用762.冷却作用763.清洗作用764.防锈作用761.10.2切削液的种类、成分与特点761.切削液的种类762.切削液中的添加剂及其作用783.常用切削液的配方781.10.3切削液的选用831.10.4切削液的使用方法851.低压浇注法852.高压冷却法853.喷雾冷却法85参考文献86第2章材料及其热处理2.1钢892.1.1钢的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891.钢的分类892.我国牌号表示方法913.我国牌号的统一数字代号表示方法984.国外牌号的表示方法1022.1.2我国牌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主要用途1101.碳素结构钢1102.优质碳素结构钢112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1154.合金结构钢1175.保证淬透性结构钢1256.高耐候性结构钢1287.焊接结构用耐候钢1288.非调质机械结构钢1289.冷镦和冷挤压用钢12810.易切削结构钢13311.弹簧钢13312.轴承钢13313.不锈钢13814.耐热钢14815.汽轮机叶片用钢15316.内燃机气阀用钢1562.2铸钢和铸铁1582.2.1铸钢1581.铸造碳钢1582.焊接结构用铸钢1583.低合金铸钢1584.特种铸钢1622.2.2铸铁1661.灰铸铁1672.球墨铸铁1693.可锻铸铁1724.蠕墨铸铁1735.耐磨铸铁1736.耐热铸铁1747.高硅耐蚀铸铁1762.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772.3.1有色金属的分类及特点1772.3.2铝及铝合金1791.纯铝1792.变形铝合金1803.铸造铝合金1852.3.3铜及铜合金1891.纯铜1892.铜合金1893.铸造铜合金1902.3.4镁及镁合金2042.3.5钛及钛合金2082.3.6锌及锌合金2112.3.7镍及镍合金2112.3.8锡铅钎料2142.3.9易熔合金2152.3.10铸造轴承合金2152.4金属基复合材料2162.4.1概论2162.4.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2171.按增强体形状分类2172.按基体合金分类2182.4.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221.搅拌复合铸造2222.粉末冶金2223.液态金属浸渗2234.喷射沉积2235.原位复合2232.4.4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2231.镁基复合材料2232.铝基复合材料2243.钛基复合材料2262.4.5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热处理2271.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热处理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