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传播学讲座精选(2001-2021)/中国新闻学丛书
定 价:45 元
丛书名:中国新闻学丛书
- 作者:史安斌,张耀钟编
- 出版时间:2023/4/1
- ISBN:9787564954529
- 出 版 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210-53
- 页码:222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是将各期讲座讲稿整理集结整理出版。编者从2003-2021年的演讲稿中精选篇章构成本书,开篇选用的是李彬教授所做的题为“重思中国传播学”的演讲。他紧扣“学术”“前沿”两个主题,旁征博引,整理和耙梳出当代中外文化政治冲突与融合的芜杂脉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值得中国知识界和文化界——特别是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做出深入思考和有力回应的紧迫课题。这篇演讲经过作者本人数易其稿,反复修订,既点破了本书的题旨,同时也切中了时代脉搏,堪称本书代前言的“不二之选”。本书的“终篇”是本课程另一位主持人史安斌教授题为“全球传播的新视阈和中国对外传播的重新定向”的演讲,以近年来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演进、全球传播变局和我国全面实施的“传媒走出去”工程为切入点,对范院长、柳院长和李彬教授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闻传播学的本土化时代化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和开掘。其余篇章按照演讲者所聚焦的主题被分为“新闻与责任”“传播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四个部分。这种人为的划分是为了编辑和阅读上的便利,这些主题和相对应的演讲稿之间是彼此呼应和相互交融的。
总序:新时代新征程新
闻学新探索
李彬 赵月枝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
前夕,际酿有年的“中国新
闻学丛书”开始问世。“中国
新闻学”自然指立尼于中国
的新闻学,它离不开中华
民族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
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
来180余年屡挫屡奋约斗华
实。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
年正道沧桑的发展史,以
及其中蔚为大观的新闻与
传插实践免,包括新闻学
与传播学的学术传统。同
时,由于主流传统同马克
思主义道统水乳交融,中
国新闻学又始终心系天下
,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及
其新闻传播实践,离不开
《国际歌》寄寓的国际主
义情怀——“英特纳雄耐尔”
(international)。充分展
现这些学术内涵,乃是这
套丛书的学术工作任务,
而非一篇总序所能应对的
。而说明丛书的缘起,至
少可以彰显“中国新闻学”的
立意与定位。
早在2002年,范敬宜甫
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首任院长之际,高瞻远
嘱,身体力行,积极倡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
格、中国气派”的新闻学及
其学科体系与教育体系,
一时影响广泛。2008年,
由于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全
球资本主义体系性危机进
一步加重,“马克思归来”日
益成为汇聚中外前沿学术
思想的时代强音,而如何
赓续中国新闻学约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传统,进而创
新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愈发成为中国新
闻学人迫在眉的时代使命
。
党的十八大后,随着新
时代的气息春风徐来,新
闻学也迎来前所未有约既
机。2016年,习近平主持
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
谈会并发表讲话,强调加
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科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
体系和话语体系,并重点
建设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
(其中引人注目地提到了
新闻学),令人倍感鼓舞
。为了啊应新时代召唤,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
(后面简称“中信基金会”)
于2014年成立,聚集了一
批各学科守正创新的一流
学者,致力于推进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2017年,中国特色新闻学
研究会在清华成立伊始,
就与中信基金会密切合作
,举办了首届“中国特色新
中国学派以审视中国经验
、提炼中国理论、贡献中
国方案,更可谓名正言顺
、水到渠成。
2019年立春时节,河南
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河
南大学出版社同意,将这
丛书纳入河南大学献礼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的重点图书。河南,向称
中原,数千年来一直被视
为中华文明的腹心,一句“
逐鹿中原”总能激荡人心。
而河南大学又是百年名校
,文脉悠长,俊采星驰,
校友中就包括一代中国名
记者邓拓。“中国新闻学丛
书”能够落户河南大学,也
是得其所截。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
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
力也。十多年来,我们一
直勉力耕耘,与各方有生
力量一道推进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
闻学建设,这套丛书就是
一批阶段性成果。我们深
知,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还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学术事业,都不
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
仅凭少数人埋头苦干就获
得成功,而需要持之以恒
的扎实工作,更需要一批
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中
国学者共襄此举。
2022年6月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宾州大学博士(2021)。主要著作有China's Media Go Global、《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布和媒体关系管理》、《全球传播与新闻教育的未来》等六部,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贡献专家(2021),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教育部首批青年学者奖励计划(2015),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
开篇:重思中国传播学
新闻与责任
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兼论中国国情与新闻传播
在改革中构建新闻传播教育科学体系
我心中的穆青和新华社
有志于使新闻工作留名青史
传播与社会
向世界说明一个快速发展又复杂多元的中国
自觉担当起打造大国传播的历史使命
增强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新形象:对外传播策略思考
传播研究与全球权力结构转型
传播学发展的三个新趋势与三个新问题
历史与现实
告别百年激进
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
假新闻,算法和民粹主义政治动员
中国与世界
国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故事的传播之道
新闻传播领域的国家语言能力问题
终篇:全球传播的新视阙与中国对外传播的重新定向
后记